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術,一種自古就十分流行的神秘巫術,相傳造蠱者能利用各種生物施加法術,控制中蠱者,致人於病、死。在歷史上,古人對蠱術深信不疑,並且談之色變。
歷史上最出名的此類事件就是漢武帝之時的巫蠱之禍,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最終不僅導致了丞相公孫賀父子、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的死亡,還牽連到了數十萬人,有數萬人因此而死。其實,這件事情本可以不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的,如果漢武帝不信這些巫蠱詛咒的話。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古人對蠱術的堅信不疑和深深的恐懼,上到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談蠱色變。
這種陰狠厲害的巫術,種類極多,有所謂的活蠱,就是把嬰兒拿來煉蠱,直到能被煉蠱人所操控,完成後,雖是嬰兒的外形,但力大無量,有著十分可怖的力量。還有各種動物蠱,這是比較常見的類型,如蛇蠱、蠍蠱、蟲蠱等。而今天要講的是貓鬼蠱。
貓鬼蠱,顧名思義,就是用貓來做蠱,貓自古以來就被認為邪性極大,相傳貓死去後也會像人一樣產生鬼魂,這就是貓鬼。煉蠱人要用法術操縱貓鬼的話,需要先找一隻老貓殺掉,並不間斷地在每日子夜時分祭祀貓鬼,直到能熟練操縱。
貓鬼是一種精魄,從記錄來看,主要是用來斂財的,但也可置人於死地。據說一旦人被纏上,貓鬼就會逐漸吞噬此人的內臟,這時候,人的身體和心臟就會感到像針刺般疼痛,不久後會吐血盡而亡。
這種巫蠱之術,聽起來玄乎得很,當然以現代的科學來看,肯定是不信這種迷信的。但是古人卻信,付之實踐的也不在少數。在正史《隋書》和《資治通鑑》中,都記錄過用貓鬼蠱害人的事件。比較著名的是隋朝的獨孤陀貓鬼事件。
唐代魏徵在紀傳體史書《隋書》中寫了一篇「獨孤陀傳」:
獨孤陀,字黎邪,獨孤羅之弟……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之信也。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
這裡的獨孤陀,是獨孤伽羅同父異母的弟弟,獨孤伽羅是什麼人,相信這兩年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很熟悉,過去幾年也拍了幾部隋朝獨孤氏的影視劇。獨孤伽羅是隋朝的第一任皇后,丈夫楊堅隋文帝,父親是北周太保衛國公獨孤信。
獨孤信前後共娶了三個妻子,生下的兒女也挺多的,這個獨孤陀和獨孤伽羅一向不對付,自己又貪財,傳說中貓鬼能轉移財物,貪心的獨孤陀便打起了這不勞而獲的心思。
之所以知道貓鬼蠱,是因為獨孤陀的外婆家世有養貓鬼的傳統,算是一種家傳邪法吧。《北史·獨孤信傳》中記載:「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已殺其舅郭沙羅,因轉入其家。」說獨孤陀的外祖母就曾用貓鬼之術咒死了獨孤陀的舅舅郭沙羅。
獨孤陀身邊有個婢女叫徐阿尼,便是從獨孤陀的外婆家過來的,懂得如何操縱貓鬼蠱。獨孤陀沒錢買酒時,就時常讓徐阿尼操縱貓鬼蠱出去索錢財來。
人心不足蛇吞象,獨孤陀竟然把貪財的念頭打到了獨孤皇后身上,他令徐阿尼放貓鬼到皇后那邊,致使獨孤皇后突然全身刺痛,病倒在床,御醫診斷後,說這是「貓鬼之疾。」而後在隋文帝的調查之下,這才知道了獨孤陀在背後所做之事。
《隋書·外戚傳·獨孤陀》中這樣描述此事:
後上初從并州還,陀於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面色黃青,若被牽曳者,雲貓鬼已至。
按這事記載的,最後徐阿尼還在眾人的面前召喚出了貓鬼。獨孤陀的結局是被貶為庶民,這是獨孤皇后念在骨肉之情求來的,不過沒過多久,獨孤陀就鬱郁而死了。
此案是舉國震驚,經此一事之後,隋朝大禁貓鬼巫術,規定「詔蓄貓鬼、蠱毒、厭魅、野道之家,投於四裔」,查處了一大批養老貓的人家,對養蠱的處罰相當嚴格,要麼流放,要麼處死,甚至株連。
像隋朝這樣的貓鬼事件,唐代在《大唐疏議》中也有規定:「蓄造貓鬼及教導貓鬼之法者,皆絞;家人或知而不報者,皆流三千裡。」對貓鬼蠱都上升到了立法的地步了,看來古人是被嚇得夠嗆,也相當的深信不疑。
其實有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迷信,但當事情巧合地發生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懷疑動搖,即使不信,也會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態度來處理。就像漢武帝那會的兒巫蠱之禍,漢武帝當時年紀已大,身體上病痛漸多,心情煩躁,不服老。這會兒突然有人在他耳邊上悄悄說這是因為有人在行蠱術陷害他,漢武帝一時心急,也就著了道了。
人們內心真正恐懼的,是對未知事物,或者說是因為無法科學地解釋某一事物而生出的不安和恐懼,所以才會有所謂的鬼怪作祟,這種心理恐慌有時候會急速擴散,並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理性地想一想,像貓這麼可愛的小動物也沒啥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