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臨生存危機,發現宜居行星被低等生物佔領,人類會怎麼辦?

2021-01-09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現代人類有一個賴以生存的地球,但是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短短300年不到的時間,人類已經將地球破壞到全球變暖,生態瀕臨崩潰!如果有一天地球面臨生存危機,假設在比鄰星又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上面已經誕生出了初等文明,我們打算怎麼辦?

面臨生存危機,人類會怎麼辦?

對於一個文明來說,第一要務是生存,其次才是發展!在文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人類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參考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片《泰若星球》!

《泰若星球》,人類和外星文明和平共處

劇中的地球就已經不適合生存,人類製造了一個龐大到足以引發日食的飛船在宇宙中尋找合適的星球,終於有一天來到了泰若星系,這裡有一顆飛船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這顆行星上已經存在了大量剛剛發展到航空時代的文明物種-泰若星人!

當然這些並不足以改變人類佔領這顆星球的決心,因為人類的飛船在宇宙中已經度過了數萬年,設備老化,燃料短缺,空氣汙濁,再不找到合適的星球,人類將難以為繼!而泰若星的大氣層只適合泰若星人呼吸,卻不適合人類,因此人類統帥毫不猶豫的決定改造泰若星,完全不顧泰若星人的死活!

最後結局如何呢?可愛的泰若星女孩馬拉救起了一位地球戰鬥機飛行員吉姆,當然故事也就此反轉,吉姆和泰若星人一起和地球人戰鬥,並且就此還揭開了古老的泰若星秘密,因為泰若星的文明科技曾經遠超人類,但由於對環境的大量破壞,遠古時期泰若星人就將其封存在一個泰若星的禁區內!

此次由於人類入侵,不得不將其解封,並且和吉姆上尉一起和人類戰鬥,最終取得了共同生存最好結果,結局當然是泰若星人在泰若星內開闢出一塊聚居區,並且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穹頂,內部就是人類適合生存的環境!

是不是很完美?人類為了生存,啥事都幹得出來!而《阿凡達》則講述了一個人類為了稀缺資源將納美人趕盡殺絕的案例,人類需要的只是一種能對抗引力的元素,而這些元素的礦區則正是納美人聚居區域地下,因此人類不惜消滅納美人取得這種礦物!

生存高於一切!但當一個文明解決了生存的問題,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發展,因為對抗引力的元素可以讓人類在宇宙中來去自如,使得文明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那麼當此時,所有阻擋的種族都將是人類的敵人,除之而後快!

所以人類沒有理由選擇退縮,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需要遙遠的宇宙案例,人類本身的血腥殖民史

很多朋友認為《泰若星球》和《阿凡達》都是好萊塢編出來的故事,前者太過完美而後者是矯枉過正,根本沒有參考價值!但其實不要看得太遙遠,因為人類本身就有一個血腥的殖民史!

《與狼共舞》

歐洲殖民者佔領北美的血腥歷史,也許值得我們參考,最早歐洲殖民者登陸北美大陸時就遭遇了嚴寒,由於缺少經驗,加上疾病流行,殖民者死傷過半,印第安人還給予殖民者無私的幫助,幫他們度過北美嚴寒的冬天,送上了各種作物種子,分享他們農耕的心得等等,但換來的是什麼?感恩節?

非也!是持續幾百年的屠殺,印第安人被逼迫到了美國西部貧瘠的落基山脈地區,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當然現在印第安人在美國已經不再被屠殺,但看看有色人種在美國的地位我們就知道,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感恩過當初拯救了他們狗命的印第安人!

面臨生存危機的人類會如何選擇?

其實很簡單,上面三個故事已經告訴我們結果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會毫不猶豫的佔領這顆星球,即使只是為了上面某個礦產,假如有巨額的利潤或者對人類發展有極大幫助時,即使要毀滅那個星球上的文明,我們也會在所不惜!

很多朋友絕對會持反對意見,這不是反人類麼?聯合國肯定會把這個星球作為保護區對待,因為上面的文明是獨有的,我們可以在不影響他們發展的前提下研究他們!而很多發達國家也將提出各種保護政策等等!

保護區?

其實這就是我們地球上正在發生的故事,比如中東,中亞這些事件天天在發生,那裡的人民天天處在戰爭和死亡的威脅之下,比如澳大利亞特種兵在阿富汗犯下的累累罪行,大家都義憤填膺,但結果是什麼,整個西方媒體都在為他們開脫,事實證明,滿口仁義道德沒有一點用處!

所以筆者只希望,那個星球上的文明不能太弱雞,至少得和人類有一戰的文明級別,當然也不能高出人類太多,要不然這個結果就反過來,是我們人類要考慮如何對抗入侵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發現宜居星球,但是卻有「低等生物」,將會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地球面臨著很多的危機,資源緊缺,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不知道什麼時候地球就會面臨毀滅。我們現如今要做的除了保護地球之外,還要做好其他的準備,為我們人類留一條後路。自從航天技術發展以來,科學家們就在不斷地尋找其他適宜人居住的星球,萬一地球面臨毀滅,我們人類還可以想辦法進行轉移。
  • 假如發現一顆適宜生存的星球,但是被低等生物佔領,會侵佔嗎?
    等你到了那個可以任意穿梭宇宙的時代,你也會看不上!低等生物在地球人眼裡就是和牛羊差不多,最多就是和獅子老虎差不多而已,訓服了可以服務人類,訓不服就當食物吃了,星球就可以開發資源。現代哥侖布,又發現一個新大陸,還低端生物,就是人類,只要科技不如我們,照樣不放過,參考美洲大陸的印地安人。人也是有分類的,美國人與中國人完全不一樣,結果也是兩樣。
  • 如果人類發現了一顆擁有地等生物的宜居星球,人類會怎麼辦?
    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星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因此,能夠找到一顆宜居星球,一定能夠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且許多國家一定會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展拳腳。那麼,假如人們發現了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且存在低級生物,人們會消滅它們嗎?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處於宜居帶上又屬於巖石行星的並不多,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適應地球生命的宜居行星並不罕見,但目前尋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凌日法」來判定的,當行星從觀測面經過時會導致恆星光線降低來分析行星的數據,這個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效果卻並不讓人滿意,只能發現運行到觀測面的行星,而且也很難觀測到那些遠離恆星運行的行星,事實上發現的這些宜居行星質量都比地球要大,這意味著重力也是超過地球的。
  •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
    宜居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科學家發現其他行星可能不存在外星文明宇宙中有許許多多未知的秘密就像一個人的命運永遠不可能是預測一樣,最近幾年,無論是社會學家還是科學家都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那就是地球已經開始不適合人類繼續生存了。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大家都在想,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需要找一顆備用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質量等如果能供應人類生存是再好不過的。然而因為難度過大,一直以來都沒找到合適的星球。而美國和德國科研人員一直不懈地堅持,終於有所發現。難道地球不再唯一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了24顆宜居星球,似乎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類希望?科學家在4500顆行星中確定了24顆宜居行星
    在人類的太空探索道路上,尋找宜居行星一直是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太陽系,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失望。為什麼人類要急於尋找更多的宜居行星呢?宜居行星有什麼標準呢?所謂宜居行星,自然就是適宜生命居住的行星,如果要細分來講,其中還有很多標準,包括空氣、溫度、宜居帶等等。根據NASA的理論研究,在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宇宙中只有8%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產生。即使再過60億年太陽壽命終結,這個誕生宜居行星的過程仍不會結束,還有92%的宜居行星目前仍未「誕生」。
  • 如果太陽系內有另一個低等文明星球,人類會對他們做什麼?
    如果在太陽系中有另一個文明星球,但是文明等級遠低於地球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會怎麼做?是保護還是佔領?這個問題並不能簡單的一言以蔽之,首先這要看人類文明發展的狀況,如果是現在這種情況,就算是發現了也無可奈何,因為不好過去,航天成本太高,並且也送不了幾個人過去,但是現在可以發射幾個探測器過去。
  • 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在如此海量的類太陽系恆星系統中,找不到一顆容得下生命的行星,從概率來講,就很難站得住腳。科學家已經估算出宇宙大約有兩千億個星系,這些星系都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一樣浩瀚,甚至有些星系的尺度還遠超銀河系。在這些星系裡,恆星和行星的數目已經難以表述,科學家對其中微不足道一部分做出了研究,就已經有了令人振奮的發現。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的高速發展,地球受到的破壞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更是證明了地球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很好,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悲觀者認為人類在未來或許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而如今,科學家卻給出了大家一則好消息。
  • 假如太陽系內發現低等文明,人類會任期演化,還是掠奪甚至奴役?
    以現代科學的水平,僅僅只在地球上發現了生命,除地球外其它行星到現在為止連最基本的生命形態都沒有發現,但假如要讓科學家在太陽系中選擇第二個可能生命存在的地方,那麼火星和木衛以及土衛是比較有可能的,但如果是高等生命的話,估計火星還是不二選擇。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地球上有水、有氧氣、有大氣層,它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上,光照、氣溫、自轉速度、磁場強度剛好合適,加上在它的衛星月球的作用下,造就了適宜生命繁衍的生態環境,使這個藍色的星球裡奇蹟般地誕生了生命,進而又進化出了智慧生物:人類,然而,人間正道是滄桑,從宏觀上來說,地球上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正在衰老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所以我們在尋找潛在的宜居家園時,也會參考地球的環境,如是否存在大氣層、是否存在磁場、是否位於恆星系的宜居地帶、是否存在液態水等。由於需要具備這麼多條件,而很多星球都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雖然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是此前還未曾發現一顆完全適宜我們生命的星球。不過,現在科學家找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它們完美的輪廓。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行星?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這是最近很多媒體報導的消息,初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這是真的嗎?於是我點開一看。原文標題標題的意思是:有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就像你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突然知道你有一個富豪爸爸的消息,如果能找到你的富豪爸爸,那你這一輩子都不用努力了,但可惜的是,你怎麼找都找不到!如果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星球,那比地球還宜居的星球是什麼樣的呢?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評價,認知「克卜勒-22b」是尋找地外宜居星球的「裡程碑」。命名為「克卜勒-22b」的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內,距地球大約600光年。
  • 如果人類發現了比自己更落後的文明會怎樣?
    important}人類在太陽系內如果發現比自己更落後的文明會怎樣?肯定是會好好保護起來。首先,按目前人類已知的情況來分析的話,太陽系內不可能存在比人類文明更高級的生物,因為太陽系各大行星或它們的衛星都沒有足夠長的宜居期,理論上不太可能產生複雜的生命。至於太陽系外的生物?
  • 人類或面臨生存危機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出現了削弱的情況,或將面臨磁場顛倒的危機,這一過程會出地球上的物種和全球大氣產生巨大的影響地球磁場出現問題將會對全球電網造成毀滅性的損壞,在太陽風暴較為猛烈的時期,我們即便有著地球磁場的保護,全球電網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幹擾,尤其是在高緯度的地區,位於地球軌道上衛星也未能倖免。地球磁場與大氣、人類健康也有著巨大的關聯,導致癌症的發病率上升,如果說地球磁場出現異常與磁場翻轉有關,那麼科學家在過去已經發現了類似的證據。
  • 人類已發現數百個「地球兄弟」,其實未來千年中也找不到宜居行星
    可能朋友們經常能聽到來自天文方面的消息說發現了「另一個地球」,找到了地球的「兄弟行星」、「姊妹行星」,「地球大表哥」等等,仿佛宇宙之中有著很多和地球一樣的可以供人類和地球其他生物生存的天體,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 恐龍生存上億年仍然是低等生物,為何人類百萬年就進化出文明?
    看到這裡,我們不僅疑惑,為何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1億多年,卻仍然是低等生物,人類卻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質的飛躍,成為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呢?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宇宙快速的膨脹,一直到今天 ,宇宙的可觀測半徑是465億光年,行星數量多到數不清,理論上來說,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非常普遍的,不過文明卻並不一定了。這一點大家可以參照地球的生物進化史,很多生物在地球上生存演化的時間,要比恐龍還要長,可一直到滅絕,仍然是低等生物,因此,在宇宙中,或許文明才是最大的變數。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全文)
    新華社發地球以外,何處宜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