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什麼有的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原卻還沒有青山綠水呢?
我們都知道從上世紀開始國家的各個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沙漠化現象,因此在那個年代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治這些地區的沙漠化,防止沙漠化繼續蔓延。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發現,有不少的沙漠漸漸成為了一片綠洲,隨著植物在這些沙漠生根,並且逐漸發育起來,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從而讓原本的沙漠變成了一片茂密的叢林,可以說十分讓人欣慰。但我們卻發現黃土高坡這個地方仍然維持著原來的地形地貌沒有什麼改變,為什麼連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坡卻在如此好好多年的植樹造林的情況下仍然沒有什麼變化呢?
我們知道在植樹的過程中,一些地區也在不斷的砍伐,而由於人口激增,許多地區的植被大量減少,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許多原本是森林的地方都被人們開墾出來變成了生活的地方,但由於土壤本身十分依賴植被的保護,綜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素,這裡自然就成了沙漠化的高危區。
從降水量來說,黃土高坡這個地區的降水量大約在150~750毫米之間,計量單位是半年,照理說這個降水量比某些草原地區的降水量還要多,但是問題也發生在這個降水量上面。
由於黃土高原在春冬季的時候降水量很少,主要是集中在夏天和秋天,但是由於降水量極不平均,導致這兩個季節的水土會大量流失,所以就形成了年復一年的惡循環。
其次就是由於黃土高原本身地勢就比較高,再加上過去無度的砍伐,導致這裡幾乎沒有什麼植被覆蓋,而降水量的集中又導致這裡的水土流失情況比其他地區來得更為嚴重,所以即使其他地方在綠化的過程中逐漸脫離了沙漠的地貌,而黃土高原卻仍然保持著原樣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想改變這種現狀的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當地的大部分耕地重新還原成森林,因為我們知道在耕種土壤的時候會大大改善土壤本身的性質和結構,有時在使用農藥和翻動土壤的期間就會無形的對土壤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首先要讓這些農民把田地都讓出來,使它重新種滿樹木,增加土壤的穩定性。
其次就是在合適的地點修建一座水庫,把上遊水土流失產生的大量泥沙給攔住進行統一的清理,並且也能夠在春天乾旱的時候,能夠有充足的水源來灌溉當地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