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發地市場為中心的北京新冠疫情仍在發酵中。
6月15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稱:6月14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36例確診,已完成流調34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還有2例正在流調中。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展,北京市立即啟動了與新發地相關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據介紹,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內的8000多名經營採購和工作人員,已於6月14日凌晨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轉運至集中觀察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北京已排查去過新發地人員近20萬,正在對9萬小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成員、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介紹:全市所有社區(村)都採取三級應急響應、二級防控措施、一級工作狀態,所有卡口均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恢復體溫檢測,加強公共部位消殺,暫停開放文體娛樂等室內活動場所。本社區(村)居民憑出入證進入;返京人員須核查行程軌跡,通過「京心相助」小程序填報個人信息;快遞、外賣、家政等生活服務業人員,以及其他非本社區(村)居民,要進行信息登記,核驗北京健康寶「未見異常」狀態,方可進入。社區(村)通過張貼海報、公告等方式,加強宣傳提示,引導居民主動配合社區防控、做好個人防護。
「三級應急響應、二級防控措施、一級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吳浩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社區防控採取了精準模式,小區的防控也按照風險的高中低檔採取不同措施。」
「目前我們是把新發地市場周邊的11個小區列為高風險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人群不能進出,在內部也採取了有序、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如果非必要,就要宅在家裡,等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然後再進行預判是否進一步有序解禁。」吳浩表示。
根據北京市衛健委發布的消息,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個,每天最大檢測能力達9萬多人。
「這種檢測能力可以讓我們迅速識別新冠病毒,儘早發現,隔離起來,社區清理乾淨,所以不需要再進行大規模的封控。要採取這種儘可能不影響社會經濟層面的防控措施。不過,由於新冠病毒也有無症狀潛伏者,核酸檢測假陰性,所以可能需要封閉一段時間。」吳浩表示。
與此同時,北京啟動了社區聯防聯控機制,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和疾控隊伍都投入到了防控中。
「當然對這個病毒我們也是不斷地認知,未來要根據疫情研判不斷調整防控策略。我對北京有信心。」吳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