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為豹亞科最小的動物,身體兩側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雲豹一般分布於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中國臺灣。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雲豹都喜歡夜間出來活動,是爬樹的高手,常從樹上躍下捕食鼠、野兔、鳥、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有時在農家偷吃雞、鴨等家禽。雖然它的名字有豹這個字,但它不屬於豹屬,而是獨立的雲豹屬。
滅絕的臺灣雲豹
臺灣雲豹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比金錢豹小很多,是臺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1972年,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與棲息地被破壞,臺灣雲豹再未見蹤跡,2013年4月,臺灣學者宣布,其可能已經滅絕。
臺灣雲豹全身淡灰褐色,身體兩側約也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這也是它之所以叫雲豹的原因。而身體兩側的深色的雲紋正是很好的偽裝。因此,它們在叢林裡生活,很不容易被人發現。
2012年,臺灣唯一能見到的臺灣雲豹,是收藏於臺灣博物館的一隻標本,這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而臺灣最後一筆野外雲豹的資料,則是出現在1983年,因此,臺灣雲豹如果滅絕的話,時間也是在1983年。從2001年開始,為了對臺灣雲豹做更準確的紀錄,經長期自動照相,也未見臺灣雲豹的排遺等蹤跡。
考古學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臺灣卑南遺址當中,曾經發現過3件陪葬用的人獸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發掘中,這種人獸形玦只有在臺灣出現過。而在人獸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類似雲豹的圖騰。
1940年以前強渡尚有幾千隻臺灣雲豹,但由於臺灣地區的人地發現雲豹的皮毛美觀大方,毛質柔軟並富有光澤,是製作皮衣的上等原料,當時歐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歡用雲豹的皮毛做的皮衣。
雲豹的骨頭也被人當做中藥材,臺灣雲豹因此遭到了滅頂之災,被大量捕殺,臺灣雲豹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到了60年代後期,有專家統計臺灣野生雲豹不足十隻了。可是那些不法分子仍繼續捕殺雲豹。
1972年最後一個臺灣雲豹倒在了不法分子黑洞洞的槍口之下,人們再未見過臺灣雲豹的身影。2013年4月,臺灣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可能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