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與來自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展開合作,在目前已知的4500顆地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上的條件要比地球還要完美。
什麼是「超宜居」行星?
提到宜居行星我們都知道,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宜居行星,就是指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樣的星球上氣候環境適宜,適合生命在上面繁衍生息。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系外行星後,就開始尋找宇宙的宜居行星,因為從地球的演化來看,地球並不會永遠是人類的家園,終有一天,地球會資源枯竭,氣候環境也會變得不再宜居,而在那之前,人類需要為自己找到另一個新家園。
進入到21世紀之後,人類的探測之旅變得越來越順暢。在宇宙中,不斷有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其中也包含著一些科學家們眼中的宜居行星,比方說最出名的,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452b.
不過,在近年來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卻發現,除了地球這種宜居行星之外,宇宙中還有一些比地球要完美的星系,這些星球無論是和恆星之間的距離,還是本身的質量體積、表面溫度、資源豐度、行星年齡等等,都要比地球更加宜居。
所以,科學家們便將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的行星,統稱為「超宜居星球」,認為它們上面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了,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想要抵達「超宜居星球」很難
雖然發現多顆「超宜居星球」,的確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但是,人類想要抵達它們,或者說是單純的探測研究它們,都並不容易。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根據研究者介紹,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超宜居星球」,也有100光年以上的距離,以人類目前的速度來說,飛出地球都很難,更別說去往100光年之外的地方了。
而從探測的角度來說,因為距離的關係,想要觀察透徹這些「超宜居星球」,就需要研發出更先進的太空望遠鏡,這樣才可以有機會獲取到更多這些星球上的信息,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分析、了解這些「超宜居星球」上的情況,判斷出它們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
所以,一些朋友在看到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的時候,會感到異常興奮,卻不知道驗證和抵達,都將是一個無比漫長的過程。對於現階段的人類來說,這些星球觀測發現方面的意義,要遠比證明它們上面存在生命意義更大,因為它們的存在就等於證明,生命在宇宙中極可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92%的宜居星球或還沒有出生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之前。在宇宙誕生初期,宇宙中什麼都沒有,一直到第一代恆星的出現,通過激烈的燃燒反應,釋放出各類元素,宇宙中也逐漸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有觀點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其它的生命,甚至是文明,那麼,它們至少比人類的出現,要早80億年。同時,由於目前的宇宙仍然處於早期快速膨脹的階段,所以,我們極有可能也是宇宙中最早的生命之一,從數據分析來看,目前仍然在宇宙中已有的8%宜居行星之列之中,至少還有92%的宜居行星沒有誕生。
來自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彼得·博爾茲表示,這或許也是人類目前為止,一直都沒有在宇宙中找到地外生命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們還沒有機會誕生。
從宇宙演化的角度來分析,未來至少100萬億年之內,宇宙中仍然會不斷有恆星出現,在漫長的時間裡,自然也就會不斷有宜居行星出現,所以,各種生命形式也都有機會在宇宙中誕生,對於人類而言,我們也是有著十足的優勢,因為我們誕生於宇宙早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到宇宙的演化之中,也有足夠的時間去見證生命的誕生。
拿這次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聯合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來說,這就是人類在探索宇宙生命的過程中,非常有意義的一次發現,未來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勢必會揭開更多的宇宙奧秘,一起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
《環球時報》10月8日文章《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