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光年外,有一顆超級地球燃燒著,地球的未來有可能也會如此

2020-12-05 探索浩瀚星空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才真正明白了浩瀚和渺小所代表的意義,站在地球之外,我們才真正知道了什麼是浩瀚,什麼才是渺小。宇宙在人類的眼裡是浩瀚無邊的,大到無法想像,而在宇宙面前,地球渺小的可能連塵埃也算不上。

雖然地球在宇宙的面前小如塵埃,但是渺小的地球卻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經過不斷的發展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開始了對世界萬物,對宇宙的無盡探索和揭密。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科學家就開始了兩個方向的探索研究,一個是尋找探索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另一個就是尋找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甚至是尋找到跟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

可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任何的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不過,在尋找類地行星的道路上卻有了不錯的成績,雖然我們沒有能力派出探測器前往其它星系探索,但是我們有強大的天文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非常遙遠的星空。

通過天文望鏡的探測,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其中有一些跟地球的相似度還比較高。TESS衛星探測器是人類最新科技的代表作,它的綽號為「行星獵手」,它的目標是在兩年內,觀測超過20萬顆恆星,這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任務。

TESS衛星探測器主要是探測方圓百光年範圍內的類地行星,因為這個範圍是天文望遠鏡最好探測發現類地行星的區域,而且一旦發現了類地行星,還能夠看得更清楚一些,能夠得到更多有關行星的數據。如果是距離地球太遠遙遠,即使能夠發現類地行星,可是卻很難得到更多的數據,最多只是能夠確定那裡有一個行星。

TESS探測器發射後不久就為人類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它發現了第一顆熱木星,這個熱木星距地球約60光年,是一顆非常明亮的氣態巨行星,明亮的光芒告訴我們,它離主恆星是非常近的。所以科學家很快就發現了它圍繞公轉的主恆星,這是一顆黃矮星。

同時在主恆星的附近也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質量是地球的4.82倍,稱得上是一顆超級地球。由於熱木星離主恆星非常近,所以它外圍的物質在不斷蒸發。超級地球自然也是如此,它離恆星的距離只有0.07個天文單位,這個距離是水星軌道的50分之一。如此近的距離,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它表面的溼度有多高了。

超高的溼度它讓成為一顆真正的煉獄星球,而且它和那個熱木星一樣,也是處於不斷蒸發狀態,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它的大氣層不斷被剝離,然後其它的物質也被剝離,最後留下一個緻密的金屬內核,也有可能最後連這個內核也會被蒸發掉。

科學家還是首次發現如此特別的一個星系,正常情況之下,離恆星比較近的範圍之內是不大可能形成行星的,尤其是巨行星,原因很簡單,因為恆星形成的時候,附近的物質都被它吸收了。科學家觀測發現了不少的系外行星,它們距主恆星都是比較遠的。

像太陽系,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表面的溫度能夠達到500攝氏度左右,而且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個,說明太陽周圍的物質很少,不支持特別巨大行星的形成。可是科學家觀測到的60光年外的這個星系卻打破了常規,由此可見,人類對天體形成的認知還是非常小的,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在宇宙中都有可能變為可能。

如果行星離恆星太近,那是非常不妙的,超極的溫度會不斷蒸發行星物質,最後消失於宇宙之中。如果運氣好的話,最後可能還會留下一個緻密的內核。科學家看到這個超級地球的慘狀,也想到了地球的未來,正常情況之下,數十億年後的地球也會跟這顆超級地球一樣的命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太陽依靠核心處的核聚變反應來燃燒,而核聚變燃燒所用的燃料就是氫,雖然太陽內部有大量的氫,但是氫的總量是有限的,用一點少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內部的氫也會不斷減少,當氫消耗完之後,太陽就會發生氦閃,開始快速向外膨脹。

膨脹的太陽會不斷吞噬水星和地球的軌道,那個時候地球離太陽的距離也會非常近,超高的溫度也會不斷燃燒地球大氣,各種物質也會不斷蒸發,最後只留下一個緻密的鐵內核。

這是正常情況之下,數十億年地球的命運。可是地球不是一個平凡的行星,它是一顆文明星球,有不斷發展強大的人類文明。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足夠強大,就會有無限的可能。這個世界有萬物組成,而科學的力量就是破解萬物的奧秘,如果我們知道了萬物的奧秘,那是否表示著:人類就有了創造萬物的能力?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創世有可能是真的,如果宇宙中的超級文明已經將科技發展到極高的階段,那麼創造萬物,創造生命完全是有可能的。就算是創造宇宙這樣的神話傳說,科學的終點都有可能做到。

因此,只要人類的科技實力足夠強大,地球的命運就會改變。而數十億年的漫長時間,足夠人類科技實現一次次飛躍,那個時候,即使太陽膨脹威脅到地球,我們也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將地球移到更遠的地方,甚至直接對地球進行改造,讓它成為一個飛船,移到其它的星系。

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數十億年後地球的命運,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文明是否能夠延續到數十億年後也是一個未知數。沒錯,文明的發展道路上充滿著太多未知的意外,人類文明的未來會如何,誰也不知道。我們只要沿著現在的科技道路一路前行就行,數十億年的歲月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太過遙遠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60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它和未來的地球非常相似
    TESS探測器發射後不久就為人類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它發現了第一個外星世界,這顆一顆熱木星,距離地球不到60光年,它異常明亮的特徵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如此明亮的行星說明它離主恆星非常近,被恆星照亮,它的周圍還有大量的物質蒸發,那麼這顆主恆星又是什麼情況?TESS探測器隨後發現了這顆黃色的矮星,它遠遠看去,和太陽沒有什麼區別,但從亮度來看,它不如太陽。
  •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2.5倍,而TOI-1266c是地球大小的1.5倍,屬於「超級地球」一類。據了解,科學家在太陽系外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並且這些「超級地球」或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宜居星球。
  • 距地不到60光年的一個亮點引起科學家懷疑,地球的未來已提前上演
    Pi Mensae c系外行星,地球未來的寫真報告Pi Mensae是一顆位於山案座的黃矮星,視星等是5.65,在目視的極限內,這顆恆星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因為它距離地球只有60光年,而這顆恆星的質量、體積以及光度和表面溫度只比太陽稍高,而且還比太陽年輕越7.3億年!它曾經在科學家最想搜索的系外行星的100顆恆星以內,因為它的各種條件都類似太陽!
  • 410光年外,一個光點正上演著地球的未來,這是怎麼回事?
    因此,在浩瀚宇宙中,太陽的末日和地球的未來其實每天都在上演,科學家通過觀測尋找銀河系那些進入恆星末期或者已經演化為白矮星的恆星,就可以提前知道太陽的未來如何演化,地球的未來會有什麼樣的命運。《科學》期刊前段時間發表了一篇論文,英格蘭華威大學科學家克里斯多福·曼瑟領導的研究團隊觀察了一顆距離地球410光年遠的白矮星。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地球能夠成為人類永遠的生存家園嗎?答案是非常難,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資源正在加速消耗,而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當地球資源枯竭,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那麼地球將有可能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那個時候人類怎麼辦?科學家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移居到外星球生活。想要在未來實現外星球移民,首先我們需要找到一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所以,科學家除了呼籲人類加強環保之外,也在積極探索人類其它的出路,而要讓人類文明在未來擺脫地球生態惡化造成的威脅,那最好的出路就是向外星球移民。只有徹底擺脫地球的束縛,人類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再也不用擔心地球生態惡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人類想要移民外星球,首先我們要找到一顆能夠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地球。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以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地球60光年外的一顆星球,似乎上演了地球的未來,猶如地獄一般!
    在太陽系之外的一顆黃矮星,它的出現引發了科學家的關注,因為它距離地球比較近,只有60光年而已,不管是它的質量,體積各方面和太陽非常的相似,並且它還比太陽更加年輕一點,也就意味著如果人類真的可以在這一星系當中生存,恆星可以提供更長時間,更多的能源。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31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會是人類第二個家嗎?
    NASA在一個距離地球31光年的M型紅矮星GJ357系統中發現了3顆行星。其中,GJ357d行星因處於星系宜居帶而尤受關注。NASA又發現「超級地球」 或可孕育生命據CNN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NASA宣布,他們的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該行星位於星系宜居帶,表面可能有液態水。科學家們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
  • 「超級地球」被發現,相當於14個地球,不止有四季,比地球還舒服
    在充滿生機的地球上,人類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我們靠著智慧開啟了燦爛的文明,不過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地球上很多資源已經不能夠滿足人類,於是發現新行星,成為當務之急,這不,咱們中國的天眼再度立功,在16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相當於14個地球大,不止有四季,住著甚至比地球還舒服。
  • 距離地球31光年的星系,發現一顆超級地球
    然而天文學家還是不知不倦地探索著它,時不時地會給傳遞出一些新發現和新奧秘。 有天文探索科研團隊發布聲明稱:經過科學研究,在離地球大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且在那裡的星系被人們稱為是
  • 距離地球31光年的星系,發現一顆超級地球
    然而天文學家還是不知不倦地探索著它,時不時地會給傳遞出一些新發現和新奧秘。有天文探索科研團隊發布聲明稱:經過科學研究,在離地球大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且在那裡的星系被人們稱為是GJ357恆星系統
  • 8000光年外一顆恆星即將死亡,可能產生伽馬射線暴,可能威脅地球
    8000光年外一顆恆星即將死亡,可能產生伽馬射線暴,可能威脅地球宇宙中無數的輻射和電磁信號在穿梭,不過地球有地磁和大氣層的保護,人類幾乎不會遭受宇宙能量帶來的太大傷害。但是地球也不是絕對安全的星球,畢竟就連太陽的黑子活動異常對地球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除了宇宙中無數的隕石和小行星對地球有致命威脅之外,還有一些能量形式的威脅,比如能夠蒸發恆星的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劇烈的爆炸,是一種超級巨大的恆星在死亡時塌縮產生爆炸產生的一種毀滅性的能量爆發,也可能由兩顆緻密的天體合併時產生,比如黑洞或是中子星。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科學家以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是一顆冰質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倍多一點。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被科學家稱作Barnard's Star,在圍繞著一顆亮度僅為太陽亮度3%的紅矮星運轉,其運轉周期為233天。
  • 超級地球正以50萬公裡時速從6光年外靠近地球,人類有望移民嗎?
    它璀璨炫目,神秘莫測,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曾經幻想過,星空那頭會不會有著這樣一顆跟地球一樣的星球,風景那麼迷人,環境非常適宜,能夠讓我們去那裡居住,欣賞最原始的景色。就在最近,科學家用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距離地球六光年以外的蛇夫座,有一顆「超級地球」Barnard's Star,正在以50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向地球靠近。什麼是「超級地球」呢?
  • 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獄星球,地表溫度高達3000度,距離地球63光年
    480度是太陽系內行星的最高溫度,而在離地球63光年外的狐狸座的位置有一顆行星,它的地表溫度高達3000度,如此高的溫度鐵都能融化,我們所知的純鐵的熔點才僅有1535度,3000度是純鐵的沸點。如此可怕的地表溫度,這個星球到底是什麼樣的?
  • 距地球650光年,發現一顆奇異星球:1.5天為1年
    ,其表面溫度都超過了4000攝氏度,它就是距離地球650光年的KELT-9b行星了。由於KELT-9b距離主恆星非常近的緣故,才如此炎熱,也因為靠的近的緣故,KELT-9b公轉一周的時間不過1.5個地球日,但在KELT-9b上就是一年了。
  • 100光年外又發現一顆地球2.0!不過這次有些不太一樣
    100光年外又發現一顆地球2.0!不過這次有些不太一樣當NASA再次探索到一顆與地球相像的行星時,也就是100光年外的地球2.0版系外行星Toi700d,隨後,NASA也向全世界宣布他們的推算成果,即該行星表面很可能存在液態水,種種跡象表明,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這顆星球很有可能成為人類的下一個「地球」,成為人類未來的備選退路之一,由於Toi700d行星位於人類宜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