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斬首官、第三帝國的黑王子,他的傳記片拍出來,實在恐怖!

2020-12-03 這胖子愛看電影

最近的新片《刺殺蓋世太保 HHhH》的確挺冤的。

網絡評分從7分一路滑落到了6.7分。

很多影迷首先就會拿它和一年前的同題材,故事高度重合的影片《類人猿行動》做比較。

而早一步上映的《類人猿行動》得分可是在7.6的高位。

兩部影片故事都以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之一,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為故事中心,講述了一場針對他展開的刺殺行動,敘述了事件的前因後果。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在納粹中的地位僅次於「蓋世太保」一號人物希姆萊。

他是希特勒有意培養的接班人;其行事極其殘酷,指定了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劃方針,也是種族大清洗「最終解決方案」的執行者,有著「鐵心之人」、「納粹的斬首官」、「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等許多恐怖稱號。

在其人生最頂峰時,他被捷克的兩位軍人刺殺身亡,行動代號為猿人。

而後,希特勒為了報復,血洗了捷克利迪策村140名包括嬰兒在內的所有人。

一開始,胖哥以為兩部影片在各方面會高度重合,在高潮一幕,兩部影片都選擇了教堂大戰作為落幕,講述了兩位刺客最後的英勇抵抗。

《類人猿行動》在導演和卡斯上有明星光環。

西恩·埃利斯是英國小有名氣的導演,憑藉短片《超市未眠夜》躋身好萊塢。

加上有影星詹米·多南 (五十度系列)和 基裡安·墨菲(盜夢空間、風吹麥浪)助陣,一開始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最後的成片質量也相當不俗,故事紮實,情緒飽滿,人物刻畫深刻,最後的教堂大戰調度有方,讓影片在票房和聲譽上雙豐收。

和《類人猿行動》不同的是,《刺殺蓋世太保 HHhH》故事分為一前一後兩條線。

《類人猿行動》集中表現了兩位捷克刺客從跳傘進入納粹控制區,一步一步完成任務的經過,幾乎全面的表現了捷克抵抗組織一邊的起落,對於海德裡希幾乎沒有多少影像化的描繪。

而《刺殺蓋世太保 HHhH》是以海德裡希的海軍生涯作為開始的。

影片分為章節明顯的三幕。

第一幕,講述了海德裡希的故事,從海軍小將到納粹靈魂的傳奇經歷。

以海德裡希最喜愛的小提琴演奏作為開始,中間還多次表現了他高超的擊劍技術,這個「金髮惡魔」,外表透露著藝術家的浪漫,內心裡卻理智的如同一臺冷酷的機器。

他可以精妙的解釋規劃出養雞場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同理,在他心理,屠殺任務就好比一次「淨化」過程,為了達成元首的任務和帝國的未來,他以殘酷的手段,以非人性的方式對待了幾百萬猶太人。

在海德裡希的故事線中,看士兵齊齊舉起右手將是所有影迷最大的噩夢,提供著源源不斷的不安感和恐懼情緒。

《刺殺蓋世太保 HHhH》著力在第一幕中以多個細節場面表現了海德裡希的複雜性,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本來擁有嚴謹品德的海德裡希成為了令全歐洲都膽寒的屠夫呢?

為此,影片設計了第二幕戲作為反襯。第一幕以刺客丟出手榴彈的一刻作為終結,海德裡希在車上驚訝的站著,驚訝的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第二幕戲講述了兩位捷克刺客的故事。

他們知道任務的危險。

但面臨死亡的他們並沒有在生活中失去光彩。他們的經歷,反而時刻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而第一幕中,海德裡希看似光鮮的生活,地位的急速攀升,卻讓他在家庭和事業中變得更加冷漠,讓人看到了人性的逐漸流失,給人窒息的壓迫感。

而兩位刺客,卻各自獲得了雖短暫卻甜蜜的愛情。

兩人的友誼讓他們如魚得水,直至完成最後的刺殺任務。

同時,在第二幕中,我們看到了捷克抵抗組織「三位國王」的壯烈犧牲。

故事在高壓中不斷推進,以死亡作為張力,把兩位刺客推向了刺殺人物海德裡希的身邊。

第二幕的結尾,呼應了第一幕的高潮,從手榴彈扔出的一刻,第三幕大戰拉開帷幕。

第三幕將雙線劇情的人物糾葛在一起,由刺殺任務開始到兩位刺客的壯烈就義為結束。

《刺殺蓋世太保 HHhH》利用了結構,在兩段故事的互文下,豐富了人物,以對照的手法,凸顯了主題。

一邊是自以為能管控世界的統治者,

另一邊是不甘心被奴役屠殺的自由意志者,

整部影片貫穿了文明史的對抗。雙方都以為自己為全人類做了正確的事。

不過前者主張淨化控制別人,後者選擇自我犧牲。

影片各用一半篇幅描繪人物,看似中立不做評說,卻意見明確。

影片結尾,本來該就此結束,但導演有意的用了一個閃回敘事,講述了兩位年輕刺客相遇的一幕。

他們在捷克的郊外相遇,都為了搭車,兩人有說有笑,在卡車後面的草堆上有閒的抽菸。

兩人最後的死亡也在友誼的烘託下,變得不那麼孤寂。

相比之下,海德裡希臨終時,躺在床上,雖然有眾人圍繞,但他心裡沒有一個人,只有他的「猶太人解決方案」。

對比之下,導演究竟偏向誰,一目了然了。

海德裡希的事跡證明,如果沒有良知和道德的約束和規範,追求卓越的生命衝動將如同泛濫的河流,將會造成滅絕人性的災害。

相關焦點

  • 刺殺蓋世太保頭子海德裡希,納粹屠村,六一兒童節由此而來
    納粹魔王海德裡希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希姆萊,甚至希姆萊也忌憚他的權力和才能。 海德裡希外號很多,大都是「納粹的斬首官」、「死亡的追隨者」、「納粹魔王「第三帝國的黑王子」之類的恐怖稱號
  • 理察·埃文斯 刷新第三帝國的歷史與記憶(2)
    ,這也說明他在有關第三帝國歷史研究中所處的獨特位置。在二戰後很長時間裡,研究者和普通讀者都被納粹對猶太人血腥的滅絕政策及其實踐所震驚,只是到最近的十幾年來,隨著許多有關第三帝國局外人的文獻的披露,讓人們終於意識到,在納粹統治下的第三帝國,有很多群體都是被遺忘的受害者,歷史學家以前很少研究他們的命運。
  • 泰羅被斬首,雷歐和傑克被分屍,小時候的奧特曼是真的恐怖!
    小怪小時候看得最多的還是昭和時期的奧特曼,那個時候的奧特曼是真的恐怖,膽小的人根本就不敢看。本期小怪就跟這位分享一下,昭和時期《xx奧特曼》中的恐怖劇情!而且閻羅王一點情面也不講,本著「趁他病要他命」的原則,直接手起刀落將泰羅斬首。要不是有「土地公公」的輔助,泰羅估計真的要完蛋!
  • 關於斬首的恐怖實驗
    長久以來,「剛落下斷頭臺的頭顱是否還存在意識」這個問題一直牽動著韋爾茨的好奇心,他同意通過催眠讓自己自以為是那個因謀殺罪而即將被處決的犯人。按計劃,韋爾茨需要「跟隨死刑犯的思想,體會他的感受,並且將他的感受大聲表達出來。
  • 希特勒之謎新發現,納粹的核試驗基地和第四帝國的夢想
    第9章    納粹的核試驗場和第四帝國夢想 如果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前於盟國製造出了原子彈會是什麼結果? 毫無疑問,就不是現今的國際秩序和地緣政治格局,歷史結局就是另外一幅場景。
  • 希特勒想恢復威廉二世和神聖羅馬時代,所以納粹時代稱為第三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法蘭西皇帝",引發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但勢不可擋的拿破崙在"三皇之戰"中擊敗了奧、英、俄聯軍。1806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在拿破崙的要求下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名義稱號。俾斯麥試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於是開始推行他的鐵血政策。由於普奧戰爭,普魯士贏得了德國北部地區的領導權,隨後普魯士王國繼續與控制南部諸侯的法國發生"普法戰爭"。此時,拿破崙早已作古,法蘭西第一帝國已經消失,此時,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開啟了法蘭西第二帝國。
  • 前恐怖組織成員:參與過斬首,這也是一種洗腦
    他和另外3名槍手一起被肯亞特種部隊所擊斃。當地政府隨後逮捕了數位和吉春格有關之人。就在這次襲擊當中,化名為「穆薩」(Musa),曾為「青年黨」效命,現已改邪歸正的前恐怖組織成員發現,7年前他在索馬利亞曾見過這次的襲擊者之一的吉春格。
  • 納粹戰爭很恐怖,為了成為世界主宰者,不惜代價研究不死士兵
    電影本身是圍繞由約翰·艾德坡扮演的空降傘兵博伊斯以及其他連隊的戰士接到任務,摧毀納粹在法國一個村莊設立的無線電塔,如果完成順利,美軍將會勝利凱旋。但在執行任務時候,他們意識到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軍事行動,有更多的神秘力量和超自然事件在等著他們。
  • 好萊塢將拍郎朗傳記片,《美麗心靈》導演執導,網友卻說……
    據《好萊塢記者報》9月22日消息,好萊塢將拍郎朗傳記片,由奧斯卡最佳導演朗·霍華德執導。
  • 好萊塢將拍郎朗傳記片《美麗心靈》導演親自執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靜據《好萊塢報導》消息稱,美國著名的影視製作公司AGC Studios,將打造一部郎朗的個人傳記片,這部電影將根據朗朗的自傳《千裡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改編。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納粹德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 deutsches Reich)。"
  • 十大納粹戰犯,臨死前毫無悔意,喊出一個名字讓行刑官嚇一跳
    希特勒是納粹德國的元首,他的決策都意味著有人要喪失性命。他是世界第二次大戰的發動者,是人間的惡魔。就是在他的影響下,許多人成了納粹惡魔。1946年,十大納粹戰犯被判處死刑。這些殺人如麻的惡人,在臨死前會說些什麼呢?臨死前其中一戰犯,還喊出一個名字讓行刑官嚇一跳。
  • 惠特妮·休斯頓傳記片將拍
    惠特妮·休斯頓的一生具有傳奇性,據報導,關於她的傳記片「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暫譯《我想和人跳跳舞》)正在籌備當中,影片將會講述惠特妮·休斯頓從默默無聞到超級巨星的旅程,外媒描述將是「對史上最偉大R&B女歌手的人生和音樂的歌頌」。
  • 希亞·拉博夫自編傳記片將拍 自己演自己老爸
    希亞·拉博夫自編傳記片將拍 自己演自己老爸 盧卡斯·赫奇斯《海邊的曼切斯特》劇照希亞·拉博夫曾出演過多部著名電影,如《變形金剛》系列、《紐約,我愛你》、《華爾街,金錢永不眠》、《狂怒》等,同時,他是好萊塢著名的壞小子
  • 恐怖分子欲斬殺英國士兵 並把斬首錄像傳到網上
    恐怖分子欲綁架並斬殺英國士兵 英國警方挫敗「斬首大陰謀」  王薇(新華社專稿)  英國警方1月31日在英格蘭中部展開突襲行動,逮捕9人,稱這些人涉嫌企圖綁架和殺害一名英國籍士兵。媒體將這一綁架陰謀稱作「伊拉克式」綁架。
  • 電影藝術領域棘手的納粹遺產:政治宣傳與歷史真相
    在納粹作為一個擁有影響全國的政治機器的大眾政黨崛起過程中,通信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無線電廣播、擴音器、快速批量製作的宣傳海報及插圖出版物,為納粹通過選舉迅速登上權力舞臺起了突出作用。如果沒有這些手段,組織大規模群眾集會、迅速招募納粹黨新成員以及廣泛爭取選民支持是不可能的。納粹還依賴現代通信技術,在其迅速崛起的年代,在第三帝國衰落的過程中不斷擴大和維持支持自己的力量。
  • 這位美國博士發明土星火箭和太空梭,為何被指控為納粹戰犯?
    並不是美蘇之間的任何一個國,而是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最早進入太空的太空飛行器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V-2火箭,是人類最早投入使用的彈道飛彈。1941年的馮布勞恩和納粹軍官合影(圖中的黑色西裝者即是布勞恩)馮布勞恩博士和土星五號火箭等他的得意作品的模型V-2火箭雖然沒給英國造成多少毀滅性的破壞,但卻給英國人留下了心理陰影,主要是因為V-2並不像他的前一代V-1可以被防空火力攔截下來,其恐怖的5馬赫最高速度即使到了二戰之後很多年之後都足以讓美蘇兩國為之驚嘆。
  • 法國巴黎一老師被「斬首」,馬克龍:這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外媒報導截圖【環球網報導記者 趙建東】綜合美聯社、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消息,當地時間16日下午,巴黎郊區的一名歷史老師,據稱因曾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在校門前遭到一名持刀男子「斬首
  • 法國巴黎一老師被「斬首」,馬克龍:這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外媒報導截圖綜合美聯社、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消息,當地時間16日下午,巴黎郊區的一名歷史老師,曾因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在校門前遭到一名持刀男子「斬首法國總統馬克龍將襲擊稱之為「伊斯蘭恐怖襲擊」。當地媒體報導稱,慘劇發生在16日下午17時左右,位於巴黎西北部的Conflans Sainte-Honorine鎮,一名歷史老師被人「斬首」殺害,據稱其曾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先知穆罕穆德」的形象並向學生展示穆罕默德的漫畫,這被認為是在褻瀆神明。有消息稱,該教師大約10天前就漫畫與學生展開「辯論」後,就收到過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