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600光年,有大氣和水資源,但人類只能望塵莫及

2021-01-22 宇宙科普檔案

地球已經誕生約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期間,地球的環境也經歷了很多次演變,而生命等級也從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出了成千上萬的物種,其中也包含了擁有高級智慧的人類。但隨著人類不斷的繁衍生息,目前地球的人口數量已經接近75億,這意味著對地球最基本的資源需求也日益增加。

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得人類對地球的開採更加深入,而能源有限的地球也會在不斷地被開採過程中慢慢枯竭,這就使人類慢慢地把目光轉向了星際空間。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在生前也曾說過,人類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努力的在星際空間中尋找第二個可以移居的星球,只有那樣,在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至少可以有另一個星球可以接納人類。

自從人類有能力向外太空發射探測器的那一天開始,便開始了對第二個家園的搜索。從最初探索月球到後來探索火星,再到土星的衛星。太陽系內可以觀測到的天體都被人類搜索了一番,雖然目前發現土衛二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目前太陽星的宜居帶只有地球軌道到火星軌道,想要在在土衛二(泰坦)上生活的話 ,要數十億年太陽老化膨脹的時候,土衛二才有可能享受到太陽短暫的溫暖。

土衛二(泰坦)

最近,在通過各界科學家的努力下,人類似乎發現了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根據科學家的測量,它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4倍,並且環境也與地球非常相似,甚至地表環境比地球更加優越,一年四季如春。

克卜勒22b,被一個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

克卜勒22b位於類太陽恆星適居帶,體積是地球的14倍;直徑是地球的2.4倍;距離地球約600光年;它的自轉周期大約為290天,和地球非常接近。更可貴的是,克卜勒22b所圍繞的中央恆星是一個和太陽極為相似的黃矮星,只是質量沒有太陽大,所以溫度也稍微低一些。科學家測算克卜勒22b的表面平均溫度大約是22攝氏度,簡直就是一個四季如春的星球。

克卜勒22b

「超級地球」適合人類星際移民嗎?

第一,科學家研究克卜勒22b與地球的距離後表示,目前移居這個距離地球約600光年的行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目前人類最快的飛行器是帕克探測器的192公裡/秒,光的速度是30萬公裡/秒,按照目前帕克號的速度,飛行一光年也大概需要2000年左右的時間,而想要飛行到600光年位置的克卜勒22b至少也需要120萬年的時間,所以目前就距離而言,是不可能實現星際移民的。

帕克探測器

第二,克卜勒22b是一顆與地球類似的巖石行星,有著堅硬的地表。而巖石類行星的表面多數都與地球一樣,被一層大氣所包裹,但由於行星質量和體積的問題,它的大氣必定比地球高,密度也要比地球大得多。大氣壓力如果超過人類所能承受的程度,那即使溫度適宜,人類也不可能居住。

巖石地表的克卜勒22b

第三,因為克卜勒22b處於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所以在它上面有很大的可能存在液態水。而有水資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孕育生命,至少在目前人類的認知當中,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但有了液態水就夠了嗎?

克卜勒22b表面的液態水

第四,除了水資源外,克卜勒22b上的重力問題也是一個影響著人類居住的必要條件,按照目前科學家給出的質量來計算,一個60公斤的人類如果站在克卜勒22b上,就像每天在地球上承受約90公斤的重量。如果是這樣的話 ,人類可以生活,但會非常的艱難。

第五,雖然目前科學家已經測量出克卜勒22b相對地球的距離、行星的類型、是否有水以及重力問題,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磁場。要知道,每個恆星系統中的「大佬」都是不好惹的,太陽非常微小的一次波動所產生的太陽風足矣毀滅成千上萬個地球。而我們依然在地球上安然無恙的生活就是因為擁有著地球磁場的保護。如果克卜勒22b上如果沒有磁場或者磁場非常微弱的話,那人類登陸後就會直接面對恆星的攻擊,而這種攻擊是人類無法承受的。

太陽風

通過以上五點來看,雖然克卜勒目前有著穩定的恆星;良好的位置以及液態水,但目前還沒有辦法確定行星本身的參數,例如重力、大氣壓力、大氣密度等等,包括克卜勒22b是否存在像地球和月球這樣關係的衛星系統。所以,目前還無法判斷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超級地球」或許已經存在生命或其他的智慧文明

在上文,我們提到了克卜勒上的一些行星屬性和自帶的資源。尤其是水資源對於生命的重要性想必沒有人不知道。但我們要知道,在人類對其不斷的發掘和觀測的同時,或許在克卜勒22b上早已經存在了生命甚至智慧文明。

地球與克卜勒22b

就人類的科技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只能用我們所掌握的知識來判斷一個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但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人類或許必須的生存條件在外星文明眼中才是致命的「毒氣」。所以,由於克卜勒22b的種種條件都十分優越,它很有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使人類有能力飛向克卜勒22b,那是否為一種侵略呢?

結語

雖然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未來的某一天或許真的會實現星際旅行。但人類生於地球,發展於地球,也是地球的資源給了人類繁衍生息的機會。但現如今人類對地球過分的開採已經讓這顆藍色的星球滿目瘡痍,唯有保護地球,合理利用地球資源才能使人類走得更遠。

#宇宙#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600光年,有大氣和水資源,但人類只能望塵莫及
    克卜勒22b,被一個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克卜勒22b位於類太陽恆星適居帶,體積是地球的14倍;直徑是地球的2.4倍;距離地球約600光年;它的自轉周期大約為290天,和地球非常接近。第一,科學家研究克卜勒22b與地球的距離後表示,目前移居這個距離地球約600光年的行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第2個地球被找到,溫度22度適合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第2個地球被找到,溫度22度適合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直無私的養育著大家,但是漸漸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科技發展地也越來越快,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類開採過度,地球上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災害情況,就比如洪水,地震等等
  • 第2個地球被發現,溫度21度適合人類宜居,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第2個地球被發現,溫度21度適合人類宜居,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不是地球,也不可能會出現人類,在科技不斷發達的今天,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人類也開始放眼尋找第2顆地球。
  • 「第二地球」被找到?溫度適宜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過腳步,並且科學家們也一直致力於探索和地球相似的星球,畢竟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近年來,地質災害頻繁發生,這也是地球給人類的一個警告。終於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有了回報,在此前美國宇航局就傳出了一個好消息,「第二地球」被找到了?
  • 科學家發現「盜版地球」,水和大氣都不缺,距離地球不到5光年
    科學家發現「盜版地球」,水和大氣都不缺,距離地球不到5光年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也可以看到宇宙中發生的一些情況,當人們的眼界開闊了以後,才清楚地認識到了地球有多渺小,宇宙有多浩瀚。在廣闊的宇宙中,有太多的未知,這使人類探索宇宙的熱情便逐漸火熱起來。
  • 距離地球600光年,一場大爆炸即將發生,會有影響嗎
    大約137億年之前,宇宙因為一顆奇點的大爆炸而誕生,當然,這不過是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至於宇宙究竟是如何出現的,還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研究和確認。那麼,宇宙誕生之後,它是否會有滅亡的那一天呢?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中,萬事萬物都講究「有始有終」,宇宙中的一切天體都會有消亡的那一天,只不過對比大部分生物來說,它們的壽命往往都是上千萬年甚至上百億年,看起來就好像它們永遠不會消失一樣。拿恆星舉例子,恆星因為質量的不同,壽命也各不相同。太陽作為一顆中等質量的恆星,它的壽命大約在100光年左右,而宇宙哪些滅亡後會變成黑洞的大質量恆星,它們的壽命一般在數百萬年到數千萬年不等。
  • 美國發現新地球是真的嗎,存在著大氣和液態水(距離40光年)
    地球是我們人類生存美好家園,截止目前已經走過近46億年歷史,每個時期都會帶來地球形貌變遷、新的生命誕生。在宇宙中地球雖然是渺小的,但是確是唯一存在的有生命星球。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發達,近日美國發現了一一個新地球,那麼美國發現新地球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具體盤點一下。
  • 距離地球600光年,這顆星球與地球相似,其上是否存在生命?
    我們常說宇宙浩瀚無邊,其中星球無數,所以很大機率上,地球或許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星球」,我們也不是唯一的智慧生物和最特別的存在。可是,雖然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不斷地在宇宙中尋找關於地外生命的蛛絲馬跡,可是卻一直毫無收穫。
  • 發現了距離地球6光年的新超級行星,是否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適合生命體的生存與繁殖?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科學家。為了滿足我們的生存需要,我們一直在不停歇地向地球開採資源。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對地球的開採似乎有點過度,導致地球環境受到各種各樣的破壞。
  • 600光年外超級地球被發現?是地球14倍,生存資源遠優於地球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科學家苦研多年,終究發現了除地球以外能夠適應人類生存的星球,而這一發現也是讓人驚呼不已,這就是「超級地球」的來源!根據科學家所描述:這顆「超級地球」別名「克卜勒22b」行星,其質量擁有14個地球的大小,並且表面的環境以及資源相當豐富;內含大量的液態水資源,還有保護人類不受紫外線輻射的超強大氣層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距地球約39光年,有可能適宜人類的生存
    科學家想到了浩瀚的宇宙,站在宇宙中,我們才發現地球是如此的渺小,浩瀚的宇宙中有著無數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只要我們能夠找到這些行星,未來我們就可以移民到其它的類地行星上,延續人類的發展。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我們現在還無法派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探測,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來探索尋找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
  • 研究表明:銀河系至少有3億個地球,最近距離僅20光年!
    但地球並不特殊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確認仙女座星系位於250萬光年後,人類才知道了除了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外,宇宙中還存在大量獨立於銀河系的星系。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升空後,人類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了宇宙的廣闊,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表明,可觀測宇宙內至少有兩萬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
  • 24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人類生存,僅距離100光年
    自從地球上有生命誕生後,人類就一直在不斷改造地球,對地球上的資源向來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自詡,最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曾預言: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地球滅亡是我們人類遲早要面對的事情。所以能夠早日找到地球以外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迫在眉睫,因此科學家們也一直探索尋找其他宜居星球。
  • 如果距離地球1光年有一個高度文明的星球,人類會如何?
    如果距離地球一光年有外星高級生命,那就意味著外星人在太陽系內。我們知道太陽系的半徑兩光年,太陽系統內的可宜居帶在地球軌道附近,也就是距離太陽1.5億公裡。八大行星最遠的是45億公裡的海王星,再外圍就是奧爾特星雲了。
  • 黑洞距離我們有多遠,這些黑洞對地球和人類有威脅嗎?
    任何天體都沒有這種能力,大引力場的白矮星、中子星,在黑洞面前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但黑洞史瓦西半徑之外,還是有巨大引力的,這個引力服從萬有引力定律,也就是說與其他天體一樣,引力是一樣大的。如果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在距離其質心69.6萬公裡的地方,引力就和太陽表面是一樣的。因此如果太陽消失變成一個黑洞,我們地球在這個位置所受到的引力與受到太陽引力是一樣的。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都有3000光年以遠,對於我們來說,就完全是安全的。
  • NASA發現超級地球,距離我們31光年!網友:會不會有外星人?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雜誌上。就在幾天前,研究人員利用NASA的TESS發現了外行星LTT 1445AB,它有三個紅色太陽和一個恆星系統,距離地球73光年。
  • 溫度22度適宜人類居住,在600光年以外!
    溫度22度適宜人類居住,在600光年以外!宇宙浩瀚無垠,我們對它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最近有消息稱,第二地球已經被找到,溫度,溫度,溼度都非常適合人類居住,距離地球僅600光年,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宇宙是非常神秘的,非常神秘浩瀚的。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而工業的快速前進,對地球生態的汙染就不可避免,再加上科技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大量開採資源同樣也會不斷破壞地球的穩定和生態環境。由此可見,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地球都不可能永遠成為人類的家園。人類困在地球上只能走向終結,所以,我們要走出去,走出地球,走向星空。
  • 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有水和大氣層,距離地球1400光年
    筆者-小文 人類探索宇宙的目的無非有三個,其一是尋找地外生命,證明自己不是孤獨的存在,其二則是解開宇宙誕生以及生命起源之謎,最後則是尋找下一個合適居住的星球了。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此次的研究數據,讓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近了2000光年,但是還不需要擔心太陽系會被黑洞吞噬,由於太陽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動,想要被黑洞吞噬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太陽系還需要繼續前進25800光年:    該研究是日本射電銀河系探索的一部分,其目標是探究銀河系的三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