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變成「綠洲」,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變化令人驚訝

2021-02-08 騰訊網

當我們看到沙漠的時候,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沙漠的總面積幾乎佔到世界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如今伴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沙漠化的土地面積,也在逐漸擴大。

沙漠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在沙漠中,也鮮少有生命存在,除了耐乾旱的生物之外,和人類世界中的冒險家,一般來說,沙漠也是鮮少有人涉足的。

拿我國來說,我國的沙漠面積大約為國土面積的10%左右,我國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一共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塔卡拉瑪幹沙漠、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提到過的毛烏素沙地等。

沙漠有多可怕?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沙漠一般都是「生命的禁區」,那麼,沙漠究竟有哪些可怕之處呢?首先,沙漠中的水資源非常短缺,一旦進入沙漠,可能走很久都不會遇到綠洲,同時,沙漠中的風沙很大,一旦大風出現,沙子可能會將生命全部掩埋。

同時,沙漠晝夜溫差也是極大的,即使是經驗極其豐富的探險家,在沙漠中也是很難保證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沙漠中,最可怕的一個沙漠,是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個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禁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

說起來,很多人對於撒哈拉沙漠的了解,其實都來自於三毛的愛情故事,在遇到自己的愛人後,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生活了多年的時間,雖然這裡非常的可怕,但是因為和愛的人在一起,對於三毛來說,這段經歷也是她一生中最好的經歷。

不過,三毛生活的地方,事實上是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地帶,她所在的地方和真正的沙漠腹地也是不能相比的,撒哈拉沙漠的晝夜溫差將近40攝氏度,可以說一天內經歷了一年四季,此外,在這裡還有著很多「惡毒」的生物,比方說眼鏡蛇隨時有可能出沒在你的周圍,讓你在惡劣的環境中,再次增添不少的危機感。

當然,撒哈拉沙漠真正是「生命禁區」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它缺少「綠色」,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因為如今的撒哈拉沙漠正在變綠,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就發現了這個驚人的變化,發現撒哈拉沙漠似乎正在變成「綠洲」。

新增18億棵樹!

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科學家團隊在今年去到了撒哈拉沙漠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在其中的一些地方,竟然長出了很多樹木,不過由於密度不夠,看起來還沒有連成片,但是如果這種情況延續下去,那麼很快,撒哈拉沙漠或許就會變成一片綠洲。

通過衛星測繪,研究者們發現,在撒哈拉沙漠中,竟然存在著18億棵樹,這些樹的出現,也讓當地的氣候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當然,這些樹並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那就太離奇了,事實上,研究者表示,這些樹可能已經存在過很長時間了,不過因為人類此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不夠,再加上沒有深入考察過,所以才會認為撒哈拉沙漠就是一個「不毛之地」,認為這裡是絕對不可能有「森林」出現的。

至於為何撒哈拉沙漠的氣候環境正在逐漸變好,研究者表示,這可能與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有關,在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啟動工業革命,科學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發展,相應的,地球也在受到影響。

伴隨著全球變暖,讓非洲地區也開始變得溼潤多雨,於是當氣候開始變得潮溼,自然也就有植物在這裡生長了。

說起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遠古時期,其實非洲曾經就是熱帶雨林,而當時非洲的氣候環境是地球上最宜居的地方之一,而這一切都因為非洲大裂谷的出現而徹底改變了。

非洲曾經是熱帶雨林?

雖然如今的非洲主要以草原為主,不過,大約1000萬年之前,非洲這裡曾經到處都是熱帶雨林,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研究者表示,這種變化其實從3000萬年前就開始了,由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伴隨著大陸漂移運動的影響,整個區域開始不斷被他抬升,最終在1000萬年前,一個總長度達到了6400公裡的非洲大裂谷誕生了。

非洲大裂谷的出現,讓非洲的氣候環境發生了巨變,原本溫暖潮溼的氣候環境,開始變得乾旱,於是,熱帶雨林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草原。

不過,非洲大裂谷的出現雖然改變了非洲的氣候環境,但是也催生了人類的出現。為何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靈長類動物是大多是生活在樹上的,人類的祖先也不例外,伴隨著非洲大裂谷的出現,當雨林消失,一些原本樹棲的猿類,為了生存下去,開始朝著陸棲生物的方向前進,嘗試著解放雙手和直立行走。

於是,大約350萬年前,猿類朝著人類演化的第一個階段:南方古猿出現了,它們被認為是人科物種之一,又經過了150萬年左右的演化,當南方古猿的腦容量達到了750ml,地球上最早的人類也出現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非洲的巨變,或許如今地球上仍然沒有智慧生物的出現。那麼,如今撒哈拉沙漠正在變綠,是不是意味著未來的非洲,還會重新變成熱帶雨林呢?

即便如此,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漫長的,就好像非洲大裂谷也是經過了2000萬年才真正出現一樣,如果人類想要看到不一樣的地球版圖,或許也是千萬年之後的事情了,不過按照人類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那個時候的我們,可能已經不在太陽系之中了。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地球變得更綠了,環境在變好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沙漠一直籠罩著神秘的色彩,常年乾旱無雨,炎熱惡劣,是我們對沙漠的固有認知。撒哈拉沙漠常年乾旱高溫,很多時候甚至能突破57度的紀錄,這裡也被認為是人類的生命禁區。
  • 世界最乾旱沙漠傳來消息,長出18億棵樹,科學家:令人擔憂
    特別是沙漠周圍的人們,生活總是會特別的困難。世界最乾旱沙漠傳來消息,長出18億棵樹,科學家:令人擔憂。這個很顯然是就是撒哈拉沙漠,在非洲地區,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在今年的時候,當一支國外的研究隊伍對於西非地區進行考察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在撒
  • 世界最乾旱沙漠出現可喜變化,長出18億棵樹,地球變得更綠了
    提起鼎鼎大名的撒哈拉沙漠,相信不知道它的人肯定沒有多少,撒哈拉沙漠是全球面積最大的沙漠,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長約4800公裡,寬約1800公裡,是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的27倍,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慄。
  • 沙漠真的是一片荒蕪?研究表明:僅撒哈拉沙漠就有18億棵樹
    在我們的心裡,沙漠似乎就和生命沒什麼關係,除了少數像駱駝刺、仙人掌等極其頑強的植物之外,就好像再沒有其他生命了。不僅是我們,科學家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保持著這樣的想法,對沙漠有著這樣的印象。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出爐之後,他們對沙漠有了很大的改觀。他們萬萬沒想到,我們口中「貧瘠」的沙漠,其實還真的蘊藏著生機。
  • 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加州大學地球系統的助理教授Kathleen Johnson表示,綠色撒哈拉(Green Sahara),也被稱作「非洲溼潤期」,是由於地球斜軸不斷改變轉動軌道引起的,這個模式每23000年會重複一次。但是,由於一個不確定因素——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了難以控制的氣候變化——所以還不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熱沙漠撒哈拉什麼時候能變成新綠洲。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撒哈拉地表起伏平緩,一般海拔在250米~500米之間,地面主要是戈壁、流沙或沙丘,沙漠中還分布著一些間歇性河谷。整個環境異常乾熱,植物貧乏,動物也很稀少。自從人類有文字以來,「撒哈拉」這個詞就意味著乾旱、饑渴和死亡。但有誰會相信,它過去的名字應該叫撒哈拉綠洲。從綠洲到沙漠,如此巨大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呢?
  • 衛星拍攝之下:撒哈拉沙漠出現驚人的一幕,「綠色」它回來了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存在的時間超過了46億年,地球在如此時間長河當中,不斷地變化發展,直到如今,才有了現在這般地球景象,這個地球上不僅只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平原丘陵,其實更多的,還有很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荒漠與高原等等
  • 衛星圖像與計算機深度學習發現:撒哈拉沙漠地區大約有18億顆樹
    撒哈拉沙漠大約有18億顆樹乍看之下,西非撒哈拉和薩赫勒沙漠看似貧瘠的地區幾乎沒有什麼綠色植物,但衛星圖像與計算機深度學習卻揭示了一幅不同的畫面。研究人員說,事實上,約有18億棵樹在西非撒哈拉和薩赫勒沙漠和所謂的亞溼潤區的部分地區,這是以前未曾統計過的數字,顛覆了以前對這種棲息地的假設。哥本哈根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馬丁·布蘭特說:"我們非常驚訝,在撒哈拉沙漠中生長著如此多的樹木。當然,有大片地區沒有任何樹木,但仍有一些地區的樹木密度很高,即使在沙丘之間也有一些樹木生長。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地球沙漠有很多,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等等等等,沙漠佔據陸地總面積的20%。貧瘠荒蕪,寸草不生,杳無人煙,有時候還會颳起鋪天蓋地的沙塵暴,給附近生命和周邊城市帶來極大威脅,給人們留下極不好的印象。
  • 撒哈拉沙漠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人類歷史的故鄉,廣袤無垠的非洲,有一片極其神秘的生命禁區。巴爾斯用駱駝對撒哈拉沙漠的歷史進行了劃分,把它分為駱駝未出現時和駱駝期,其目的是為了區分綠洲時代和沙漠時代。這也說明在公元3000年以後,撒哈拉就慢慢地從綠洲時代向沙漠時代演變了。有人推測沙漠的形成原因是,當時人們對樹木沒有節制地的亂砍亂伐,過度放牧造成的。我並不這麼認為,當時的人類基數並不大,人類的破壞萬萬不會導致綠洲直接變成一片沙漠。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曾是生機綠洲,滄海桑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古人難道會選擇在沙漠裡延續文明嗎?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夠說得通的就是這裡曾經是宜居地點,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洲,從古至今,究竟經歷了什麼?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就算是一篇普通的沙漠,我們也能想像到沙漠裡有多「乾渴」,更不要說這個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最大的沙漠了,氣候條件可想而知。但這麼大的一塊土地,真的從古至今都是一片荒漠嗎?
  • 欲將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沙漠是棵「搖錢樹」
    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 撒哈拉沙漠要變綠?科學家:或23000年重複一次,曾是河馬的故鄉
    沙漠綠洲並非亙古不變:沙漠變綠洲真不是天方夜譚,只不過以人類的壽命長度來說,當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哪個大沙漠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長滿參天大樹的森林綠洲。要知道在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前,沙漠就早已存在多年,相信大家都看過地球大部分表面被水覆蓋的深藍色圖片,而地球上的陸地又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沙質荒漠化的土地,也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沙漠。儘管沙漠中沒有太多我們肉眼可見的生命,但是夜幕降臨之後,這些荒漠中就會竄出許多白天看不到的動物。但是,沙漠並不是永遠的沙漠,比如現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曾經是綠洲,也是當時河馬、野牛和大象等動物的生活棲息地。
  • 英國也有此構思,撒哈拉沙漠變大海
    電影不見不散中有這樣一段鏡頭,片中飾演主角的葛優說要將喜馬拉雅山給炸開一道口子,然後將來自於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入,到時西北也像南方那樣多出不少個魚米之鄉。類似的「美妙」構想也不只是在中國,撒哈拉大沙漠也有過類似改造計劃,只是不同於炸喜馬拉雅山引水汽,改造撒哈拉是要在剛果河築水壩,將河水灌入剛果盆地成為「剛果湖」,然後再將持續增高的水位倒灌給查德盆地形成「查德湖」,最後再用湖水灌溉撒哈拉沙漠。只是這種方法的工程量實在太大,而且對於當地的生態平衡也都是極大的破壞。
  • 撒哈拉大沙漠下面,埋藏著什麼"秘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地球氣候大幅度變化的結果,世界上的沙漠地帶有很多,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3左右,由於沙漠地帶荒涼且無生命,故此也有&34;之稱。在19世紀中葉,他來到了撒哈拉沙漠這片魔鬼地帶。起初,他只是想進行一次人生的終極挑戰,但令巴爾斯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能發現不少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 旅遊:如何以及在何處體驗撒哈拉沙漠
    通常是綠洲,這些城鎮是撒哈拉文化的中心,這些地方的建築自然地從地球中浮現出來,生活節奏緩慢幾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變化。為了探索城鎮或村莊的限制,有兩種主要的遊覽方式。跨越沙灘的緩慢遊行跨越駱駝重現了撒哈拉傳說中的駱駝大篷車 - 在駱駝旅行中,旅行者減速到適合撒哈拉沙漠無情的氣候,讓您欣賞細節並穿過這個壯觀的地形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撒哈拉沙漠:一年的雨水不夠泡杯咖啡,卻有3000人離不開
    撒哈拉沙漠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是個謎,由於牽涉到太多國家,使得撒哈拉沙漠的面積自始自終都沒有明確數字,就連NASA和歐空局也只能通過航跡測出大致面積,也就是目前被廣泛引用的920萬平方公裡。92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4個法國或18個泰國那麼大,也就比美國小了那麼一點點,足足佔了非洲大陸的三分之一。
  • 撒哈拉沙漠:一年的雨水不夠泡杯咖啡,卻有3000人離不開
    撒哈拉沙漠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是個謎,由於牽涉到太多國家,使得撒哈拉沙漠的面積自始自終都沒有明確數字,就連NASA和歐空局也只能通過航跡測出大致面積,也就是目前被廣泛引用的920萬平方公裡。
  • 地球傾斜0.6度,綠洲變沙漠,草原鬱鬱蔥蔥才是撒哈拉原來的模樣
    綠色的撒哈拉不僅是動植物的綠洲,也孕育著古代撒哈拉文明,人們在這裡打獵、遊牧、釣魚、發展農業、製作陶器。然而,在距今10000到8000年時,這一切都結束了。根據 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施密特的研究,重大的氣候變化徹底改變了撒哈拉沙漠的生態環境,也顛覆了當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