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沙漠都消失,農業或會崩潰,人類將面臨糧食危機

2020-10-11 鍾銘聊科學

對於地球生物而言,沙漠可謂是生命禁區,幾乎最耐乾旱的生命都無法在這裡生存。不僅如此,沙漠還會引發各種環境問題,早些年我國北方大量的沙塵暴,都是由沙漠導致。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不發動傾國之力徹底消滅沙漠呢?

為什麼不徹底消滅沙漠?

事實上,沙漠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無法被徹底消滅。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沙漠並不是人類造成的,在沒有人類的時候,地球上也出現過許多沙漠,比如:三疊紀時期,地球形成了盤古超大陸,由於大片陸地相連,導致來自海洋的水汽難以深入到地球內部,以至於當時的沙漠比現在要大得多。

之所以無法徹底消滅沙漠,是因為沙漠的形成往往和氣候有關。根據初中的地理知識我們知道,地球上一共有四個氣壓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

其中副熱帶高氣壓帶統治的地方,盛行上升氣流,對應的天氣往往是晴朗無雲,降雨較少。所以地球上許多沙漠都是出現在副熱帶高氣壓帶統治的地方,比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沙漠,秘魯沙漠等。

我國的沙漠並不是由副熱帶高氣壓統治形成的,而是遠離海洋,並且周圍有高大的山脈阻隔,以至於來自海洋的水汽無法到達這裡,因此形成的沙漠。

由於地理原因造成的沙漠,人類往往難以消滅,因為想要消滅這些沙漠,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及技術,甚至還會動用許多水資源,而在許多地方,水資源都比較匱乏。

另外,沙漠中的蒸發量非常高,以至於僅憑人力無法徹底消滅沙漠。

並且,為了人類著想,我們也不能消滅沙漠。原因是因為沙漠地區的比熱容較小,所以當地的溫度上升速度快。而海洋比熱容較大,所以當地的溫度上升較慢。

由於海洋和沙漠的溫度上升速度不同,所以地球上才會有各種複雜的熱力環流,形成各種信風等。如果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消滅,那地球上的信風或許就會亂套。而信風是影響農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地球上的信風亂套,農業也會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重大危機,或會導致人類面臨能量危機。

為什麼要植樹造林

既然沙漠是無法消失的,而且消滅沙漠會擾亂地球上的熱力環流,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植樹造林呢?

實際上,真正的公益組織做的並不是消滅沙漠,而是對抗土地荒漠化以及沙塵暴。

我們知道,人類的生存,一直是以侵佔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為代價的,而有時人類的生存還會侵佔植物的生存空間,比如:在原本降雨稀少的地區開荒種田,放牧等。而這些又會導致地表植被減少,土壤肥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導致土地荒漠化。

我國有一些沙漠就是由於人類過度放牧,過度開墾造成的,比如在漢朝時著名的朔方城,現在也已經成為了沙漠。

另外,沙漠還會導致周邊地區瀰漫著各種沙塵暴,這是因為沙漠地區沒有植被遮擋,所以沙子會隨風飄舞到其他地方。在沙塵暴嚴重的地方,能見度不足一米,每次強沙塵暴的到來都會給周圍地區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為了阻止土地沙漠化,也為了減少沙塵暴的發生,公益組織以及當地政府會在沙漠的邊緣修建一條長長的擋風帶,在這個擋風帶上植樹造林。

這樣沙漠中的風沙經過樹木的過濾之後,就不會形成沙塵暴,保衛了其他城市的環境安全。

另外,在一些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地沙漠化,人們會根據需求進行植樹造林,恢復當地的生態系統。在過去植樹造林主要是看樹木的3年存活率,但現如今是要「1分種,9分養」,無論生長多少年的樹,都要定期維護。

但對於由自然原因形成的沙漠,人們一般只會在沙漠邊緣種樹鎖邊,讓其風沙不蔓延到周圍地區,而不是進行強行改造。

總結

在過去,沙漠系統是人們一直忽視的生態系統,其實沙漠的存在本身並沒有錯,因為即使沒有人類,沙漠也會存在。

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許多土地沙漠化,以及沙漠帶來的沙塵暴問題才是我們想要治理的重點。真正的沙漠不僅無法被人力消滅,而且即使被人類徹底消滅,也不會給人類帶來好處,原因是沙漠也在影響著地球的熱力環流。

相關焦點

  • 全球肥沃土壤將在60年內消失?人類面臨新糧食危機!
    所有的食物都逃離不開一樣東西——土壤,不僅僅是五穀雜糧,就連我們平常喝的奶茶也不例外。牛奶來自於奶牛,奶牛要吃草,草生長在土壤上;茶葉長在茶樹上,茶樹又紮根於土壤……可以說,基本上食物都與土壤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 如果蜜蜂消失 人類將面臨多大的威脅?
    如果蜜蜂消失 人類將面臨多大的威脅?雅安日報
  •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科學家:代價恐難以承受
    如果我們把這些沙漠全部變成森林,不僅能夠加快地球上的碳氧循環,還能為大量的生物提供能量和棲息之地,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有人會反對呢?我們知道,現如今全球正在面臨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多引起的全球變暖,如果把現如今所有的地區的沙漠變成森林,那這些森林不僅會抵消掉人類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還會消耗掉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含量。
  • 日本或將面臨糧食危機!糧食自給率創歷史最低 竟是因為這個原因...
    報告指出,如果今後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2℃,將導致土地發生巨大變化。曾經肥沃的土地將變成荒漠;在永久凍土地上建築的房屋可能被損壞;受乾旱洪澇影響,糧食作物的生產將面臨危機……從報告中我們不難想到「氣候變化=溫室效應」,全球氣溫的變化將會威脅日本的糧食生產,這與日本糧食自給率的下降有著密切的關係。
  • 沙漠可以綠化,如果全世界沙漠都被綠化,生態系統會被影響嗎?
    可以說從上世紀開始我國就已經對沙漠治理加大了力度,至今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在我國的辛勤努力下一片片沙漠即將消失,但我們在綠化沙漠的同時思考過一個問題沒有,沙漠是世界上一種特殊的景觀,如果把所有的沙漠綠化之後,會破壞掉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嗎?
  • 地球暖化影響全球農業失收 糧食危機降臨
    聯合國4月警告,大流行之下,全球農業從人手、物流、生產成本以至顧客訂單飽受影響,加上今年蝗災、極端天氣等多重威脅,糧食供應不穩定。加上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對肉類及營養食物的需求有增無減,未來我們如何餵飽全人類?也許是時候來一場農業大辯論。原本每年需要聘請多達80名工人的一個四川農場,因疫情請不到人,只好動員全家十多人到農地幫忙,並且工作至深夜。
  • 我們現在不停止氣候變化那麼人類文明將在2050年崩潰
    似乎每周都有一個可怕的新報告,關於人為氣候變化如何導致世界冰蓋崩潰,導致多達100萬種動物物種滅絕,如果這還不夠糟糕,那麼我們的啤酒非常非常昂貴。本周,來自澳大利亞智囊團的一份新政策文件聲稱其他報告略有下降; 氣候變化的風險實際上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糟糕得多。
  • 如果所有南北極冰川融化會怎樣?「遠古病毒」或將爆發,人類滅亡
    一、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60米是什麼概念呢?這就意味著海洋中的大部分島嶼會被海水淹沒,眾多國家都會消失。人類不得不集中到地勢高的地方,這樣一來,人類一定會佔據很多野生動物的地盤,很多動物除了一部分氣候變化而滅絕,還會有很多動物因為失去棲息地而滅絕。
  • 全球衛生危機是否會演變全球糧食危機?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220名科學家警告,人類將面臨這5大危機,人類未來該如何應對?
    更重要的是隨著人類人口的不斷增加,這種幾乎無法調節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強烈,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地球生態已逐漸失去平衡,而近幾年以來,極端天氣導致的自然災害也頻繁發生,為此,不少的科學家們對人類活動的加劇和地球環境的承載能力開始擔憂,人類未來究竟還將面臨哪些危機?
  • 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只能存活4年?這真的是一個大危機!
    首先,蜜蜂的存亡影響著人類的吃飯問題。全球約30%的農作物依賴蟲媒授粉,蜜蜂是其中的主力軍。失去了蜜蜂,很多作物的產量會直線下降,甚至出現絕收危機。在人口數量持續暴增的情況下,蜜蜂的消失將使人類面臨嚴重饑荒!
  • 如果所有昆蟲都消失了會怎樣?農業和野生動物將遭受重創
    儘管昆蟲在動物王國中無處不在,但最近的一份報告警告說,「昆蟲末日」即將來臨,有調查顯示,昆蟲在世界各地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這可能意味著在未來幾十年內,世界上40%的昆蟲物種將會滅絕。特別令人擔心的是,我們不知道昆蟲數量減少的確切原因。農業集約化和殺蟲劑可能是主要原因,但它肯定比這更複雜,棲息地的喪失和氣候變化也可能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 下一代或將面臨危機,全球陷入「窘境」
    地球面臨的「窘境」其實我們人類的發展與生活都離不開很多資源,而這其中很多資源我們老百姓可能並不怎麼了解,甚至都沒怎麼聽說過,但是如果真的離開了它們,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然而隨著氣候不斷惡化,以及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長,地球有很多資源都面臨著枯竭和消失。地球面臨這樣的「窘境」,如果繼續放任不管,那麼地球很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災難。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據報導,由於錯誤的灌溉方法,導致水資源嚴重匱乏,全世界60%以上的灌溉農田都處於高度缺水狀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 蜜蜂隨處可見,為什麼聯合國說人類正面臨蜜蜂危機?
    很少有人知道,不起眼的小昆蟲:蜜蜂,竟然會影響到人類的糧食安全。在首屆世界蜜蜂日上,世界糧農組織提出了一個險峻的問題:一旦蜜蜂減少,那麼咖啡、蘋果、杏仁以及番茄等農作物將可能會絕收,到那個時候,人類或許只能靠大米、玉米以及馬鈴薯為食。這樣會加劇人類的飲食營養不均衡問題。
  • 科學家預測:蜜蜂或在幾十年內消失,人類正將自己推向深淵
    近些年來,已經有很多科學家意識到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差,地球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和其它物種生存。進入21世紀之後,物種消失的速度就在不斷加快,因此有科學家說,人類或許正在面臨著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述評|應對全球糧食危機,轉基因技術大有可為
    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則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副總幹事何昌垂認為,當前世界糧食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如果管控失當,將會引發重大危機。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糧食安全風險急劇增加。疫情使全球糧食體系的脆弱性凸顯,糧食危機或有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需要各方共同應對。 如何應對糧食危機?如何確保糧食安全?
  • 220位專家表示,未來10年人類要面臨5大危機!
    如此龐大的人口,使地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周邊環境的變化。據新聞報導,南、北兩極地區溫度直線飆升,北極圈在6月份的溫度已突破37.8度。這些現象的出現,意味著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剩下多少呢?如今,全球變暖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難題。我們似乎用盡了方式,都無法使地球降溫。試想一下,當南北極的冰川消融殆盡之後,那些地勢比較低的地區將會被雪水淹沒。
  • 如果面臨生存危機,發現宜居行星被低等生物佔領,人類會怎麼辦?
    現代人類有一個賴以生存的地球,但是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短短300年不到的時間,人類已經將地球破壞到全球變暖,生態瀕臨崩潰!如果有一天地球面臨生存危機,假設在比鄰星又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上面已經誕生出了初等文明,我們打算怎麼辦?面臨生存危機,人類會怎麼辦?
  • 警惕,糧食危機中四大糧商的黑手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由於蝗災、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或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今年全球飢餓人口預計將增加1.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