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行星?

2020-10-11 撈星辰的種花家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這是最近很多媒體報導的消息,初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這是真的嗎?

於是我點開一看。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科學家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內容裡出現了兩個「可能」,與標題完全不符!

於是我翻看了原文。

原文標題

標題的意思是:有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在文中用了一個「may」。

果然,媒體報導科學消息還是一個套路,任何嚴謹的消息到了他們那裡都能被製造出噱頭來。

比如在封閉期間火過一把的xxx口服液,在經過官微首發後,在眾多平臺被瘋狂傳播,甚至上了熱搜!

當時大家的標題是這樣的。

最新發現!這種藥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好消息!初步發現:XXX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最後,人民日報官微不得不出來闢謠:抑制」不等於預防和治療,請勿搶購自行服用XXX口服液。

但拋開主流媒體報導失準不說,這篇文章中還是有值得我們注意的東西。

比如。

  • 地球為什麼不是生命最宜居星球?那比地球還宜居的星球是什麼樣的?

地球竟然不是最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

其實科學家做過很多實驗,都足以證明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星球!

1.酵母狀節莢藻

英國的學者對酵母狀節莢藻進行過研究,他們將酵母狀節莢藻放在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和氧氣中,然後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

最後研究發現:

當二氧化碳的濃度為大氣的兩倍時,紅藻的每日碳元素攝取增加了52%,淨成長量增長了314%。

2.微生物與空間站

我們都認為,微生物的生存依賴舒適的環境和充足的營養物質,而外太空這樣的環境是不適合它們生存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最新研究顯示,微生物不僅在空間站中生存的很好,而且繁殖速度還是地球上的幾十倍,乃至嚴重影響了太空人的健康!

微生物

3.大氣壓與小麥生長

有人專門研究過低大氣壓條件對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他們通過低壓植物栽培裝置開展小麥培養試驗,然後比較常壓 (101kPa) 和低壓 (50kPa) 下小麥的生長指標。

結果發現。

與常壓相比,低壓下小麥生長得更快,產量增加了4%左右。

小麥

以上結果都表明了,在另一種環境中地球生命可以更好的活著!

這就像你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突然知道你有一個富豪爸爸的消息,如果能找到你的富豪爸爸,那你這一輩子都不用努力了,但可惜的是,你怎麼找都找不到!

如果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星球,那比地球還宜居的星球是什麼樣的呢?

宜居星球

在此之外我們先來看看地球為什麼宜居。

  • 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適中
  • 地球的與其他行星各行其道(運動軌道)
  • 地球有大氣層保護,並且有合適的大氣
  • 地球強大的引力
  • 有陽光、空氣和水

雖然地球看起來有種種優勢,但卻還是存在不足。

比如說太陽不夠年輕。當太陽越來越老的時候就會越來越熱,最後會把地球變成不毛之地。

比如說地球不夠重。如果地球更重一點的話就能保存更多的熱量,地球磁場的保存時間可以更久一些,大氣層就可以保存更久一些。

比如沙漠太多。沙漠其實不適合生命生存,如果地球的海岸線能夠更長一些,有更多水陸相交的地方,就更適合生命的生存繁衍。

而能夠彌補這些不足的星球,恰好就是生命更宜居的星球。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

比地球更古老、更大、更溫暖、更溼潤的行星,以及比太陽壽命更長,燃燒速度更慢的恆星系統,那麼生命更容易繁衍。

宜居星球

寫在最後

其實「更宜居」只是通過研究表達了一部分環境參數比地球更適合而已,真正的情況實際上不得而知。

而且,就算各方面的條件都適合人類,那超過100光年的距離也不是我們能夠達到的!


這是一篇優質的文章,快把它轉發出去吧!

話題:如果讓你作為第一批人搬去宜居星球,你會去嗎?

-END-

我是,主頁還有更多冷知識、科普內容,歡迎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由於需要具備這麼多條件,而很多星球都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雖然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是此前還未曾發現一顆完全適宜我們生命的星球。不過,現在科學家找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它們完美的輪廓。
  • 比地球更宜居?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
    據英國《太陽報》當地時間10月5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24顆行星,他們認為這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更加宜居。在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這些潛在的「超宜居」行星的特徵。這些行星距離我們超過100光年,但可能是我們在地球以外發現生命的最大希望。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宜居
    美德兩國研究人員宣布,在對行星年齡、表面溫度、是否有水等條件進行比對後,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距地球均超100光年,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因而生命體或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央視新聞)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雖然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歷史已經很長,在過去幾十年內已經發射了很多先進的探測器對宇宙進行了觀測,最遠的飛行器已經飛到星際空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找到一顆完全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也還沒找到外星生命。這樣的結果,多多少少讓人感到沮喪,難道我們人類是唯一的嗎?我們地球是唯一的宜居家園嗎?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若存在生命,將比地球上更舒適
    人類太空探索已經半個多世紀,但沒有發現過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目前來看地球生命就是宇宙中的唯一。但仔細來想這個結論又太過於絕對,因為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講,宇宙中不可能僅僅存在地球生命。」,並且根據這個新標準在已經尋找到的系外行星中發現了24顆超宜居行星。
  • 科學家發現 24 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IT之家10月9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 地球生命只是湊合著活,科學家確定24顆超宜居行星,更適合生存
    水也是一個被確定的最關鍵特徵,在超級宜居行星中,水的存量往往略大於地球。最後是,擁有更大表面溫度的行星也更容易出現生命,大約超過地球5度被認為是更好的條件。顆超宜居行星遺憾的是,研究人員在已經確定的4500顆已知的系外行星中,沒有一顆完全符合這種條件。
  • 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科學家們聲稱,比地球更宜居的「超宜居」行星,可能有24個
    (圖註:發現了24個與地球類似的「超宜居」的行星)據稱,這24個「超宜居」的行星及其所在的星系可能擁有比地球及太陽系更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這個項目由華盛頓州立大學主導,這些行星有著比地球更大的年齡、略大的體積以及更暖溼的環境。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
    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地球上有水、有氧氣、有大氣層,它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上,光照、氣溫、自轉速度、磁場強度剛好合適,加上在它的衛星月球的作用下,造就了適宜生命繁衍的生態環境,使這個藍色的星球裡奇蹟般地誕生了生命,進而又進化出了智慧生物:人類,然而,人間正道是滄桑,從宏觀上來說,地球上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正在衰老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們發現24顆「超宜居」的星球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最終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宜居行星。這些科研人員是根據「超宜居」的標準,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認為是「超宜居」的行星。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能夠滿足所有的「超宜居」條件。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四個條件,那麼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要比在地球上更加舒適。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完美,其上或已存在生命
    據報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與來自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展開合作,在目前已知的4500顆地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上的條件要比地球還要完美。在宇宙中,不斷有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其中也包含著一些科學家們眼中的宜居行星,比方說最出名的,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452b.
  • 美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有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任意一個地外生命體,更沒有發現哪個星球上有地外生命存在。那麼在茫茫宇宙中,真的就沒有像我們的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可供地外生命生存嗎?不存在可讓我們人類等地球生命移民的星球嗎?
  • 美歐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有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任意一個地外生命體,更沒有發現哪個星球上有地外生命存在。那麼在茫茫宇宙中,真的就沒有像我們的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可供地外生命生存嗎?不存在可讓我們人類等地球生命移民的星球嗎?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
    更引人注意的是,這24顆類地行星中存在著環境超越地球環境的行星,這一消息讓許多行星科學家都感到興奮。什麼是宜居星球?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定論,但科學家們以地球為模板對其他星球進行對比。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有很多,它或許是衛星,或許是行星,而宜居行星則一般為巖質行星,因為地球也是一顆巖質行星,生命需要在堅實的星球表面上生存,像木星、土星這些氣態巨行星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大家都在想,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需要找一顆備用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質量等如果能供應人類生存是再好不過的。然而因為難度過大,一直以來都沒找到合適的星球。而美國和德國科研人員一直不懈地堅持,終於有所發現。難道地球不再唯一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了24顆宜居星球,似乎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
  • 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這些備胎靠譜嗎?
    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並且在這些星球上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在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中,前往各大行星進行實地考察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連發射探測器到太陽系內每一顆行星上進行考察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採取的地外生命探測手段非常有限,能夠做的就是遍地撒網,重點撈魚。
  • 美德研究人員: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宜居
    視覺中國 資料圖新華社10月6日消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科學家在4500顆行星中確定了24顆宜居行星
    雖然還沒有發現此類生命的直接證據,但像克卜勒這樣的系外行星搜尋任務改變了我們對行星系如何形成的許多看法,並為科學家提供了思考太陽系以外生命的手段,而不必過於依賴猜想和猜測。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為了邁出更遠的科研腳步,我們致力於發現這些可能有希望維持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存在,這些就是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