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絲」發現 系外宜居星球 距地球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近日發布公報說,其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相近且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TOI700d。
-
科學家覓24個「超級宜居」星球 距地球逾100光年
美國有大學研究發現,宇宙有24個「超級宜居」的星球,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甚至比地球更適合生物居住。世上有沒有另一個星球適合人類居住?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在4500個已知太陽系外行星中尋找。怎樣是「超級宜居」?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多年來天文學家尋找地外生命,往往都是以地球為藍本,我們需要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於是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在宇宙中其它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或許也與地球一樣,具備同樣的宜居環境。不過,近年來天文學家也開始逐漸意識到,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形式或許也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我們可能認為並不會存在生命的星球,或許往往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
-
地球有了兄弟?NASA發現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距地球100光年
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1月7日在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宣布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類似的行星。它處在我們所熟知的宜居帶中。這個距離範圍意味著在其地面上,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此次發現是由NASA的運輸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所發現,之後,科學家又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行星,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模擬,以進一步確認它的環境。TOI 700 d是迄今為止,在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的僅有少數幾個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
-
NASA再次發現宜居星球,我們離登上第二個地球還有多遠?
為什麼要找尋宜居星球?地球是人類最適合居住的星球,沒有這一,這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隨著地球環境變壞,以及地球上資源被耗盡,人類最終可能離開這顆可愛的藍色星球。為什麼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隨著天文技術的發展,人類擁有了更強的對宇宙的探索能力。但是,為什麼每次發現的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這有點讓人難辨真假,無所適從。於是有人認為,這是科研機構為了騙取更多的科研經費。畢竟,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想要去到光年之外去證明那顆行星是否宜居暫時是不可能的了。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通過不斷的探索努力,科學家在距地球百光年的範圍內發現了不少的超級地球,其中有一些跟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比如距地球22光年外的格利澤667C星系,就有一個跟地球相似度高達85%的超級地球。格利澤667C是一個三星系統,所謂的三星系統,就是指這個星系有三顆恆星。
-
發現新的宜居星球,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自20世紀中期,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搭乘火箭踏出地球,以及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月球表面後,地球以外全新的一面便展現在世人面前。而這,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那片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我們知道,理想雖然美滿,可現實卻異常殘酷。無可否認,人類已經有了踏足地外世界的初步資格,但若想任由所欲地在其它星體上建立宜居家園,目前而言尚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
研究發現24顆超級宜居系外行星或比地球更宜居
馬庫赫教授(小圖)的團隊發現有比地球更宜居的系外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地球資源消耗殆盡的情況愈見嚴峻,尋找另一個宜居星球成為人類當前任務。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早前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與地球相比,最少24顆系外行星及系外候選行星,擁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等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條件。不過這些星球都距地球最少100多光年外,但今次發現意味可能存在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存在的地方。舒爾策?
-
比地球更適合生存?科學家發現24個超宜居星球
據報導,這份研究5日發表於天體生物學期刊(Astrobiology),其第一作者、華盛頓州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及星球宜居性教授馬庫奇(Dirk Schulze-Makuch)表示,「我們太聚焦在尋找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但我們可能忽略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當然不是,我們既然能夠將火星改造成宜居行星,那改造地球的生態將更加容易,我們也不需要離開地球了。所以,火星在未來雖然有可能會有人類移居過去,但是它不會成為人類完美的第二家園。我們要尋找天然的第二家園,只能去太陽系外,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著數千億個恆星系,存在的類地行星數量多到無法統計,其中自然也不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
-
你想過逃離地球嗎?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你有沒有萌生過一種逃離地球的感覺?著名樂隊五月天有一首名為《逃離地球表面》的歌曲,其歌詞輕鬆有趣,主要內容是勸告人類拋棄手中的手機電腦,逃離現實世界中的壓力,逃離地球的表面。這首歌曲創意新穎,再配上輕鬆有趣的調子,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因而在年輕人群體圈子中廣為流傳。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在這裡孕育而出,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小的紅矮星運行,系統內已發現的三顆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TOI700b,地球大小,可能是巖石行星的TOI700c,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 · 舒爾策 - 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 " 超宜居 " 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 4500 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 24 顆 " 超宜居 " 行星。
-
NASA發現超級地球:具有類似地球的宜居條件?
原標題:NASA發現超級地球,有宜居條件,網友:然而與我無關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英國學者確認「超級地球」存在為首個系外宜居星球。而最近,研究有了新進展。
-
NASA拍到新生恆星 距地球約1000光年
我們知道,人類一直都在探索著這個未知的宇宙,試圖發現其他的外太空文明。圖中藍色的星團是編號為從7到11 (HH 7 - 11)的赫比格-哈羅天體,它們位於NGC 1333,這是一個充滿塵埃和氣體的反射星雲,距我們的星球大約1000光年。 而且,美國宇航局還在其官方推特上發布推文稱,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新生恆星的確鑿證據!
-
地球相似度指數最高的宜居星球,最近被發現了
仰望星空,尋覓第二個地球,總是一部分人類的黃金夢想。這個夢想正在不斷逼近——天文學家最新發現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就在12.5光年外,而且處在宜居帶。6月18日,PHL行星宜居實驗室發布最新成果:距離我們地球12.5光年外一顆紅矮星,圍繞著兩顆類地行星,不僅都處在宜居帶上,而且其中一顆ESI地球相似度指數高達0.94,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像地球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