毛烏素沙漠的綠色傳奇——沙漠奇蹟

2021-02-13 福建警院共青團

把沙漠變成森林,

聽起來似乎像天方夜譚不可思議。

但,一切皆有可能!

歷經四十年,

中國默默地把毛烏素沙漠變成了綠洲。


毛烏素沙漠,

又稱鄂爾多斯沙地,

位於陝西、內蒙兩省交界,

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

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

寸草不生的大沙漠,

在中華兒女40年頑強對抗後,

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

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

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

黃河年輸沙量,

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

沙漠變成綠洲,

可以說是逆天改命。

這個了不起的壯舉,

用信念譜寫了人定勝天!

追溯毛烏素沙漠的形成歷史,

我們發現其並不是天然沙漠。

在5世紀(魏晉南北朝),

它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

居住著遊牧的匈奴民族。

然而,

   由於牧民不加節制的開墾,

加之民族間戰亂的衝擊。

讓毛烏素終於在唐朝時期,

變成了一塊小沙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

沙地就像傳染性的牛皮癬一般,

一點一點擴大,

草皮被一點一點無情吞噬。

但那時候的人們只知道逃走,

去下一個草原繼續放羊,

卻不知自己無情的行為,

正一點點地破壞著大自然。

半個世紀前,

這裡的人們一出生,

便要忍受沙災。

遮天蔽日的沙塵暴,

眼裡嘴裡滿是沙子。

洗澡早就成了奢侈,

連飲用水都要省著喝。

一旦出門,

就要用鐵鍬,

擊碎堵住大門的黃沙。

搖搖晃晃的小屋,

一不留神會被沙暴活埋。

耕地被吞沒了,

植物都死亡了,

水源流失掉了。

那麼此時人們將何去何從?

是選擇繼續逃離,

還是下定決心賭上一生,

去和沙漠打一場硬仗?

淳樸的西北農民,

首先受不了了。

「寧可治沙累死,

也不能叫沙漠欺負死!

牛玉琴:

當年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

卻用驢馱、用肩扛、用手挖,

硬是頂著狂沙種下一棵棵樹。

又帶領村民種下2700萬棵!

把7300公頃黃沙變成了綠洲,

把風沙逼退了10公裡!

石光銀:

30年的堅守,

他歷盡挫敗,

卻從未氣餒,

治理了30萬畝荒沙,

種下了4000萬株樹木,

把沙漠變成了良田!

這樣的名字還有千千萬萬個。

烏雲斯慶、王果香、邊兆芳…

1959年,

國家終於也下定決心,

誓要把沙地治理到底。

科學和技術來了,

農民才明白,

光種樹沒用,得先固沙。

還得引水拉沙,

否則樹苗活不成。

然而幾十年的治沙,

就是幾十年的寂寞。

在荒無人煙的廣闊沙地,

枯燥、單調、重複的工作,

治沙英雄們用堅持來扛。

甚至偶然發現沙地上有個腳印,

要用臉盆扣住,

端詳好幾天,

當作有人陪著。

付出換來了回報,

堅持換來了勝利。

從前,只有低矮的灌木能存活,

現在,喬木的根系,

也能深扎在這片荒地了。

直到現在,

樹木蔥蔥鬱鬱遍布城市,

誰還記得這裡曾經黃沙漫天?

現在的毛烏素沙漠,

有了科學配比的沙土農田,

有了成群結隊的牛羊,

甚至有了高速公路。

這水光山色,

哪裡像沙漠,

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

這一次,

勤勞的中華民族,

真的鼓舞了世界。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

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

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毛烏素沙漠的綠化,

告訴我們,

人類靠自己的雙手,

一代一代的堅持,

真的能為自然的懲罰,

做出一點彌補。

真的能把被破壞的環境,

拯救回來一點點,

哪怕只是一點點,

也足夠振奮人心!

如果每一代人,

都只索取自然資源,

把治理交給下一代,

那麼終究會讓人類無以為繼。

而我們見證了,

用勤勞的雙手、科學的理論,

終能力挽狂瀾、全力回天。

這樣的盛事,

足夠震撼。

這一次,

我們真的可以,

毫無負擔地驕傲一回:

中國,

做了件前無古人的大事,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前人的功績,我們要銘記;

後人的福祉,我們來創造。

只要有關注,就會有希望,

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奇蹟。

編輯: 陳   晨

          黃魏蕾

          黃曉穎

排版: 李昊天 審核:陳筠筠 審批:董秀紅

該文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和不妥請留言,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相關焦點

  • 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為什麼?
    悟空問答上有個問題,問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為什麼?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建國後政府和人民持之以恆的沙漠治理,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最終形成的成果。廣義的毛烏素沙漠包括鄂爾多斯南部、榆林西北部和寧夏鹽池縣東北部的所有沙漠化地區,而狹義的毛烏素沙漠僅指榆林境內的沙漠化地區。
  • 毛烏素沙漠將從陝西「消失」:栽種樹木可繞地球赤道54圈
    毛烏素沙漠近日刷屏了!這個作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荒茫之地,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根據陝西省林業局的數據,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其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裡。如果將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
  • 中國首個將消失的沙漠:面積比舟山群島還大,如今80%沙漠成綠洲
    ,決定將這片大過舟山群島的沙漠變成綠洲,經過無數人60多年的努力,這片曾經的「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 而見到毛烏素變成沙漠,貪婪的人類仍然不知悔改,他們離開了這裡,扭頭去開發新的地方,從此以後,毛烏素無人問津。
  • 中國沙漠綠化的成就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意識到沙漠的存在所反映出來的生態問題和發展問題,為此,治理沙漠環境,恢復生態活力就成為了當下人與自然共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自上個世紀以來,為恢復荒漠生命力,一直艱苦的不懈努力,期間也湧現出不少治沙人的傳奇故事。如今,中國的沙漠黃地已逐漸變成了生機綠地,而這樣難以置信的變化,也恰好在美國NASA衛星的觀察和拍攝下一一顯現,這不僅引發了國際關注,而且還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 毛烏素、庫布其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毛烏素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與陝西省榆林市之間,從地圖上來看,毛烏素沙漠與庫布其沙漠距離也比較近,是幾乎相鄰的兩塊沙漠。毛烏素沙漠面積廣大,總面積約為4.22萬平方公裡,曾是我國的第四大沙漠。治理沙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降水量不能太少。我們以毛烏素沙漠為例,毛烏素沙漠的降水量就不少,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60-450mm,氣溫也不是那麼高,最熱的七八月份平均溫度在22-24攝氏度左右,毛烏素沙漠當地的氣候具有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屬於荒漠草原-森林草原的過渡帶。了解毛烏素沙漠的歷史也有助於之後的治理,知道了它是怎麼來的,也就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治理它。
  • 庫布齊、毛烏素沙漠都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從唐朝開始,毛烏素沙漠就已經在地球上形成,由於黃河從這裡流過,每當流經毛烏素沙漠時,都會導致黃河含沙量上升,以至於在黃河下遊形成地上河,嚴重威脅我國黃河下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隨著這些年我國人民對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目前這裡植被茂密,水草豐美,吸引了很多鳥獸來此繁衍生息。根據陝西林業局近日公布的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經達到了93.24%,這意味著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的毛烏素沙漠將徹底消失。
  • 駁斥「貪天之功」之毛烏素——即將消失的沙漠
    但是在治理之前,毛烏素沙漠確實是一番沙漠的景象。在治理之前,毛烏素沙漠的流沙向南擴張,越過長城,吞噬了120萬畝的農田牧場。6個城鎮和412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埋沒。位於毛烏素沙漠的榆林市水土流失眼中,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高達5.3億噸,佔據黃河中上遊流入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在過去,這裡的景象就是「黃沙漠南起,白日隱西隅」。
  •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
    用當地治沙勞模和幹部群眾的話講,毛烏素消失的是流動沙丘,而不是沙地。重建毛烏素沙地生態系統,恢復千年之前曾經的水草豐美,仍然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毛烏素沙漠」其實不是沙漠,而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專家說,沙漠和沙地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原因為主導,人為因素起輔助作用;沙地的形成人為因素起首要作用,自然因素為輔。
  • 西北沙地變遷:毛烏素沙漠的歷史演變
    沙漠即將從我國版圖上消失,那麼毛烏素沙漠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本文將探討毛烏素沙漠的歷史演變過程。毛烏素沙漠的地理特徵嚴格意義上講,毛烏素沙漠並不是一個沙漠,稱之為沙地更為合適,因為它本身不具備形成沙漠的氣候條件,之所以大規模的沙化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
  • 從草原變沙漠,從沙漠變森林,國外人發問:「這是變在戲法嗎」
    現在很多全球化沙漠越來越嚴重,很多森林都被人砍伐開發種地,所以沙漠的面積越來越大,環境汙染的也非常嚴重,為了制止這中問題,世界各國都禁止隨意砍伐。保護原始森林,開發森林旅遊業等措施,在人們的努力下,我國「毛烏素沙漠」將消失,這個消息真是讓世界人士震撼啊!
  • 毛烏素沙漠正在被消滅,衛星圖記錄「變綠」過程
    毛烏素沙漠位置圖實際上,毛烏素沙漠所在的地區在古代時期並非是一片荒漠,歷史上的匈奴大夏國的都城統萬城就曾建於此地但隨著後世過度開墾與戰亂,再加上氣候的變化,毛烏素地區原本的草地漸漸變為了荒漠,直至明清時期成為乾旱的沙漠地帶。
  • 陝北毛烏素沙漠將消失,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我國北方的毛烏素沙漠(面積4.22萬平方公裡)和庫布齊沙漠曾經漫天黃沙,經過幾十年的沙漠治理改造,現在的植被覆蓋率已經很高了,其中80%以上的毛烏素沙漠得到了治理,有生之年,毛烏素沙漠將徹底消失。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只是三北防護林工程的一個縮影。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毛烏素沙漠變成了「綠洲」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榆林長城以北和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的那片區域,總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從地理上看,這裡屬於半乾旱區域之一。毛烏素沙漠是我國的四大沙地之一,不過為了不再受風沙的侵害,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了大量的努力,這裡興建了一片防風林,並且開展了引水拉沙等宏大的工程,經過了不懈的努力,這裡的沙漠治理程度完成了近93%,這也就可以說明,這個沙漠即將消失。
  • 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沙漠是地球上。真實的存在。而且。現在有一些人們不注意環境的保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大地球上的荒漠也變得越來越多。在我們中國也有很多荒漠。這些荒漠可能是因為地形原因形成的。有一些人們對沙漠充滿了好奇,所以沙漠也成了人們嚮往的旅遊地方之一。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打個比方來說,比如說敦煌,來這裡旅遊能讓人感受到。延綿不斷的歷史。
  • 沙漠變綠洲,首個即將消失的沙漠,彰顯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勤奮
    本期筆者卻帶大家了解一個神奇的沙漠:一個即將消失在地球上的沙漠——毛烏素沙漠。形成原因 毛烏素沙漠主要分布在陝西省榆林市,面積約4.22萬平方公裡,毛烏素沙漠跟其他地方的沙漠一樣,一開始並不是忙忙黃沙,在古代,毛烏素這片區域,也曾經是水草豐美的草原。
  • 世界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
    根據報導,中國是深受沙漠影響的國家,在我國荒漠化土地佔國土面積的27%左右,約有4億人口受到荒漠的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200億。 長期由於自然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過渡的土地開墾 過渡的畜牧,都是導致土地沙化的原因。而我國陝西的毛烏素沙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是一個「年輕的沙漠」,主要是由於人類行為造成的。
  • 前無古人 中國快把這片千年沙漠消滅了(圖)
    中國真要幹成了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情——前幾日,一條「毛烏素沙漠要被滅了」的微博上了熱搜↓總面積約4.22萬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地區重要的風沙源。毛烏素沙漠大部在鄂爾多斯草原。▲螞蟻森林截圖中國在恢復地球綠色所作出的努力,也引來了西方的關注。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曾這樣評價: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 最沒「面子」的沙漠,曾經黃沙漫天,現在即將被綠色覆蓋
    我們的付出,終於也在最近得到了回報,我國終於有一個沙漠即將消失,這個沙漠就是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很可能成為我國第一個消失的沙漠,可以稱之為最沒「面子」的沙漠。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和內蒙的交界處,一半在陝西榆林,一半在內蒙古境內,是我國的四大沙漠之一,面積足有4.22萬平方公裡。但是在最早之前,毛烏素沙漠並不是真正的沙漠。在公元5世紀時,這裡曾經是匈奴的中心,水草肥美,風光迷人。然而,隨著人們的過度放牧和開墾,再加上戰爭以及氣候條件的變化,毛烏素這裡的草逐漸被黃沙取代,漸漸地發展成為了一片巨大的沙漠。
  • 中國奇蹟太震撼!世界第一個沙漠將被中國消滅,面積讓人不敢信!
    中國奇蹟太震撼!世界第一個沙漠將被中國消滅,面積讓人不敢信!沙漠咱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片被沙土所覆蓋的區域,雖說沙漠風景別有一番風味,但是由於常年缺水,植物稀少等問題,沙漠對於環境的影響,那可是十分惡劣的,尤其是靠近沙漠的城市,所受到的幹擾尤為嚴重。然而,近期卻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我國四大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環境問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引起的新聞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過度放牧、大面積開墾草原等造成的校園沙漠化,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是當今許多環境問題,沙漠化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災害之一,漫天的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