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豹是全球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俄羅斯,朝鮮北部地區。遠東豹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滿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
據資料記載,2005年統計顯示,中國境內有7——12隻,俄羅斯境內有38隻左右,朝鮮境內有10隻左右,野生遠東豹全球不超過百隻。
由於森林的破壞,野生食物鏈的減少,加之盜獵,且分部成孤島狀,是世界極度瀕臨的大型貓科動物,處在比野生東北虎更要瀕危的極危境地!2016年遠東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野生動物紅色名錄——極危。
雪豹是生存在海拔最高的食肉動物,百分之四十生活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中亞平原青藏高原及帕米爾高原。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
雪豹有自己固定的洞穴,夜行性傍晚進行捕食,喜愛獨居生活,因其皮毛漂亮有光澤因而變得極為珍貴,遭到偷獵者大量的捕殺,一張成年完整的雪豹皮大約在五十五萬人民幣左右,因此偷獵者不惜鋌而走險走上高原進行大量屠殺。
據2017年相關資料顯示,全球現僅存數量大約在4000隻,而中國雪豹數量正在回升,但也只有可憐的1000隻左右,如果氣候變化趨勢和人類捕殺不能得以扭轉將會把雪豹種族進一步推向滅絕的邊緣。
臺灣雲豹是屬於臺灣島特有的大型貓科野生動物,體型僅次於臺灣的黑熊。雲豹全身淡灰褐色,身體兩側約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因此得名。
由於皮毛美觀大方毛質柔軟並且富有光澤,是製作皮衣的上等原料,當時歐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歡用雲豹的皮毛做的皮衣,雲豹的骨頭還被人當做中藥材。
臺灣的雲豹主要分布在臺灣的東部和南部山區。1972年,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與棲息地被破壞,臺灣雲豹再未見蹤跡,2013年4月,臺灣學者宣布,其可能已經滅絕。
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的300年裡,地球上有300多種美麗的動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而絕大多數動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的擴張,打獵和自然棲息地的破壞,氣候的變化,汙染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動物的大量滅絕。
瀕危動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失去的,無法挽回。現存的,更需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