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宇宙太大了,導致我們現在還沒能飛出太陽系,去往其他恆星系統。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是位於4光年外的南門二,這是一個包含三顆恆星的系統,以人類目前的宇航技術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
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我們在宇宙中寸步難行。考慮到1光年是以光速前進1年的距離,而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銀心離我們2.6萬光年,即便有光速飛船,也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遨遊銀河系。那麼,是否意味著光速飛船在浩瀚宇宙中仍然寸步難行呢?
事實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要有光速飛船,我們想去宇宙任何角落都行,無論距離有多遠。因為光速飛船上的時間變慢了,不再與地球上的時間同步。
如果有人搭乘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天再回到地球上,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在光速運動狀態下,對於宇宙飛船參照系來說,空間會收縮為零,時間會停止流逝。因此,即便是飛到宇宙的盡頭,光速飛船也是一瞬間到達。如果再返回地球,也是一瞬間抵達。從出發到飛到宇宙盡頭,再到返回地球,光速飛船上的人感受不到時間流逝。
然而,光速飛船外的時間就不是這樣子了。據估計,整個宇宙的半徑至少為12萬億光年(465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當光速飛船完成星際飛行之後,飛船外的時間將會過去24萬億年。
經歷這樣漫長的時間之後,宇宙早已滄海桑田。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所以到了那時,太陽早就燃燒殆盡,並且冷卻為黑矮星。而地球有可能早就被紅巨星階段的太陽吞噬掉,或者被完全烤焦。當光速飛船返回時,地球上不再有任何生機,太陽系陷入黑暗與死寂之中。
到了那時,宇宙可能已經演化到時間的盡頭。整個宇宙將不再是光速飛船出發時那樣有活力,宇宙消耗完了全部的有用能量,宇宙的熵增加到最大。或者宇宙有可能停止膨脹,空間開始坍縮,然後在未來回到奇點重啟,開始新一輪的宇宙大爆炸。
但相對論表明,讓時間靜止的光速飛船無法被製造出來,這是受到物理學定律的限制。如果存在光速飛船,意味著光速參照系是存在的,這就會讓光速在這個參照系中變為零,從而違背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不變原理表明,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參照系中都不會發生變化,都是相等的光速。這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大基石,得到了麥可遜-莫雷實驗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有力支持。
不過,在足夠接近光速的情況下,亞光速飛船的時間流逝速率也可以變得很慢。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計算,如果亞光速飛船以速度為光速的99.9999999985%飛行1天後返回,地球上的時間已是500年之後;而如果速度達到光速的99.999999999996252%,地球上的時間將會過去1萬年。在這種情況下,太空旅行者前往了未來的地球,那裡早已沒有他當年離開地球時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