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適合生命體的生存與繁殖?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科學家。為了滿足我們的生存需要,我們一直在不停歇地向地球開採資源。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對地球的開採似乎有點過度,導致地球環境受到各種各樣的破壞。因此,我們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於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希望在未來,如果地球負擔過重,人類可以遷移到其他行星去生活。
霍金先生曾經明確表示,在未來,地球的資源終將會被耗盡,人類必須得移民到其他星球,這麼做也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目前,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是比較有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太陽系中找到它。首先,科學家們更關心的行星之一是火星,但火星必須被改造才有可能適合生存。科學家們非常希望能找到一顆天然行星,故此他們把範圍擴到到了太陽系之外!
宇宙是如此的廣闊,以至於有無數的類地行星。科學家們在銀河系發現了近十億顆類地行星,但它們離我們太遠了,所以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突破飛船的速度。但是如果它離我們的地球太遠,我們還是夠不著它。科學家們集中研究了幾個離太陽系比較近的恆星系統,其中最近的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距離地球約14光年。第二個是巴納德恆星,距離我們的行星大約六光年。
巴納德恆星系統非常類似我們的星球。當科學家們探索這個恆星系統時,他們發現了一顆超過地球尺寸3.2倍的超級恆星。那麼超級恆心是否具備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條件?科學家們初步觀察發現,巴納德恆星的亮度僅為太陽的0.0035倍,這意味著沒有太陽能,所以目前這種新的超級行球並不適合人類的生存。自然也就不適應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
這個超級恆星的水資源以冰的形式存在,所以它的表面溫度很低,甚至高達零下150攝氏度,但是它的活動非常激烈,也就是說,它的內部可能不會太冷,也就是說,可能有一個地下海洋,可能有生命。雖然這顆超級地球的表面溫度非常低,但是或許會有外星生命的存在,也許他們可以生活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中,所以他們不敢真正斷定這個星球上到底有沒有生命。也不知道裡面的環境是否適合我們生存,為此,我們還得更加努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希望在未來能夠登上這個距離我們6萬光年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