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眾所周知,地球是由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構成的,但你知道嗎?事實上,荒漠佔地球陸面面積的20%,還有43%的陸地面臨著荒漠化威脅。中國是沙漠面積較大的國家之一,工程總面積約700000平方千米,如果把50多萬平方千米連接起來的話,工程總面積達1280000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西北部乾旱地區是中國沙漠最集中的地區,佔中國沙漠面積的8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沙漠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約有4億人口在沙漠化中生活。據中美加三國的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國荒漠化直接經濟損失達541億元左右。其中,由大風引起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達到160.7萬平方公裡,是這片大片荒漠化地區之一。這就是荒漠,植物不能生長,土壤也因為失去了水分而變得乾枯,乾裂。如果一股強風吹過,大量的沙塵將被吹到空中,形成沙暴天氣。
對中國來說,治理沙漠已是當務之急,這次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爭取把沙漠變成綠洲。經多年治理,已取得良好成效,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區生態狀況總體改善,林草植被面積增加226.7萬公頃,荒漠化面積減少16.9萬公頃。正當我們欣喜若狂的時候,美媒說:中國太天真了!要把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道沙漠是一顆「搖錢樹」。
經了解後得知,在美國似乎完全可以利用沙漠特有的氣候環境,大面積種植蜜瓜、梭子等適合沙漠生長的植物。傳說沙漠地區種植的蜜瓜最大的特點就是:純天然的甜味,但不會嗆喉。紅果似瑪瑙,香氣似桂花,成熟後糖度最高可達23%,是黑西瓜的兩倍以上。荒漠地區晝夜溫差為15.5攝氏度,一年無霜期為162天,日光照射時間超過13小時,種植瓜類作物具有先天優勢。
此外,風吹沙漠也可以提供能源,簡單地說,用風力驅動風車發電,不僅可以使周圍居民受益,也許還可以促進一方的經濟發展。以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為例,這裡的風能和太陽能非常豐富,人口非常稀少,自然適合大規模建造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此外,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建造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也許還可以改善當地的氣候,增加降雨量,逐步把沙漠變成綠洲。我們怎麼能不知道美國在沙漠上所提出的這些優勢呢?相對於荒漠能帶來的財富,我們更關心荒漠化對當地居民和城市發展的影響。不僅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荒漠化程度更嚴重,治理荒漠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