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2020-12-05 探索宇宙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誕生於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之後,通過漫長的進化演化,走進了文明時代,而人類文明又經過上萬年左右的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

科技的出現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飛躍,不僅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而且還讓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科學家在對太陽系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不斷進步搜尋的同時,也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太陽系之外更廣闊的星際空間中。要知道太陽系只不過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而不同的恆星系都會有行星的存在,其中就有可能存在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

雖然我們不知道外星生命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需要什麼樣的星球環境,但是我們以地球為模板,凡是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所有,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搜尋系外行星的時候,重點還是那些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

由於宇宙的距離是以光年為基本單位,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平均都在數光年以上,而人類的科技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時候,主要還是集中在太陽系附近的區域,因為離太陽系較近的系外行星,我們能夠觀測到更多的數據,而且搜尋太陽系附近的行星,也可以為未來人類走出太陽系去實地探索做準備。

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是比鄰星系,它距地球約4.2光年,是由一顆比鄰星與半人馬座α雙星組成的一個三星系統。也就是說比鄰星系有三顆恆星共同存在,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文明就是來自於這裡。

三星系統遠沒有太陽系這樣的單星系統穩定,在《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被迫演化出各種匪夷所思的方法來躲避亂紀元。而現實中比鄰星系環境跟小說中的描述是非常相似的,比鄰星經常會出現能量的爆發,將大量熾熱的太陽風吹到附近的空間。

如果是我們的太陽也像比鄰星這樣經常爆發能量,那麼地球的環境會比現在惡劣很多,有可能完全不適應生存的生存。那麼比鄰星的附近有沒有類地行星存在?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在距離比鄰星750萬千米的位置發現了比鄰星B。

比鄰星b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1.3倍,公轉周期約11.2個地球日。從整體上看,比鄰星b其實和地球一樣,都處於當前恆星系中的宜居帶上。如果比鄰星換成是太陽,那比鄰星B大概率也是一顆像地球一樣的美麗生態星不過。

可是由於比鄰星系是一個三星系統,從而導致比鄰星的脾氣顯得非常暴躁,經常會有能量的爆發,所以比鄰星B的環境跟地球大不一樣,表面的輻射嚴重超標,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比鄰星b表面輻射至少是地球的400多倍。

比鄰星系除了行星比鄰星B之外,可能還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科學家取名為比鄰星c。比鄰星c是否確定存在,目前還沒有肯定的答案,這是由克裡特島大學和義大利都靈天文臺的科學家根據歐洲南方天文臺提供的高精度搜索儀器,通過對比鄰星某個角度和周期產生細微的擺動,猜測可能存在這樣的一個超級地球。

如果比鄰星c存在,那麼它的距離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1.5倍,質量約是地球的六倍以上,並且大概率會是一顆類地行星。再加上比鄰星本身的質量就要比太陽小,所以,比鄰星c將會是一個冰凍的星球,表面溫度可能低到零下234攝氏度。

當然,比鄰星c的存在還需要更多的觀測數據,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能夠觀測到更多的數據,從而真正發現這顆超級地球。那麼比鄰星系這樣的三星系統,是否只有這二顆行星呢?恐怕不止。

在宇宙中,雙星系統,三星系統是比較常見的,反而是像太陽系這樣的單星系統比較少見。一個三星系統如果說只有二顆行星的存在,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從鄰星系大概率還有其它行星的存在,即使是在宜居帶,有可能還有類地行星存在,只不過由於我們的觀測技術有限,無法發現它們。

人類目前觀測尋找系外行星,主要是通過凌日法,也就是通過恆星光暗以及其它的一些變化,還確定它的周圍是否有行星存在。而質量較大的恆星,由於能量級別更高,更容易被我們觀測到它的一些變化,從而確定周圍是否有行星存在。

可是比鄰星它是比較暗的一顆恆星,雖然經常會有能量的爆發,但是它本身的質量較小,輻射能量級別較低。雖然離地球比較近,但是也不容易發現它周圍可能隱藏的行星。

即使如此,比鄰星系仍然是科學家重點觀測研究的一個星系,因為它我們是最近的,也是人類在未來最有希望能夠實地探測的一個目標。一旦未來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就有可能實現初步的亞光速飛行技術,那個時候,人類就有能力初步走出太陽系。

而在太陽系之外的浩瀚星際空間中,我們能夠探測的範圍也是非常有限的,而距地球最近的比鄰星系無疑會成為人類最先探索的系外星系。只要我們的探測器或者飛船能夠走進比鄰星系,那麼這個星系的一切結構布局就會被我們所知。

雖然站在科學的角度,比鄰星系的宜居帶即使有類地行星存在,存在生命甚至是文明的的概率也非常低,但是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排除三體文明存在的可能性。要知道,在地球上一些非常惡劣的環境中仍然有生命的存在,那說明生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或許在比鄰星系這樣的惡劣星系中,就會誕生一個非常強大的文明也未必不可能。

相關焦點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以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為此科學家發現了天文望遠鏡等探測設備,並成功在距地球1000光年範圍內尋找到數百顆類地行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能夠發現的類地行星會越來越多。科學家在探索尋找系外類地行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都比地球大很多,我們稱之為超級地球。
  • 超級地球距我們6光年 質量是地球3倍可能存在生命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由於人類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因此地球上的資源一直在不斷的被耗盡,倘若人類沒有辦法快速的尋找到其他能源能夠代替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100年時間又或者是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將會慢慢的變成一顆資源耗盡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所以,科學家除了對火星進行探索研究之外,也將重點目光放在了太陽系之外。雖然地球沒有第二顆適宜人類生存的天然星球,但是在太陽系之外,浩瀚的宇宙之中,卻存在著數不盡的超級地球,它們中的一些能夠適應人類的生存,甚至比地球的生態環境還要完美。只要我們能夠找到這顆的超級地球,那人類也就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退路。
  • 距地球十六光年外可能存在一個真實的瓦肯人世界
    Vulcan的行星 - 一個研究人員推測的坐落在一個名為40 Eridani的恆星系統中的世界。Dharma項目確定了一顆附近的系外行星圍繞著距離我們只有16光年遠的恆星40 Eridani A軌道運行。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主星在很多方面與我們的太陽相當,所以像新發現的'火神'星球這樣的世界可能是支持先進文明的理想地點。
  • 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通過深入的研究表明,這顆新地球完全適用於人類生存,主要是它的環境與地球高度相似,這究竟是怎樣的新地球呢?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儘管如此,科學家始終沒有放棄這顆行星,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歷程,除非科學技術將發展到全新的巔峰階段,或許就能達到這顆星球。在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家還發現一顆距地球極近的星球,只有42光年。據了解,這顆星球上擁有豐富的氧氣,至少是地球的三倍,我們都知道,氧氣是或不可缺的一大資源,它雖然無色無味,對每個生物來說,每天都要吸收氧氣,才能得以呼吸。
  • 60光年外,有一顆超級地球燃燒著,地球的未來有可能也會如此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才真正明白了浩瀚和渺小所代表的意義,站在地球之外,我們才真正知道了什麼是浩瀚,什麼才是渺小。宇宙在人類的眼裡是浩瀚無邊的,大到無法想像,而在宇宙面前,地球渺小的可能連塵埃也算不上。
  • 距地球22.7光年,或存在液態水和生命
    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它們居住在距地球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a星,那裡同樣還有著《流浪地球》中被人類選中,前往移居的比鄰星。為何三體人要逃離自己的星球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天空中有「三個太陽」,氣候環境非常的惡劣。
  •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因此,繞其運行的行星上可以存在液態水。2.5倍,而TOI-1266c是地球大小的1.5倍,屬於「超級地球」一類。
  • 不可思議的超級地球,某天可能是人類下一個生存的地方
    雖然許多行星可能不完全適合人類生活,但在可居住區域內並有水是一個好的開始。有了正確的技術,我們總有一天可以改造它或者創造一個居住在那裡的人工環境。準備好去太空旅行,拜訪一個新的行星並可能建造一個自己的家了嗎?克卜勒-438b這顆行星是由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發現的,位於天琴座470光年之外。
  • 距離地球十光年,一顆紅矮星,兩個超級地球!可能已有高級生命!
    上月底關於太陽系臨近恆星中有一個激動人心的發現,在距離地球只有10.7光年的太陽系近郊,紅矮星Gliese 887星系中,接連發現兩顆行星,而且據研究表明都處在宜居帶上,而根據天文界對這顆紅矮星的研究表明,它比太陽還穩定!
  • 6光年遠「超級地球」或存在生命 質量是地球3倍
    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但研究人員稱,它的鐵/鎳「地核」溫度相當高,地熱活動非常劇烈。
  • 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3倍 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但研究人員稱,它的鐵/鎳「地核」溫度相當高,地熱活動非常劇烈。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相信朋友友都知道,太陽系宜居帶的行星只有三顆,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不是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雖然現在科學家將火星看成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但那是在將火星改造成功的基礎之上。如果不對火星進行各種生態改造,它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可是要改造一顆行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太陽系近鄰「超級地球」距我們僅有6光年 溫度極低或類似木衛二
    在巴納德(Barnard)的恆星軌道上發現了一個冰凍的「超級地球」,這顆恆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儘管表面溫度約為-150°C(-238°F),科學家們相信有能力藏有生命的冰層之下可能有一些液態水。這顆新發現的行星,Barnard的恆星b,被認為是多巖石的,至少比地球大3.2倍。
  • 瑞士首次發現冰星球 比地球大4倍距地球30光年
    瑞士首次發現冰星球 比地球大4倍距地球30光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1日 22:10 來源:     瑞士天文臺首次發現冰星球    本報特約記者 洪武
  • 「超級地球」GJ357d:質量約為地球六倍,位於長蛇座距地球31光年
    「超級地球」GJ 357d人類在宇宙中尋找,希望能夠找到另外一個地球,但是那些自身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比較容易被觀察到,而像地球那樣自身不會發光的行星是很難被觀察到的。所以,我們人類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掩星法」來尋找地外行星,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行星在繞恆星公轉的過程中,當划過恆星表面是,也就會擋住一部分恆星發出的光,如果這種遮擋十分有規律,那麼就能夠確定應該有一顆行星存在。
  • 「超級地球」GJ357d:質量約為地球六倍,位於長蛇座距地球31光年
    「超級地球」GJ 357d人類在宇宙中尋找,希望能夠找到另外一個地球,但是那些自身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比較容易被觀察到,而像地球那樣自身不會發光的行星是很難被觀察到的。所以,我們人類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掩星法」來尋找地外行星,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行星在繞恆星公轉的過程中,當划過恆星表面是,也就會擋住一部分恆星發出的光,如果這種遮擋十分有規律,那麼就能夠確定應該有一顆行星存在。
  • 距地20光年的「超級地球」被發現,星球上極可能含有大量液態水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目光已經不再局限於地球。近些年來,人類越來越熱衷於尋找宇宙中類似地球這般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對於人類而言,只要發現一顆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便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功夫不負有心人」,近期,科學家們就在茫茫宇宙中找尋到了這樣一顆與地球較為相似的的星球。這顆被稱作「超級地球」的星球於2007年被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它是一顆距離地球約20.5光年、質量約為地球的8倍系外行星,名為「Gliese58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