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2020-05-11 科技科幻迷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就統一了六國並成為皇帝。當時,人類還沒有發明攝像機,也沒有任何關於那個年代的視頻影像。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親眼看到當年的盛況了呢?

由於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無法穿梭時空回到2千年以前去親眼目睹。但是從理論上講,我們還是有可能看到秦王稱帝的場景的。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即便在古代沒有攝像機,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攝像機」,並且正在記錄宇宙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必須首先了解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世界。

只要睜開眼睛,我們就能看到可以看到的任何東西,但這不是因為我們的視線可以看到東西。相反,物體發出的光進入人眼,並且光攜帶有關物體的信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物體。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我們之所以睜眼可以看到的物體,因為物體發出的光已經到達了我們身邊。光速非常快,每秒接近300,000公裡,因此我們幾乎立刻就能看到周圍的物體。但是,對於宇宙中的星空,由於它們遠離地球,所以天體發出的光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對於距地球1.5億公裡的太陽來說,它發出的光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實際上是8.3分鐘之前的樣子。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我們也只能在8.3分鐘後知道。因為在太陽消失之前發出的光將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對於遙遠的恆星和銀河系外星系,它們發出的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例如,Oribis』Origen IV距我們有640光年,而這顆恆星發出的光需要走640年才能完成其到達地球的旅程,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640年前該星球的畫面。對於距離20萬光年的小麥哲倫星雲,我們接收到的光實際上是在20萬年以前發出的。

宇宙很大,很空曠。各星球之間距離非常遙遠,因此光可以在宇宙中傳播很長時間。光子的傳播不需要能量,其前進速度一直保持在光速。如果光子沒有被其他天體吸收,它們就可以無限期地將光源信息在宇宙中無止境的發射出去。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因此,宇宙就是一個「錄影機」。當我們從宇宙中接收光子時,我們還將看到宇宙的過去。看得越遠,看到的時間越早。

宇宙記錄過去的時間,其中還包括地球的時間。地球發出的光散布在宇宙各處。在遠離地球的行星上,你可以看到過去地球上發生的事情。例如,你可以在1光年之外看到1年前的地球,因為地球發出的光用了1年的時間才能傳播到1光年以外。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秦始皇稱帝是在2241年前。地球發出的光現在已經擴散到距地球2241光年的地方。只有經過很長的路程,光子的強度才會大大衰減,因此我們很難看到地球上超過2241光年發生了什麼。此外,我們尚不具備超過光速飛行的能力,無法飛越2241光年之外去追趕當年的光。

相關焦點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 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飛到2241光年外,再觀測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天津四位於2615光年之外,這意味著它發出光耗時2615年才到達地球,當我們的眼睛接收到天津四發出的光,也就意味著我們看到的是2615年前的天津四。當這些外星智慧生命觀測太陽系時,將會接收到2615年前的信息,他們將會看到2615年前的太陽系。同樣的道理,如果要看到2241年前的太陽系,只要位於距離地球2241光年的地方即可。
  • 在離地球2241光年遠的地方,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盛況嗎?
    當時,人們還沒有發明錄像,當時的盛況沒有錄像記錄。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看不到當時的情況呢?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 我們雖然不能親眼看到兩千多年前發生了什麼。 但從理論上講,我們還是有可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場面。在古代沒有錄像機,但是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巨大的「錄像機」,記錄著宇宙中發生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要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能看到這個世界。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那麼如果有人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開外的位置朝著地球上看,是不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況?後來,阿拉伯的學者通過大量的解剖和論證提出:能看到的東西是因為光進入到眼睛當中,然後才能夠被看到。比如,如果站在2241光年以外,那這個人在這一年內就應該可以在某個時刻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面;如果站在5000光年之外,那這個人大概還需要2759年後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面。這裡補充一點,這並不是意味著秦始皇穿越了,只是因為站得足夠遠,看到的時間比較晚,並不影響因果律。
  • 光在1年裡走1光年,如果在2241光年外,能看到秦始皇稱帝嗎?
    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從距離地球2241光年外的星球看地球,能看到秦始皇本人嗎?
    等等,換個思路,如果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看地球,豈不是能看到2241年前的地球?為什麼非得選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因為2241年前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已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那一年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接著往下看。
  •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大家都知道,光年是宇宙空間當中,用來衡量距離的單位,當然,這一般情況之下,屬於一個長度單位,但是,在某些意義上面來說,光年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的一些信息,因為我們都知道,光在真空當中的運動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往往光年的長度也表示光傳播了多長的時間。
  • 站在距地球2241光年的位置,能否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為什麼?
    但是我們把這些通通排除在外的話,當一束光飄向外太空的過程當中,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它可能到達一個極遠值。但是如果想把這個光傳遞得更遠,這中間就需要時間了,而這個時間我們是以光年來衡量的。這個光年指的是什麼呢?常規情況下來說,指的是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
  • 2242光年之外回望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但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秦始皇的登基盛況或可以通過其它辦法來實現。認識光清晨醒來一縷陽光鋪灑在臉龐上,感覺暖洋洋的,這就是光,由太陽發射出來的自然光,跨越1.5億公裡的距離來到地球,照射到你的臉龐上。在黑暗的屋子裡打開電燈,瞬間亮如白晝,這是因為光充滿了整個空間。如果把燈光關閉,會瞬間陷入黑暗中,因為此前的光子都被吸收。
  • 想看到大唐盛世?飛到距地1300光今年外,能否實現呢?
    想看到大唐盛世?飛到距地1300光今年外,能否實現呢?中國文化上下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唐宋元明清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300多年前的唐朝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唐盛世也讓很多人非常的嚮往,在這個輝煌的朝代誕生出了中國歷史的上第1個女皇帝武則天。
  • 在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嗎?
    那麼,在理論上,假設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上,能不能目睹公元前221年這一時間段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呢?光譜也許地球本身可以反射一絲一毫微弱的電磁波到太空中,但是遠在2200多光年以外,未必就可以接收到,畢竟太遙遠了
  • 飛到1300光年外的星球,能看到大唐盛世嗎?滿足兩個條件即可
    ,只能無限接近,不過萬事皆有可能,假如未來人類掌握了超光速飛行,以超光速飛行飛到1300光年外的星球,能夠看到我們夢魂縈繞的大唐盛世嗎?時空穿越根據愛因斯坦時空膨脹理論,如果以超光速飛行就可以讓時空倒流,也就是在超光速飛船上飛行的時候可以看到過去的歷史,而且速度越快看到的歷史就越久遠,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如果駕駛超光速飛船飛到1300光年外的星球上,是可以看到大唐盛世了,不過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從地球到達1300光年處的星球,必須是瞬時到達,為什麼這麼說呢?
  • 秦王嬴政:春秋大一統,功過三皇五帝,不一般的政治鐵腕
    秦王嬴政:春秋大一統,功過三皇五帝,不一般的政治鐵腕秦始皇,公元前259年生,嬴姓,名政。歷史上對秦始皇的出身大都認為其乃秦莊襄王與趙姬之子,也有人認為其乃呂不韋之子,眾說紛紜。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嬴政的出身,而是他的功與過。
  • 在距離我們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生活在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共活了49歲。也就在距今2229年至2278年前,因此理論上來講秦始皇出生時候的「情景」以光的形式傳播到2229光年之外,秦始皇死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的場景傳播到2278光年之外,因此說在2200光年的地方看不到秦始皇了。但如果僅僅從理論上來探討,這種辦法是可行的。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嬴政逼呂不韋遷蜀,真的是保護呂不韋嗎?
    值得秦國封你為文信侯,把河南十萬戶給你做食邑;你呂不韋與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讓秦王喊你「仲父」。你還是和你的家人一起,都遷居到偏僻的西蜀去吧!」為了不至於出現這種尷尬,所以秦王嬴政才把呂不韋一家遷往蜀地。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在保護他。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有情有意。
  •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星際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宇宙太大了,導致我們現在還沒能飛出太陽系,去往其他恆星系統。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是位於4光年外的南門二,這是一個包含三顆恆星的系統,以人類目前的宇航技術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我們在宇宙中寸步難行。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於1990年飛上太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繞著地球飛了將近30年。由於遠離地球大氣的幹擾,哈勃捕捉到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讓我們窺探到了深邃的宇宙。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
  •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百億光年外,那它看到的月球和火星有多清晰?
    強大的哈勃不僅可以觀測到幾億光年外的星系,甚至還能觀測到一百多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然而,如果用哈勃來觀測月球或者火星,並不能看到極為清晰的細節,要不然就不用發射探測器去探測月球和火星了(當然月球有特殊原因)。 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遙遠的星系,但卻不能看清地球附近天體的表面細節,其原因在於星系的尺寸遠遠大於像月球、火星這樣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