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證研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易安/研究員 映蔚 洪力/編審
目前,國內大健康產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大健康」觀念的推行帶動產業發展,為保健品市場帶來增長空間。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發展,行業整合逐漸開始,優秀企業加速擴張,一些大中型企業通過建立研發中心或加大品牌投入提升競爭力,行業集中度上升。所處行業眾多企業「爭先恐後」搶佔市場,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合股份」)或面臨「四面楚歌」的競爭格局,未來將如何「突圍」?
而此番上市,百合股份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自有品牌涉嫌傳銷,其產品註冊違規「罰單」逾500萬元,令人唏噓。與此同時,其產品屢屢被檢查出不及格,且頻「踩雷」廣告違規宣傳,百合股份的產品質量或堪憂。而其供應商「劣跡斑斑」,多次「踩界」環保問題,或缺乏社會責任。此外,其募投項目行業類別或鬧「烏龍」,此次募資擴張或「消化不良」。而且,募投項目環評機構曾犯單位行賄罪,而其環評資質註銷至今或並未恢復。
一、自有品牌涉嫌傳銷,產品註冊違規「罰單」逾500萬元
自詡「堅持自主品牌戰略」的百合股份,目前已擁有「百合康」、「福仔」、「鴻洋神」及「足力行」四大品牌。其中,「鴻洋神」品牌卻曾陷傳銷「官非」。
據招股書,鴻洋神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洋神水產科技」)是百合股份的關聯方。百合股份的實控人劉新力是鴻洋神水產科技的董事長,其董事劉旭東在鴻洋神水產擔任董事兼總經理。
據(2014)威商終字第34號文件,引援自已生效的(2008)威環刑初字第52號刑事判決確定的事實,鴻洋神水產科技成立的分公司山東鴻洋神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五一七電子商務中心、威海市鴻洋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均為傳銷組織,其經營的鴻洋神系列保健品為傳銷產品。
也就是說,作為百合股份實控人劉新力的關聯企業,鴻洋神水產科技昔日分公司曾從事傳銷活動,而百合股份的四大自有品牌之一的「鴻洋神」,也曾捲入上述傳銷活動中,百合股份的品牌建設或存「瑕疵」。
而百合股份面臨的「品牌風險」或不止於此。2019年,百合股份曾因未按照規定申請產品再註冊而「吃」巨額罰款。
據招股書引援自(2019)1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年8月,百合股份因未按規定為蛋白粉產品批准證書提出再註冊申請,而被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罰款530萬元。而後2019年9月,百合股份向河南市場監管局申請行政複議,河南市場監管局做出維持原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2019年12月,百合股份向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撤銷前述處罰並返還罰款530萬元,同時支付同期存款利息,目前訴訟正在進行中。
自有品牌涉嫌「傳銷」、產品再註冊違規「罰單」逾500萬元,百合股份內部經營管理規範性或遭「拷問」。另外,百合股份的產品質量則「黑歷史」纏身。
二、多次「踩雷」產品質量問題,廣告宣傳違規未披露涉嫌信披違規
作為一家從事營養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百合股份稱,其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立身之本,而實際上,百合股份產品的違規問題卻「層出不窮」。
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5月21日發布的公開信息,在廣東省2018年保健食品監督抽檢工作中,與榮成百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百合股份前身,以下簡稱「榮成百合」)合作的、由珠海康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生產日期為2017年6月3日的「倍多健蜂膠軟膠囊」被廣東省質量監督食品檢驗站檢查出不合格,為假冒產品;由百合股份於2018年2月21日生產的「安睡寧百合康牌褪黑素維生素B6膠囊」,被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查出不合格。
且上述「安睡寧百合康牌褪黑素維生素B6膠囊」抽檢不合格的事實,百合股份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或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此外,百合股份生產的「殼聚糖牡蠣片」還曾被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據招股書,2017年4月,百合股份因生產批號為410496001的「百合康牌鐵鋅硒維生素軟膠囊」,被檢查出維生素B1的含量不符合標準,而被罰款30.78萬元,對此,百合股份申請召回。
2017年5月,百合股份因生產批號為011246009的「殼聚糖牡蠣片」,被檢查出大腸菌群不符合標準,而被罰款罰款8.9萬元,對此,百合股份申請召回。
2018年12月,百合股份因生產批號為611707063的「百合康牌褪黑素維生素B6膠囊」,被檢查出水分含量不符合標準,而被罰款2.76萬元,對其百合股份申請召回。
而百合股份存在的產品違規問題遠不止於此。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第25號〕文件,2018年8月,在食藥監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中,其中,海南正康藥業有限公司委託百合股份生產的「源生堂牌海狗人參丸」,被檢出含有化學物質西地那非,總汞(Hg)含量比國家規定標準值高。經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實,該產品為假冒產品。
據(魯威)食藥監健罰〔2018〕11號文件,2018年12月,百合股份因生產經營所含水分含量與外包裝標籤標註不符的保健食品,而被威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被沒收違法所得2,616.3元及罰款2.5萬元。
同時,百合股份在產品廣告宣傳方面也問題「纏身」。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主管的中國質量新聞網數據,在重慶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的2018年第3期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中,百合股份發布的「百合康牌苦瓜洋參軟膠囊」的產品廣告存在篡改保健食品廣告批准內容發布保健食品廣告、虛假宣傳產品疾病治療功效等問題。
據鄂食藥監函〔2017〕37號文件,2017年5月,在《2017年湖北省採取暫停銷售行政措施違法藥品、保健食品廣告品種名單》中,百合股份因生產的「百合康牌越橘葉黃素軟膠囊」刊播在湖北廣播電視報的廣告,存在誇大保健食品功效;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含有有效率、獲獎等綜合性評價內容等問題,被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採取暫停該產品在湖北省行政轄區內銷售的行政處罰,並要求其在原廣告發布媒體相同版面或時段,發布更正啟事以消除影響。
而百合股份招股書的報告期為2017-2019年,百合股份對以上兩起廣告違規處罰的相關情況並未提及,或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另外,百合股份保健食品廣告不規範的「罰單」高達22萬元。
據招股書引援自川市場涼西處字[2019]2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年3月20日,百合股份因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未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保健食品廣告,並在對其生產銷售的保健食品的廣告宣傳介紹疾病預防和治療功效等內容,被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止發布、責令在相應範圍消除影響並處罰款22萬元。
產品多次檢查出不及格、產品廣告違規等問題頻出,或暴露出百合股份的產品質量堪憂,而對於其中的處罰,百合股份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其中是否存在信披違規的風險?
三、供應商環保問題頻發,或缺乏社會責任
問題遠未結束,歷史上,百合股份的原材料供應商也曾「踩雷」產品質量問題。
報告期內,百合股份主要原材料包括魚油、明膠、硫酸軟骨素、磷蝦油、大豆分離蛋白、蜂膠等。而浙江江山健康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山健康蜂業」)是百合股份最主要的蜂膠供應商。
據招股書,2017-2019年,百合股份向江山健康蜂業採購的蜂膠,佔當期採購蜂膠總金額的比例分別達到99.94%、99.61%和98.22%。
2017年,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的中國質量新聞網數據,2017年6月26日,江山健康蜂業因其經營生產並在京東江山蜂產品旗艦店銷售的雪蜜(苕子蜜),經檢驗氯黴素項目不合格,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京東商城立即停止為江山健康蜂業的不合格食品提供平臺服務。
不止產品質量或存隱憂,江山健康蜂業還曾涉嫌廣告違規宣傳。
據江長市監檢處〔2017〕8號文件,2017年9月30日,江山健康蜂業因在其阿里巴巴網店上架的「油菜花粉」產品銷售宣傳頁面上,產品功效宣傳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屬於其他廣告違法行為,江山區市市場監管局責令其停止發布廣告,並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罰款6,875.48元,上繳國庫。
值得注意的是,百合股份的另一原材料供應商曾頻頻因環保問題被處罰。
據招股書,2019年,霑化恆鑫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山東恆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鑫生物」)是百合股份的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百合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為901.3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為3.78%;百合股份主要向恆鑫生物採購明膠。
2017年,恆鑫生物曾3次因環保違規被處罰。
據沾環罰字【2017】第73號文件,2017年5月,恆鑫生物因未採取防止汙染環境的措施貯存固體廢物,被濱州市霑化區環境保護局罰款。
據沾環罰字【2017】第2號文件,2017年2月,恆鑫生物因排放超標汙水,被濱州市霑化區環境保護局罰款。
據沾環罰字【2017】第1號文件,2017年2月,恆鑫生物因排放超標汙水,被濱州市霑化區環境保護局罰款。
原材料供應商「踩雷」產品質量、環保問題,或缺乏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百合股份選擇與「問題」原材料供應商合作,其產品質量或存隱憂。另外,百合股份此番上市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的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四、資產負債率走低帳上「趴」著近3億元,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
據招股書,百合股份此次上市擬募集資金3.93億元,計劃分別用於「總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營銷區域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募集資金2,700萬元。
而其「補血」的背後,百合股份或並不「差錢」。
據招股書,2017-2019年,百合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9.86%、28.11%、25.36%。同期,百合股份同行業上市公司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樂健康」)的資產負債率分別54.95%、49.21%、17.55%;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6.06%、29.65%、28.8%;石藥集團新諾威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諾威」)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2.08%、28.15%、15.32%。
根據上述3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數據,百合股份同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34.36%、35.67%、20.56%。
可見,2017-2019年,百合股份的資產負債率走低,且2017-2018年低於同行均值。對此,百合股份稱,2017-2018年資產負債率較低,主要因為公司無債權融資;而2019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由於仙樂健康和新諾威2019年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的到位大幅提升了其資產規模,因此二者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較快,拉低了行業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百合股份帳上「趴著」近3億元。
據招股書,2017-2019年,百合股份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97億元、2.13億元、2.92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分別為1.97億元、2.13億元、2.92億元。
同期,百合股份的財務費用分別為284.53萬元、-318.68萬元、-57.49萬元;其中利息收入分別為45.93萬元、58.54萬元、76.97萬元。
此外,近3年來,百合股份或無債「一身輕」,償債壓力小。
2017-2019年,百合股份並無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也就是說,百合股份帳上「趴著」近3億元,且償債壓力小,百合股份此番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
五、產能「放衛星」募資擴張,募投項目「官宣」行業為水果堅果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百合股份募投項目官方文件披露的行業類別與招股書「打架」。
據招股書,百合股份所屬的行業類別是歸屬為食品製造業(C14)下屬的保健食品製造(C1492)和營養食品製造(C1491)。
且招股書顯示,百合股份「總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的環評文號為榮好環審報告表[2019]0008號。
然而,百合股份募投項目「官宣」所屬的行業卻是水果、堅果加工。
據榮成市政府2019年4月30日發布的公開信息,在「車間、研發中心及高架倉庫以建設總部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升級項目」中,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為百合股份,審批文號同樣為榮好環審報告表[2019]0008號,所屬行業類別為「C1373水果、堅果加工」。即在環評文號一致的情況之下,百合股份「車間、研發中心及高架倉庫以建設總部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升級項目」或系募投項目「總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的合併。
作為一家營養保健食品製造企業,為何百合股份募投項目行業類別到了「官宣」卻顯示為「水果、堅果加工」,令人費解。其中是否存在「手抖」式信披?
除此之外,2019年,百合股份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呈下滑趨勢,其反募資擴產。
據招股書,2017-2019年,百合股份粉劑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55.45%、152.86%、129.91%;片劑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8.41%、130.89%、120.21%;硬膠囊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88%、94.56%、90.2%;軟膠囊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0.44%、94.31%、89.75%。
由此可見,2019年,百合股份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下滑。
然而,百合股份募投項目之一「總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擬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新建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新建固體製劑車間、軟膠囊車間、包裝車間及自動化倉庫。項目建成達產後,將新增年產軟膠囊、硬膠囊、片劑、粉劑產能各15.2億粒、2億粒、10億片、650噸。
即上述募投項目新增的軟膠囊、硬膠囊、片劑、粉劑產能,分別佔2019年產能的56.23%、40%、134.41%、107.79%。
這意味著,在主要產品2019年的產能利用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之際,百合股份仍選擇「逆勢」擴張,新增產能是否能消化?尚未可知。
六、募投項目環評機構曾落入行賄「法網」,環評資質或已註銷
不僅募投項目疑團重重,百合股份聘請的環評機構因行賄而被刑事處罰,且該環評機構的環評資質或已註銷,令人費解。
據榮好環審報告表[2019]0008號文件,百合股份「車間、研發中心及高架倉庫以建設總部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升級項目」,環評單位為榮成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成環保所」)。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榮成環保所的法定代表人是寧同翠。
據(2017)魯10刑終54號文件,2013年1月-2016年2月,榮成環保所的法定代表人寧同翠為招攬業務,通過其丈夫王振剛多次向榮成市環境保護局原局長陳某行賄現金共計27萬元。2017年5月25日,山東省威海市中級法院最終判決,榮成環保所為謀取不當利益而行賄,情節嚴重,構成單位行賄罪,判處罰金20萬元。寧同翠的行為也構成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0萬元。
環評機構存在行賄的「黑歷史」,如何能勤勉盡責?另外,榮成環保所的環評資質或已註銷至今未恢復。
據(2018)魯10刑終60號文件,山東省威海市中級法院2018年5月31日發布的《威海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谷華昭單位行賄、對單位行賄二審刑事裁定書》中,陳某為彼時榮成市環保局局長,其在證詞中提到,榮成環保所的環評資質於2015年下半年已申請註銷。
同時,據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8月3日,《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經檢索「榮成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並未發現榮成環保所的「蹤影」。
據國家生態環境部2019年第39號文件,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於2019年11月1日啟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編制單位需要通過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提交本單位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基本情況,而首次登錄需要進行實名註冊和校驗。
也就是說,榮成環保所在2015年註銷資質後,且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上無法查詢到榮成環保所的相關信息,榮成環保所至今或並無環評資質,其將如何勤勉盡責?或該「打上問號」。
產品頻頻違規遭處罰、原材料供應商「黑歷史」眾多、募投項目或存產能消化難題,百合股份此番上市後又將如何給予投資者信心?《金證研》滬深資本組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