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的高速發展,地球受到的破壞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更是證明了地球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很好,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悲觀者認為人類在未來或許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而如今,科學家卻給出了大家一則好消息。據人民日報報導,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袤無邊的宇宙中發現了24個,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就意味著若是航天技術真的可以成熟的話,那麼人類在未來,離開地球也是能繼續生活的。
其實自從人類發現太空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好奇一件事情,那就是人類究竟是不是這個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一個特殊的行星。事實上,這些年來有關外星人的說法一直沒有斷過,包括很多科學家也都醉心於在宇宙中尋找我們的同類。特別是當我們發現宇宙的廣袤無邊之後,對於宇宙的其他地方就更加的好奇了。為了能夠找到同類我們甚至會在宇宙中發射無線電信號,當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在這方面的探索可以說是一無所獲。
只是長期對宇宙的探索也讓我們對其他星球更加的熟悉,特別是隨著地球環境的破壞,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人物出現了,那就是尋找宜居星球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許多科學家花費了數10年的時間,對能夠探測到的星球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排除,最終找到了我們上文中所說的那24顆行星。那麼科學家在尋找一句星球的時候究竟有哪些標準呢?首先來說,需要要求行星圍繞著一顆k級恆星運行。
以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球為例,它所圍繞的太陽就是G級恆星,這個級別的恆星要比k級光度更強,但是壽命時間短一些,只能夠有100多億年。相比之下k級恆星壽命時間可以達到200~300億年,從這個角度來看,圍繞著k級恆星運轉的行星其實要比地球更加適合孕育生命。其次則是要求該行星的年紀在50~80億歲,這也是地球現在的年齡範圍。之所以限定在這個年齡,是因為如果行星年紀太小的話不穩定,容易發生一些災難性事故,但是如果行星年紀太大的話又有可能失去磁場。
第3點則是要求在這顆行星的大氣中需要有25~30%的氧氣,關於這點要求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畢竟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地球生物的生存都是離不開氧氣的。相應的,我們還要求行星上陸水分散,這也是為了能夠便於地球生命的生存。當然如果這顆行星的地表溫度能夠高於地球三攝氏度是最好的,因為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溫暖潮溼的氣候更有利於生物的生存。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求這顆行星擁有屬於自己的衛星,比如說地球就擁有月球,而且我們也可以發現月球對於地球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很多生物甚至都是在利用潮汐效應來生活。最後要做的則是這個行星的體積,以人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顆行星的體積最好能夠比地球大上10%,這樣也能夠為人類乃至其他的地球生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和資源。而我們上文中所說的那24顆行星基本上都滿足了這些苛刻的條件,這就導致他們單從宜居條件來看甚至要比地球更加適合生存,對此還有不少人猜測在這些行星上可能已經出現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