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地表與地球十分相似,是否具有人類生存的條件呢?

2020-12-06 百家號

歡迎來到探索號宇宙飛船,請您做好準備馬上起飛!3,2,1嗖~ 近日新視野號完成了這次近十年之久的長途跋涉,抵達了冥王星,並拍下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這艘只有冰箱大小的飛船將朝著柯伊伯帶中一枚名叫2014MU69的小天體飛去,它距離冥王星約10億英裡(約合16億公裡)

在行星科學領域,冥王星的近照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震撼人心的照片集之一。其中包括這顆矮行星上雄偉山脈的全景照片,由氮氣組成的「冰河」的細節圖像,以及低低飄浮在地面之上的、懾人的薄霧,還因為它們看上去和地球的北極十分相似。

其中,最受關注的照片是一副拍攝了冥王星日落的全景圖。今年七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抵冥王星僅15分鐘之後,便拍下了這張照片。該全景圖從一個傾斜的角度拍下了冥王星表面的地貌,拍攝區域寬約780英裡(約合1250公裡)。 這張照片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就好像自己正在冥王星上方探索它的地形一樣。

我們可以從這幅全景圖中看到低垂在冥王星上空的薄霧,它們被冥王星背面的落日照亮,中間還穿插著附近山脈的影子。 這張照片並不僅僅在視覺上令人感到震驚,更重要的是,這些低矮的薄霧說明,冥王星上的天氣也會每天發生變化,就和地球上一樣。

圖像解析度高達每像素400米,這使得我們能夠看到的冥王星表面細節增加到了原來的兩倍。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現在已經有證據說明,冥王星上有著明顯的、和地球類似的水文圈——只不過由柔軟的、奇特的、氮氣形成的冰組成,而不是水凝結成的冰。

在冥王星上看到沙丘——假設那真的是沙丘的話——實在匪夷所思,因為冥王星現在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威廉麥金農說道,他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GGI團隊的副帶頭人,「要麼就是冥王星過去的大氣層更厚,要麼就是某些我們沒弄明白的過程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這真的很讓人困惑。

冥王星的大氣層層數比科學家原本以為的要多得多,而且這些薄霧般的大氣產生了一種黃昏的效果,臨近日落時,靠近冥王星背面的地表也會被照亮,使其可以被新視野號上搭載的照相機拍攝下來。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這張照片也是一筆意外的財富,讓我們了解了冥王星的大氣層、山脈、冰川和平原等諸多細節。」   由於光源位於冥王星後方,照片才得以顯示冥王星上空稀薄而廣闊的氮氣大氣層的細節。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些薄霧共有十幾層之多,從地表處一直延伸到至少60英裡(約合100公裡)處的空中。

圖片上那片遼闊的冰原名為斯普尼克平原,它的東面有一塊明亮的區域,上面似乎也覆蓋著冰層。這些冰可能早先從斯普尼克平原上蒸發,然後又在東部地區重新凝結成冰。   這張圖由拉爾夫望遠鏡拍攝,圖上還顯示出,冰川正從這一東部地區流回斯普尼克平原,這些特徵與地球上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蓋邊緣的冰河十分相似。   我們本來沒想到,在太陽系外圍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竟能在冥王星上找到由氮氣形成的冰川

這張照片並不僅僅在視覺上令人感到震驚,更重要的是,這些低矮的薄霧說明,冥王星上的天氣也會每天發生變化,就和地球上一樣。科學家表示會繼續探索冥王星的氣候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如果達到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冥王星可能是第二個「地球」。

新視野號離冥王星最近時,據那冰封的地表只有7800英裡(約合12500公裡)遠,飛行時速達30800英裡每小時(約合49600公裡每小時)。   視頻中拍下了冥王星被陽光照亮的大氣層,此外,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也在視頻中留下了驚鴻一瞥。 大家看完文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 關注 轉發 點讚

相關焦點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冥王星的日落:表面地形與地球十分相似
    據悉,此次即將回歸的不僅僅是月球還有冥王星,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行星科學領域,冥王星的近照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震撼人心的照片集之一。
  • 冥王星的地貌景觀與地球驚人相似
    雖然Pigafetta和Elcano Montes的冰山峰看上去與地球的雪山相似,而在冥王星上形成冰的過程與在地球上形成冰的過程截然相反。冥王星不具備地球上的天氣條件,所以它既不下雪也不颳風。冥王星的冰不是來自雪,而是由甲烷霜形成的,甲烷霜是水蒸氣直接凝結而成的。
  • 新地平線號拍到冥王星地表,照片裡出現神秘物體,它到底是什麼?
    在冥王星丟失行星身份的那一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冥王星進行探測。如今人類對於冥王星的認知很多都來自新地平線號的探測。據了解,新地平線號經過大約九年半的飛行,終於到達了冥王星的軌道,並開始展開一系列探測活動。
  • 除地球外,是否還有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科學估測,地球的剩餘壽命大約有五十億年。雖然在我們這一代,甚至百代、千代內,都不會經歷地球滅亡,但科學家為了人類的長遠未來,一直沒有放棄對地外星球的探索。那麼,現在是否發現了除地球外,其它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呢?
  • 又發現一個生命星球,地表出現「動物排洩物」,位於太陽系
    許多科學家表示,在太陽系當中,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存在的生命的可能性很小。確實,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奇蹟,誕生出了無數的生命。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太陽系當中的其他星球也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比如說同樣處在宜居帶中的金星,金星環境十分惡劣,地表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但俄羅斯的科學家卻表示,金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大。
  • 曾被趕出太陽系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或出現過其他文明!
    被趕出八大系的冥王星冥王星的距離太陽比較遠,因為沒有太陽的光照,它也被大家稱之為一個「人間煉獄」星球,正是因為如此它被踢出太陽系當中,科學家仍然沒有放棄對冥王星的了解,一直在不斷研究關於太空中的冥王星,在上個世紀末發射的旅行者2號,率先去到了冥王星中,最後因為意外從冥王星離開,慢慢去到了太陽系的邊界,那麼冥王星到底有多麼恐怖呢
  • 5年前冥王星上出現「蝸牛」,引起眾人爭議,最後結果如何?
    筆者龍葵草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這是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於是我們開始打造火箭、探測器,派遣它們到各個有希望的星球上進行探索。
  • 冥王星出現超大型「生物」?形狀酷似現代版蝸牛,科學家給出答案
    人類一直都在尋找外星生物,可是在茫茫宇宙當中,想要找到外星生物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人類自從登上月球之後,便開始將目光放在其他星球上。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全力研究火星,因為不少人都認為在火星上存在著外星生命,火星曾經存在水源,而且含有大量的含鹽水體,並且在地表之下還有冰層,那麼在這些水體中是否存在火星生物呢?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
  • 「盜版地球」被科學家發現,與地球十分相似,人類有機會移居嗎?
    科技的發展,可以說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處,也徹底改變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儘管科技給人類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人類的生存環境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糟糕。這些發生在地球上的變化給了我們警醒,我們現在所做的這些行為,將導致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果想繼續生存下去,也許人類就得換個居所。這個問題不能通過簡單的移動來解決,而必須尋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雖然科學家們有意將火星視為人類將來可以選擇移民的地方,但是它和地球的環境大不相同。
  • 火星真的適合人類生存嗎?這3個問題很重要,居住火星不是夢
    火星也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屬於類地行星,不管是自轉軸傾角還是自轉周期都和地球十分相似,只不過公轉時間和地球相差比較大,火星公轉一周大約是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左右。而人們看見火星橘紅色的外表則是火星表面的赤鐵礦(氧化鐵)。
  • 條件極差的地表深處竟有生命存在,這是否對探索外星生命有幫助?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濤和你聊科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條件極差的地表深處竟有生命存在,這是否對探索外星生命有幫助?地球內部又黑又暗還高壓的環境下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不過最近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報導說,在地表深處發現有有1650億到250億噸的微生物。該團隊正根據該發現來重新定義到底怎樣的環境才是適宜生命生存的環境。這些發現「迫使我們重新構想生命可以存在的邊界,」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微生物學家Karen Lloyd說。勞埃德是深碳觀測站(DCO)的成員,該組織由全球1000多名地質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組成的協作網絡,揭示了埋藏在地球內的生命。
  • 冥王星上到處都是鑽石,為什麼人類不去開採,專家:條件不允許
    冥王星上到處都是鑽石,為什麼人類不去開採,專家:條件不允許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地球上,有很多非常珍貴的物質,這些東西之所以在地球上非常的珍貴,那就是因為在地球上特別的稀少,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越是少的東西就越值錢,鑽石就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物質,在我們對鑽石都是非常喜歡的,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那鑽石來作為訂婚的戒指
  • 冥王星上真的出現巨型生物嗎?大數據分析告訴你並不合理
    時至今日,地球已經年過半了。地球孕育了人類,沒有地球的存在就不會有人類的足跡。而如今,人類早已經從當初的一個簡單的單細胞生命進化為一個複雜的個體。我們擁有著其他生氣不能企及的智慧。我們利用我們的智慧創造我們想要的一切。
  • 冥王星被科學家看中?科學家:或會成為下一個地球!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來都是永無休止,但是經歷這麼多年,人類卻始終沒有走出太陽系,目前人類所走的最遠路程就是旅行者1號的路程了,科學家經過統計發現,太陽系在宇宙中已經是個十分穩定的恆星系了,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星系的生活環境相對於其它恆星系來說,已經是十分優越的了,但是我們也知道,如此優越的環境也才孕育出一顆地球
  • 冥王星有多可怕?如果人類登陸冥王星,立刻便被凍住!
    冥王星一直被人類稱作是詭異的行星,自從它被發現以來,就一直擁有一層神秘的色彩。此前它就已經從九大行星「光榮下崗」,成為了一顆矮行星,即使後來人類看過它的「心形」照片,其詭異性仍然絲毫不減。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構成物質是巖石和冰,這顆星球實在是太輕了,質量還不到地球的1/15,它的直徑也只有月球的66%。在它的附近還旋轉著5顆衛星。其實它的發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初期,科學家們熱衷於新行星的探索。
  • 冥王星有多可怕?它為何從「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人類文明是需要延續和傳承的,隨著我們對科學和宇宙的不斷深入,人類掌握了分辨事物的學習能力。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
  • 最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被發現,相似指數達0.83,距地球1400光年
    ,但是都收效甚微,在沒有好辦法的情況下,人類想到了一個終極計劃,那就是進行星際移民,計劃把一部分人口移民到太空中去,從而解決人口問題,緩解嚴峻的生存危機。人口大爆炸人類要想實施星際移民,首先得有目的地,根據科學家們觀測和分析,在太陽系內已經沒有適合生命的第二顆星球了,水星、金星距離地球太近,太熱了,生命到上面都被蒸熟了;木星、土星又太大了,強大的引力可以把生物的身體都壓碎掉,也不適宜生命生存;海王星、冥王星距離太陽又很遠,零下幾百度的低溫連微生物都活不久,更不用說其他生物了
  • 冥王星真如它的名字那麼可怕嗎?
    人類知道冥王星的時間並不長,只有90年。因為它離太陽十分遙遠,太陽光照射到這顆星球上都要五個半小時,想要觀測到它十分困難。如果人類站在冥王星上用肉眼看太陽,太陽的大小與星星差不多,亮度是滿月的200倍。
  • 發現了距離地球6光年的新超級行星,是否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適合生命體的生存與繁殖?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科學家。為了滿足我們的生存需要,我們一直在不停歇地向地球開採資源。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對地球的開採似乎有點過度,導致地球環境受到各種各樣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