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裡
浙江「五色圖」變綠全過程
點擊播放 GIF 2.1M
自1月23日起,全國多地啟動一級響應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2月21日以來,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陸續調整應對疫情的響應級別。
調整為二級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自2020年2月24日9時起,將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
23日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消息: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自2020年2月24日零時起將山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
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決定,自2月24日24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
調整為三級
雲南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23日晚發布通告稱,自2020年2月24日零時起,雲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自2020年2月23日24時起,將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級一級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響應。
遼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22日發布第7號令,自2020年2月22日9時起,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21日發布,自2020年2月21日14時起,將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那麼,問題來了
應急響應有什麼作用?
一級和三級又有何區別?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四級。
根據不同級別
分級響應
一級響應屬於最高級別的響應
一級響應
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二級響應
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三級響應
發生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立即組織各單位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四級響應
發生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縣(市、區)(不含省直管縣(市、區),下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立即組織各單位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縣級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Ⅳ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隨著響應等級的降低
決策層次和緊急程度
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王金解釋說:
一般來說,一級響應由國務院組織實施,各省級人民政府在國務院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組織協調省內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二級響應,由省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三級響應,由市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四級響應,由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工作。上一級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下級人民政府指導和支持。
下調應急響應階段,也意味著該地相應開始從政策層面做復工復產的試探性準備,在疫情調控的同時,各地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開展。
2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指出,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
會議要求,低風險地區要儘快將防控策略調整到外防輸入上來,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風險地區要依據防控形勢有序復工復產,高風險地區要繼續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調整響應級別
不代表疫情拐點的到來
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
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下調應急響應等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意味著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更應當清醒的看到,確診病例仍在增加,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疫情仍然沒有結束,越是到了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越是不能掉以輕心,放鬆警惕!
一方面,目前我們仍處於疫情防控期。國務院制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三級響應對應較大突發衛生公共事件,二級響應對應重大突發衛生公共事件。這表明,新冠肺炎傳播依然構成法律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調響應等級不是取消防控措施了,只是根據防控形勢的變化,對防控措施進了調整和平衡。
另一方面,公民依然要落實疫情防控的法定義務。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各省區市制定的有關條例都規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期間公民的相關義務。概括地說,主要包括:公民應配合有關醫學措施,如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等;如實報告有關信息,如疫區旅行史、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史等;維護公共秩序,如禁止散布謠言、哄抬物價等。此外,《傳染病防治法》授權地方政府在傳染病暴發期間採取必要的防控手段,對此公民也應當服從配合。從目前下調應急響應等級地區發布的公告來看,依然強調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進入公共場所接受體溫檢測等基本要求,做好這些防疫措施也是公民的責任。
不容忽視的是,隨著應急響應等級下調,對人員流動的限制也在降低,一些做法不可避免的讓人擔心。比如,某地景區重新開放後遊客爆棚,一些商店、餐飲場所重新營業後顧客大排長龍,甚至個別地區出現了行人外出不戴口罩的情況。這既是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更是公共安全的顯性隱患。因此,更需要進一步提升防控意識,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僥倖心理,在應急響應等級範圍內,依法把防控措施做嚴做實。
白巖松談疫情結束
近日,結合採訪專家所獲信息,白巖松也發出了「防疫工作不能放鬆」的提醒。
其中一段話還在網絡引發熱議,
獲贊超500萬!
在央視2月29日播出的《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談了談「疫情結束」。
他說,目前防疫處在最較勁的階段,什麼叫較勁的階段呢?可能就是好消息很多很多,同時不好的消息也有,雙向較勁,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拐點,因此也就處於絕對不能放鬆的階段。
他表示,一月份開始的防疫之戰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二月,並將在三月裡繼續,而鍾南山院士說大約到4月底才能夠結束,那麼結束的標誌是什麼?
「本周我連線相關專家的時候,她也給了準確的解讀,那就是在零增長之後再持續兩個14天的潛伏期,也就是28天都保持零,才能宣告疫情結束。也就是說,哪怕今天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新增確診病例都是零,那也還需要28天都是零,才能說中國的疫情宣布結束,而且還要防範輸入性的病例。」
記者發現,「新增病例為零後再持續28天還是零增長」才能宣告疫情結束的說法,是在2月24日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對話被稱為天津「福爾摩斯」的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張穎就流行病學角度發表觀點時提出的。
因此,白巖松提醒,這麼算怎麼都要持續整個三月,更何況此時此刻我們的新增確診病例不是零,這中間稍有放鬆,哪個環節出現漏洞,都會延長疫情結束的時間,也會給防疫之戰增加難度。所以一不放鬆,二不出現鬆動,我們才會更有信心地走向勝利。
堅持住,就是勝利!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監製 應建勇 策劃 顧周皓 編輯 王蓉蓉 設計 潘培)綜合@新華視點、南方日報、央視網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值班編輯:周豐
關注!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