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2020-12-03 探索宇宙說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這個家園,我們自然是期望能夠永遠生存下去。可現實往往非常殘酷,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快速發展的工業給這個美麗的家園不斷帶來破壞,讓地球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我們可以停止發展工業,地球的生態不就能夠停止惡化了嗎?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每一個人都明白,工業的發展是不可能停止下來的,工業的快慢決定著人類科技發展的快慢,決定著人類文明是否能夠不斷升級。

如果我們停止發展工業了,人類的科技步伐也同樣會停止,那樣人類將永遠沒有走出地球,走向星空的可能。如果我們成為不了星際文明,一直守著地球,總有一天,地球的資源會枯竭,一旦沒有了資源,人類就會終結於地球之上,成為歷史的塵埃。

所以,工業發展速度不僅不能停止,而且還要加速。而工業的快速前進,對地球生態的汙染就不可避免,再加上科技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大量開採資源同樣也會不斷破壞地球的穩定和生態環境。

由此可見,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地球都不可能永遠成為人類的家園。人類困在地球上只能走向終結,所以,我們要走出去,走出地球,走向星空。只有走向星空,浩瀚的宇宙才會有無數的家園供我們選擇,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才能夠在在宇宙中到處開花結果,成為宇宙的霸主。

當然,成為宇宙霸主對於人類來說還太遙遠,我們目前要面臨的困境就是地球的生態正在不斷惡化,人類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太陽系附近的新家園,然後在不久的未來移民到這個新家園。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難道就沒有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家園?火星不是科學家選擇的人類第二個家園嗎?

相信朋友友都知道,太陽系宜居帶的行星只有三顆,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不是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雖然現在科學家將火星看成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但那是在將火星改造成功的基礎之上。如果不對火星進行各種生態改造,它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

可是要改造一顆行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火星失去了磁場,大氣層非常稀薄,而且表面也基本沒有水資源。想要讓火星成為宜居行星,首先我們需要激活火星的磁場,然後還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最後還需要將火星大氣層變厚起來。

這些改造想要實現,需要人類更高的科技才能夠做到。也就是說我們要掌握行星改造技術才有希望將火星改造成功,可這裡我們又要說了,如果人類實現了行星改造技術,那地球的生態惡化情況還是問題嗎?當然不是,我們既然能夠將火星改造成宜居行星,那改造地球的生態將更加容易,我們也不需要離開地球了。

所以,火星在未來雖然有可能會有人類移居過去,但是它不會成為人類完美的第二家園。我們要尋找天然的第二家園,只能去太陽系外,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著數千億個恆星系,存在的類地行星數量多到無法統計,其中自然也不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

可是對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未來我們要選擇的第二個家園只能是在太陽系附近尋找,太遠的星空我們也無法到達。要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在我們完全沒有破解時空奧秘之前,人類的飛船能夠實現的速度只有亞光速。

依靠亞光速飛行,我們能夠選擇探索的星空範圍也只限於百光年範圍內。那麼在這個範圍內有適宜人類的生存的第二家園嗎?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努力觀測,終於發現了人類的新家園,這是一顆距地球約39光年的美麗行星。

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地球,這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有39光年,行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45倍,質量是地球的6.6倍。而且它也處在宜居帶內,日照溫和,有大氣的存在,大概率也有液態水的存在。

這是一顆跟地球非常相似的超級地球,它的發現讓科學家激動的同時又充滿了擔憂,這是為什麼?我們都知道,像地球這樣美麗的智慧生命星球,相信在宇宙中也是非常少見的。而生命的誕生對於星球的生態環境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想要誕生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更是需要一個優美的生態環境。

雖然我們不能太主觀地認為,所有的智慧生命星球都跟地球有一樣的生態環境,但是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美麗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是非常高的,出現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也更高。所以,當科學家發現這顆距地球僅有39光年的超級地球之後,猜測它有可能也會有生命的存在,甚至不排除上面已經有智慧文明。

如果這顆行星上面已經有智慧文明存在,那人類前往這顆星球居住生存,就屬於文明的入侵。有可能會引發星際戰爭,可能有會說了,上面有智慧文明又怎麼樣?我們將它們全部消滅佔據這顆星球不就行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讓我們去侵略一個智慧文明,心裡總是會一道不舒服的坎,有可能會讓人類內部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影響人類文明的穩定。

更何況,這顆超級地球上面未必就是一個落後的文明,如果他們同樣也成為科技文明,雖然沒有人類強大,但是由於佔據主場優勢,我們未必就能夠打敗他們。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使用毀滅性的強大武器,如果是那樣的話,即使我們消滅了這顆星示的本土文明,那這個星球的生態有可能也會徹底被破壞,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所以,人類想要尋找到一個完美的第二家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未來我們成為了星際文明,能夠在宇宙中發現很多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其中沒有智慧文明存在的可能會非常少。只有那些比較年輕的美麗生態星球,由於生命的進化演化還沒有到誕生智慧生命的時機,我們才能夠有希望成為這顆星球上的新主人。

不管如何,人類的未來在星空,在浩瀚的宇宙。只有走進星空,大量無限的資源才能夠支持人類文明快速向前發展。一步步強大起來,只有強大起來,我們才能夠在未來的宇宙爭霸中取得巨大的優勢,才有可能成為宇宙的霸主。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距地球約39光年,有可能適宜人類的生存
    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地球,這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有39光年,行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45倍,質量是地球的6.6倍。而且它也處在宜居帶內,日照溫和,有大氣的存在,大概率也有液態水的存在。科學家發現這顆新地球後非常激動,表示,這是人類近十年來探索到的最令人激動的系外行星,不僅是它跟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它離地球比較近。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為此科學家發現了天文望遠鏡等探測設備,並成功在距地球1000光年範圍內尋找到數百顆類地行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能夠發現的類地行星會越來越多。科學家在探索尋找系外類地行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都比地球大很多,我們稱之為超級地球。
  • 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通過深入的研究表明,這顆新地球完全適用於人類生存,主要是它的環境與地球高度相似,這究竟是怎樣的新地球呢?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這顆新地球名叫克卜勒452b行星,距地球1400光年,這個數字還是非常遙遠的。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通過不斷的探索努力,科學家在距地球百光年的範圍內發現了不少的超級地球,其中有一些跟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比如距地球22光年外的格利澤667C星系,就有一個跟地球相似度高達85%的超級地球。格利澤667C是一個三星系統,所謂的三星系統,就是指這個星系有三顆恆星。
  •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時間:2016-09-07 15:4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技日報東京9月6日電 由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國立天文臺和筑波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剛剛誕生的星球被熱核包圍
  • NASA 發現宜居星球,距地球約 100 光年
    IT之家1月7日消息 1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行星獵人」(TESS)衛星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名為TOI 700d,距地球約100光年,該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態水,這也是TESS發現的第一個潛在宜居星球。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類地行星,距地球約53光年,可能有厚厚大氣層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恆星和行星,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智慧生命星球。那麼在太陽系外是否存在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答案是肯定的。在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其中有一些和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不排除適宜人類生存的可能。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這顆行星編號為HD 21749b,被歸入所謂「亞海王星」類系外行星,意思是其質量相比天王星或海王星要更小一些。
  • 科學家又在太陽系外發現一個"新地球" 或有生命存在
    一個國際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稱,他們通過長期觀測發現,一顆環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比鄰星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發射探測器到這顆潛在宜居行星上探索生命痕跡。
  • 40光年外或存在「第二地球」,科學家懷疑有生命
    根據科學報導稱,在我們宇宙發現的「第二地球」LHS 1140b可能是外星生命形態的家園,當然這都是一個沒有定義的結論,其實無論是任何星球的存在,我個人還是認為幾乎所有星球都可能存在生命,因為生命存在的形式可能並非是地球一樣的模式,我們來具體看下這個LHS 1140b。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在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尋找到了不少和地球相似度的行星,今年,又有喜訊傳過來,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的類地行星,它處在距離地球201光年的一個紅矮星恆星系,通過天文望遠鏡的初步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含有大量的液態水。
  • 科學家發現地球2.0版本,相似度和地球很高,也許有生命存在!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2.0版本,相似度和地球很高,也許有生命存在!不過這也不代表科學家們的探索是毫無意義的。地球的孿生星球被科學家們發現,相似度和地球非常高,而一些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早就已經有生命了,這是真的嗎?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翻版地球」被發現,距我們4.2光年,不止有四季,比地球舒服
    眾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孕育生命的行星,億萬年的時光裡始終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存在,人類更是以萬物靈長的身份自居,如今隨著探索自然和發展自身文明的過程中,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科學家卻表示地球正在走向衰亡。雖然地球是一個接近「中年」的行星,資源含量卻已步入「老年」,人類若是不及時改變現狀,很有可能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距地球22.7光年,或存在液態水和生命
    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它們居住在距地球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a星,那裡同樣還有著《流浪地球》中被人類選中,前往移居的比鄰星。為何三體人要逃離自己的星球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天空中有「三個太陽」,氣候環境非常的惡劣。
  • 超級地球距我們6光年 質量是地球3倍可能存在生命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 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被發現,距地200光年,其上有水和有磁場
    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被發現,距地200光年,其上有水和有磁場早些年地球上出現了多例不明飛行物的事件,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關注。這讓人類開始思考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會不會有一天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因此科學家開始在宇宙中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痕跡。
  • 科學家在距地球132.8光年處發現了你體內最多的元素
    據大阪產業大學及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觀測研究,距地球132.8億光年的星體存在氧元素。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距地球最遠的氧元素所在。大家都知道,氧元素的人體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與天體誕生及消亡息息相關,其存在時間有助於人們了解宇宙形成初期時,星體是如何形成的。這次新發現顯示宇宙形成5億年後。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以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