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星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因此,能夠找到一顆宜居星球,一定能夠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且許多國家一定會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展拳腳。那麼,假如人們發現了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且存在低級生物,人們會消滅它們嗎?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能否到達
人類相比較地球來說是渺小的,地球相比較所處的太陽系,更是滄海一粟,而太陽系相比整個宇宙只是沙粒一般的存在。因此,首先,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渺小的求知者。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從目前來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是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它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了,它所處的位置已經距離太陽超過了211億公裡,這個距離乍一看很遠,但其實只有16光時(光一個小時所走的距離,離光年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這還是無人太空飛行器,載人太空飛行器相比無人太空飛行器來說,速度更慢,消耗更大。
所以,如果人類發現的宜居星球只是無人太空飛行器發現的,人類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載人太空飛行器能否飛達該星球以及到達該星球需要的時間。這兩個問題同等重要,如果是現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無法到達的星球,那麼發現與不發現,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沒有任何的影響,而如果到達該星球的時間很長,就要考慮人的壽命問題了。
第二種情況:星球的歸屬
當然,第二種情況是建立在第一種情況解決之後的。既然人類能夠達到那裡,那麼問題就來了,誰是這顆星球的新主人?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因為一顆與地球一樣的宜居星球對任何國家的吸引力都是足夠的,而搶佔該星球就是解決了到達該星球的問題之後要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了。此時,就是一場大國與大國之間的博弈了,而博弈的結果有兩個:一個是一團和氣,大家一起去新星球上狂歡;一個就是不同聯盟的形成,最終星球的歸屬是最強聯盟說了算的。這是很現實的,雖然團結是人類共同的目標,但是在如此大的誘惑下,很難做到絕對的和平。
到時候,可能新的星球還沒有迎來人類,人類就已經倒在了同類的戰爭下。
第三種情況:新星球生物的命運
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之後,才真正地來到了決定新星球生物命運的時刻。當人類到達這裡之後,由於該星球上的生物比較低級,所以,它們對於人類的到來是沒有任何的辦法的,而且在競爭中註定是要處於劣勢的。此時,會發生兩種情況:第一種生物低級到與人類差距太大;第二種,生物雖然比人類低級,但是比其他的地球生物要高級。
在第一種情況下,人類是不會消滅這些生物的,因為人類如果去到一個新的星球上,可攜帶的資源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食物,所以人類到了新星球後,第一件事就要解決食物的問題。而這些生物既然生活在與地球相同的星球上,它們必然也是碳基生物。到時候,它們很有可能會被圈養成為新的「家畜」、「寵物」等等。而且在人類到達之前,這裡也必然有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如果消滅了這些生物,勢必會影響生態,這與人是不利的。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結局就完全不同了。因為,人類「初來乍到」是絕對不會允許一種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生物存在的,這一點從人類向來就是積極的清除對自己有威脅的生物就能看出來了,而那些因為人類獵殺而滅絕的動物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大概率會排除異己,將星球的原主人清除掉。
總結一下
如果人類發現了一顆宜居星球,而且上面還有低級生物,那麼人類早晚是要踏足這顆星球的,即使目前到不了,人類也會將這個列為首要的目標,而一旦能夠去到該星球了,首先就是人類之間的競爭,其次到達星球後,該星球的低級生物要麼被奴役、要麼被屠戮。(腦洞時間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