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之所以地球會成為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元素那就是處在宜居帶。只有處在宜居內的行星才有可能形成適宜的生態環境,表面會有大量的液態水資源,會有厚厚的大氣層保護。
失去了這個重要的外部條件,地球基本上不可能成為現在的文明星球。所以,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首先探索的就是太陽系的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之內並不是只有地球這一顆行星,我們還有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
由於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所以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顆探索的行星就是金星。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軌道之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顆煉獄星球。金星非常厚的大氣層阻擋了我們的探測視線,而且大氣層95%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可怕的溫室效應讓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以上,而且金星大氣層還有一層酸雨層,經常還會下酸雨。
如此惡劣的金星環境,阻礙了我們的探測器進行探測,所以最後科學家只能放棄探索金星,將重點目光放在了火星上。相對於金星的環境來說,火星就好多了,人類的探測器不僅能夠從火星軌道了解火星表面的一些情況,而且還能夠登陸火星進行近距離的移動探測。
通過半個世紀以來對火星的不斷探索,我們對火星也有了非常多的認知。最初的時候,科學家認為火星非常荒涼,是一個紅色的沙漠星球,表面沒有水和生命。而且還認為,火星從誕生之後就一直保持荒涼的模樣,可是後來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在火星發現了大量的溝壑,峽谷和盆地。這些地方都有被水侵蝕過的痕跡。種種跡象表明火星表面曾經存在著大量的水。
由此,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大約40億年前,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是美麗的生態星球,表面的海洋遍布全球,並且還有生命的存在。並且火星由於離太陽更遠一些,所以早期冷卻的時間比地球更早一些,更早的冷卻讓火星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開始凝結形成降雨在火星表面匯集成了海洋,並且誕生了早期的原始生命。
也就是說火星海洋的形成時間可能早於地球,並且誕生原始生命的時間也早於地球。可是由於火星沒有強大的磁場保護,大氣層不斷流失,最後表面的水資源也不斷流失,生命也滅絕消失,從此變成了一顆荒涼的沙漠星球。
火星的悲劇沒有在地球上演,所以地球生命繼續進化演化,最後才有了人類的誕生,人類文明的形成。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火星後來沒有變成沙漠行星,而是和地球一樣繼續是美麗的生態星球,那麼火星的原始生命也會不斷進化演化,大概率最後也會誕生智慧文明,形成火星文明。
如果火星誕生了火星文明,發展歷程跟人類差不多,文明實力前進的速度差不多,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火星文明有可能也會走出火星。當兩個文明都走出自己的母星之後,那麼發現彼此存在也就理所當然了。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會看到一顆美麗的火星,會猜測那裡有可能也是一顆生命星球,並且有文明存在。
同樣的道理,火星文明也會看到美麗的地球,也會猜測地球有可能也是生命星球,也有地球文明存在。當兩個文明將探測器發射向對方的時候,文明的存在將會徹底暴露,那個時候火星文明跟人類文明能夠和平相處嗎?
可能有人會說了,不管是火星文明還是人類文明,都是同處於一個太陽系,我們應該能夠和平相處,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先不去考慮火星文明會自私看待人類文明,我們先來看下人類文明對火星文明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這裡,我先問一下朋友們,人類是愛好和平的文明嗎?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特別善良,愛好和平。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太虛偽了,事實上,縱橫人類上萬年的文明發展史,我們看到的是一部戰爭史。從石器時代到現在的科技時代,人類文明內部不知發生了多少次的大大小小戰爭。
尤其是到了近代,人類文明內部更是爆發了兩次世界性的大戰,通過一部部戰爭史,我們也可以看出,人類是一個非常好戰的民族。即使是到了現代相對和平的年代,大戰爭沒有,可是局部的小戰爭,小摩擦時常會發生。這是刻印在人類骨子裡的戰爭基因,是很難得到根本改變的。
人類文明內部都會發生弱肉強食的霸權戰爭,那麼面對一個和人類文明完全不同的外星種族,我們能夠與之和平相處嗎?恐怕非常難,除非外星文明比我們的實力強大,迫使我們不敢主動去招惹,甚至我們還會主動發出和平的聲音,與之交流。
可如果這個外星文明跟人類的實力差不多,或者比人類的實力還要弱小一些,這個時候人類可能就不會以和平的方式進行外交。而是去掠奪殖民,要知道現在的人類由於資源,人口等問題,迫切想要第二個地球進行居住生存。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太陽系還有一個火星完全適宜人類的生存。試想一下人類會怎麼做?那就是排除一切障礙,將火星佔為己有。當然,在殖民火星之前,我們首先會去評估火星文明的實力,如果發現火星文明的實力不如我們,那一場星際戰爭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主場會在火星附近。
人類方面對待火星文明會如此,那麼火星文明對人類又會如何?這一點其實我們很難判斷,因為人類好戰的個性很多是受到人類文明上萬年的文化影響。如果火星文明從誕生到發展到科技文明,沒有經歷什麼磨難,也沒發生過什麼戰爭。
或者整個火星文明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個整體,沒有像人類文明內部有數百個國家。那麼火星文明可能一直都是和平穩定的,在這種文化影響之下,火星文明有可能沒什麼戰爭因子。對待人類文明的態度可能會非常友好,那樣的話,就不會主動來入侵地球。
當然,如果火星文明同地球文明一樣,同樣是一部漫長的戰爭史,那麼不管二者的實力誰強誰弱,一場星際戰爭同樣不可避免。由此可見,一個恆星系誕生兩個智慧文明,並不是一件好事,一旦它們都具備了強大的實力之後,爆發星際戰爭的可能性會非常高。
而一場星際戰爭到最後,都有可能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要知道任何一個能夠走出母星發動星際戰爭的文明,至少都具備了一種能夠毀滅生態的強大武器,人類有強大的核武器,可以讓地球的生態崩潰好幾百次。同樣火星文明大概率也有這樣的強大武器,一旦最後打得火熱,就有可能不顧後果,使用毀滅性的終極武器。
那個時候,不管是火星還是地球的生態都將徹底完蛋,從此太陽系再沒有智慧文明。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感到非常慶幸,火星雖然在40億年前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也有可能誕生了早期的原始生命,但是它最終沒有成長起來。
火星生態的崩潰,變成了荒涼的沙漠星球,為人類文明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好處。要知道每一顆生態星球都是不平凡的,像火星這樣曾經的美麗星球,除了具備優良的生態恢復條件之外,更重要的則是大量的資源。要知道依靠地球的資源完全無法滿足人類走向星際的發展。
未來,我們會不斷改造火星,利用火星上的豐富資源不斷發展,讓火星再次煥發生機。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大量的人類向火星移居,而火星也可以作為人類重要的中轉站,探索太陽系邊緣更遙遠的星空深處。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火星多長時間可以成為人類的宜居行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方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