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 發現宜居星球,距地球約 100 光年
IT之家1月7日消息 1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行星獵人」(TESS)衛星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名為TOI 700d,距地球約100光年,該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態水,這也是TESS發現的第一個潛在宜居星球。
-
「哈勃」拍到類似太陽的恆星死亡震撼場面
(原標題:「哈勃」拍到恆星死亡震撼場面)
-
NASA發現最遙遠"嬰兒"星系 距地球134億光年(圖)
哈勃望遠鏡成功的觀測到距離地球134億光年遠的GN-z11星系,這是目前發現最遙遠的星系。中新網3月5日電綜合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空航天局(ESA)3日公布,天文科學家透過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成功的觀測到年僅4億歲的新生星系,距離地球134億光年遠,這是目前發現最遙遠的星系,打破了先前的紀錄。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距地球約26億光年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距地球約26億光年 更新時間:2020-12-01 17:30:00 光學瞬態觀測已經發現了數十個星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引起的恆星潮汐中斷事件
-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時間:2016-09-07 15:4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技日報東京9月6日電 由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國立天文臺和筑波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剛剛誕生的星球被熱核包圍
-
NASA公開近光速 黑洞噴流 距地球1萬光年
據悉,這個特殊的黑洞系統「MAXI J1820 + 070」位於距地球約10000光年的銀河系中,該系統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8倍,被認為是「恆星質量等級的黑洞」,是由巨大恆星死亡後形成的。 以在地球上的視線來看,該黑洞噴流中部分粒子竟被觀測到超光速運動。
-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的雙恆星系統,可能有巖石行星
證據來自於一個巖石碎片的軌道,這些碎片圍繞著兩顆恆星,分別是白矮星和褐矮星。該系統名為SDSS 1557,距離地球大約有1000光年。 在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由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在SDSS 1557系統中,破碎的行星殘骸圍繞著兩顆恆星旋轉。該團隊通過測量光譜吸收,科學家研究了這個雙星系統及其碎片的化學成分。
-
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最近黑洞,會不會吞噬地球?
直到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大大小小60個左右的黑洞(註:可以是電磁波發現的,不一定是觀測到的)。2019年,一張黑洞照片刷爆了朋友圈。這是人類用肉眼觀測到的第一個黑洞,證實了《相對論》的理論。因為黑洞吸收光,所以我們不能用肉眼直接觀測到黑洞,科學家把它塗上了橙色。
-
離我們最近十大恆星,最近的距離4.4光年
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VY星距離地球4000光年,是現知距離我們最遠的恆星。現在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距離我們最近的十大恆星吧!第九名【老人星】距離太陽系約310光年,亮度在恆星中僅次於天狼星,為全天第二亮恆星。西方聖誕老人的由來。在東方有南極仙翁之稱。直徑約為4800萬公裡,普遍認為其直徑是太陽的70倍以上,距地球196光年。
-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其中恆星形成區的明亮星光如同萬花筒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處發現了新的恆星形成跡象,作為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在前者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拉長狀外觀,並圍繞著銀河系,其中的氣體雲發生摺疊坍縮後演化出新的恆星。
-
科學家探索到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在1000光年之外
幾天前有新聞說,天文學家疑似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在1000光年之外,南半球的人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恆星約40天就會繞黑洞轉一圈,另一個恆星較遠,旋轉周期更長。天文學家是怎麼發現這個距離地球只有1000光年黑洞的?還得從2004年說起。這一年,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個HR 6819恆星系了,但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雙星系統,並沒有發現還存在一個黑洞。
-
哈勃望遠鏡拍到「造物之柱」新圖像:正慢慢被新恆星摧毀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 美媒稱,「造物之柱」是位於距地球大約6000光年的鷹狀星雲中的巨大的恆星形成物質區域。由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年拍攝到一幅標誌性的可見光照片,這些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卷鬚狀結構成為了銀河系中的一個地標。現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對外發布了這些柱狀結構的新畫面,它聚焦於人類肉眼通常無法看到的紅外輻射。
-
比鄰星離太陽就有4光年,10萬光年的銀河系怎會有1000億顆恆星?
在這些星星中,超過99%都是恆星,它們跟太陽是同一類天體,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能量,從而發光發熱。在一個夜晚中,我們最多可以看到大約2500顆恆星,而全天總計可以看到大約7500顆恆星。相對於宇宙尺度而言,這些肉眼可見的恆星都算是太陽的近鄰,它們的距離大都沒有超過1000光年。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自工業革命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數百年,工業帶來的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好處。讓我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讓人們的壽命不斷提升,讓人們的健康指數也在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終於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開始了宇宙的探索。
-
距地球1800光年處,可能發生罕見的恆星爆炸,難得一見的宇宙事件
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將有可能親眼見證一次罕見的恆星爆炸。1800光年處,有一個非常奇特的雙星系統「KIC9832227」。之所以奇特,是因為這是一對食雙星,這兩顆恆星由於受到相互引力影響,幾乎已經觸碰到了一起。在這一過程中,物質從較小的恆星流出,直到它引力太弱,無法保持現有軌道位置,於是兩者會加速靠近,最後兩顆恆星合併,發生爆炸。爆炸所產生的亮度會增加1萬倍以上,到那時,即便我們在地球,但僅用肉眼就能看到這次爆炸現象,這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
距地球99億光年外,這個黑洞成了造物主,培育誕生出很多新恆星!
黑洞以毀滅撕裂物體而聞名,例如恆星等。但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黑洞,它可能在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內,跨越多個星系,引發了恆星的誕生。這一由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做出的發現,如果得到證實,將代表著有史以來最廣泛黑洞作為恆星啟動器的影響範圍。黑洞似乎增強了超過一百萬光年之外的恆星形成。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至今,人類都無法真正解釋,這顆恆星就是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外的塔比星,塔比星的星空編號為KIC 8462852,這是一顆位於天鵝座和天琴座之間的恆星,通常情況下,恆星的亮度十分穩定,更不會頻繁地發生大幅度的亮度浮動。
-
國家天文臺發現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 距太陽3萬光年
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原標題:最新發現!迄今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研究團隊基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其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秒,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約快100千米/秒。
-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但是,對於宇宙中的星空,由於它們遠離地球,所以天體發出的光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對於距地球1.5億公裡的太陽來說,它發出的光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實際上是8.3分鐘之前的樣子。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我們也只能在8.3分鐘後知道。因為在太陽消失之前發出的光將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