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2020-05-15 宇宙接觸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星際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宇宙太大了,導致我們現在還沒能飛出太陽系,去往其他恆星系統。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是位於4光年外的南門二,這是一個包含三顆恆星的系統,以人類目前的宇航技術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

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我們在宇宙中寸步難行。考慮到1光年是以光速前進1年的距離,而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銀心離我們2.6萬光年,即便有光速飛船,也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遨遊銀河系。那麼,是否意味著光速飛船在浩瀚宇宙中仍然寸步難行呢?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事實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要有光速飛船,我們想去宇宙任何角落都行,無論距離有多遠。因為光速飛船上的時間變慢了,不再與地球上的時間同步。

如果有人搭乘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1天再回到地球上,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在光速運動狀態下,對於宇宙飛船參照系來說,空間會收縮為零,時間會停止流逝。因此,即便是飛到宇宙的盡頭,光速飛船也是一瞬間到達。如果再返回地球,也是一瞬間抵達。從出發到飛到宇宙盡頭,再到返回地球,光速飛船上的人感受不到時間流逝。

然而,光速飛船外的時間就不是這樣子了。據估計,整個宇宙的半徑至少為12萬億光年(465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當光速飛船完成星際飛行之後,飛船外的時間將會過去24萬億年。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經歷這樣漫長的時間之後,宇宙早已滄海桑田。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所以到了那時,太陽早就燃燒殆盡,並且冷卻為黑矮星。而地球有可能早就被紅巨星階段的太陽吞噬掉,或者被完全烤焦。當光速飛船返回時,地球上不再有任何生機,太陽系陷入黑暗與死寂之中。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到了那時,宇宙可能已經演化到時間的盡頭。整個宇宙將不再是光速飛船出發時那樣有活力,宇宙消耗完了全部的有用能量,宇宙的熵增加到最大。或者宇宙有可能停止膨脹,空間開始坍縮,然後在未來回到奇點重啟,開始新一輪的宇宙大爆炸。

但相對論表明,讓時間靜止的光速飛船無法被製造出來,這是受到物理學定律的限制。如果存在光速飛船,意味著光速參照系是存在的,這就會讓光速在這個參照系中變為零,從而違背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光速不變原理表明,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參照系中都不會發生變化,都是相等的光速。這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大基石,得到了麥可遜-莫雷實驗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有力支持。

不過,在足夠接近光速的情況下,亞光速飛船的時間流逝速率也可以變得很慢。

光速飛到12萬億光年外的宇宙盡頭要多久?12萬億年,還是一瞬間?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計算,如果亞光速飛船以速度為光速的99.9999999985%飛行1天後返回,地球上的時間已是500年之後;而如果速度達到光速的99.999999999996252%,地球上的時間將會過去1萬年。在這種情況下,太空旅行者前往了未來的地球,那裡早已沒有他當年離開地球時的家人。

相關焦點

  • 如果有人以光速飛到宇宙中,1天後返回,他的家人還在地球上嗎?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是位於4光年外的南門二,這是一個包含三顆恆星的系統,以人類目前的宇航技術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我們在宇宙中寸步難行。考慮到1光年是以光速前進1年的距離,而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銀心離我們2.6萬光年,即便有光速飛船,也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遨遊銀河系。那麼,是否意味著光速飛船在浩瀚宇宙中仍然寸步難行呢?
  • 用光速飛行,去往4.22光年的比鄰星需要多久?只需要一瞬間
    我們最熟知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在銀河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位於半人馬座,與太陽的距離大約為4.22光年,如果將其換算為千米,那麼大約為39.92萬億千米,這個距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 12萬億光年!宇宙的盡頭有多遠?
    通過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宇宙的光,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天體。不過,我們並不能看到無限遠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說到光速問題。人類對於光速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光速到底有多快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
  • 12萬億光年!宇宙的盡頭有多遠?
    通過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宇宙的光,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天體。不過,我們並不能看到無限遠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說到光速問題。人類對於光速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光速到底有多快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直到天文學家通過木星衛星的星蝕現象,首次證明光速並非無限快,其速度估計為23萬公裡/秒。
  • 抵達1400光年外的「克卜勒-452b」需要多久?一瞬間,或者1400年
    抵達1400光年外的「克卜勒-452b」需要多久?一瞬間,或者1400年我們知道科學家之前在1400光年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和地球的環境非常相似的星球,這顆星球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克卜勒-452b」。於是許多人紛紛產生了將來能夠「星際移民」的幻想,在未來太陽系走向滅亡的時候,人類能夠避免自身滅絕的命運,抵達宇宙當中1400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繼續繁衍生息。那麼這個1400光年的距離,說實話對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確實是個不可抵達的「天文數字」。那麼假如有一天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那麼人類要用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抵達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光速和「米」的糾葛,光年又是什麼,人步行一光年要走多久?
    光年是星際空間最常用的距離尺度單位,但許多人一直鬧不明白光年到底是個啥玩意,甚至有人提出一個人步行一光年要走多久。下面我們就再來通俗地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光年與光速的關係。首先我們要知道光年的概念是什麼。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尺度,因此光年不是時間概念,而是距離單位,是根據光速得出的一個距離單位。光速是什麼呢?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光是我們世界最快的物質傳輸速度,而且在任意慣性參考系裡,光速都是不變的,且不受觀測者運動狀態影響。
  • 亞光速飛船需要多久才能飛到宇宙盡頭?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光速飛船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接近光速的亞光速飛船。如果乘坐亞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那什麼時候才會飛到宇宙的盡頭呢?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但這並不意味著從地球出發,飛了465億光年就能到達宇宙的盡頭。
  • 1光年到底遠到什麼程度?走1光年需要多久?
    具體而言,1光年為真空中的光子在1年的時間裡所前進的距離,也就是光速乘以一年。之所以選擇光速來定義距離,是因為它有著特殊的性質。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不變的物理學常數,不管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的,他們都會測出完全一致的光速。
  • 在138億年裡,宇宙如何從奇點膨脹到24萬億光年的範圍?
    根據目前最為精確的觀測結果來估計,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時空奇點,可觀測宇宙目前已經膨脹到半徑為465億光年的範圍,不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更是有可能達到12萬億光年。顯然,宇宙的膨脹速度已經遠超光速,遙遠宇宙中的星系會以數倍光速的速度在遠離我們。
  • 宇宙年齡僅138億年,但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為什麼會超光速?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138億年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
  • 宇宙年齡僅138億年,但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為什麼會超光速?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的奇點。138億年前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事實上,無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是科學界廣為接受的理論,這兩者並不存在衝突。而且宇宙的直徑並非930億光年,也不是138億光年,而是至少達到24萬億光年。930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地球位於這個範圍的中心。
  • 3810萬億光年!撬動地球需要多長的槓桿?
    如果把它換算成光年,則相當於3.81×10^15光年,或者3810萬億光年。也就是說,以將近每秒30萬公裡的光速走完這段距離,將需要3810萬億年的時間。這根槓桿的長度超乎想像。要知道,以地球為觀測中心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只有465億光年,所以這根槓桿遠遠超出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將會進入不可觀測宇宙中。
  • 一個人走一光年要多久?答案完全超出想像!
    首先,光年不是時間的單位,它是一個距離單位,一光年真的相當遠,具體為9,460,730,472,580,800米,大約是9.46萬億公裡。因此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系跟另一恆星的距離。一個人如果步行一光年距離要多久?根據計算,人的平均步行速度為1.1米/秒,也就是4公裡/小時。因此,大概需要10.3年才能走完一個天文單位,而步行1光年所需的時間為2.4萬億小時,大約2.7億年。如果改用跑步,跑完1光年所需的時間大約為7000萬年。
  • 科學家發現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目前最快的飛行器要飛多久?
    旅行者一號都得飛十萬八千年!英國《獨立報》報導,美國科學家在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巴納德星」中,發現一顆超級地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倍,公轉周期為233天,和恆星距離大約是0.35個天文單位。巴納德星距離地球6光年,質量只有太陽的14%,屬於小質量恆星,亮度也是非常的微弱,表面溫度只有3100K,雖然距離地球很近,但是視星等只有9.54,意味著肉眼無法看見。6光年對於人類目前的技術來說,是遙不可及的距離,目前飛得最遠的旅行者一號,飛行速度為17km/s,41年才飛了0.00228光年。
  • 以光速運動到100光年外,需要多久?
    1905年,愛因斯坦給出了狹義相對論,自1905年到現在已經有114年。請注意,在剛才那句話中出現了一個時間「114年」,這個「114年」是人類在地球上經歷的114年。在其他人看起來是不是也過了114年呢?這種問題就需要用相對論來回答。
  • 步行一光年要多久?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達到每秒中接近30萬千米,這也就意味著一束光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裡繞地球七周。考慮到光速為每秒鐘30萬千米,而一年則有3153萬零6000秒的時間,那麼一光年相當於9.46萬億公裡,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呢?可能我們很難直觀地想像,所以還是用一些計算來加以說明,這裡我們假設一個人能夠以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步行,一天24小時不停歇,那麼當他走過1光年的距離的時候,他到底會需要用到多少的時間呢?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眾所周知,旅行者一號是目前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自1977年9月5日在佛羅裡達發射升空以來,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已經飛行了長達220億千米,成為了第一個穿越日球層,進入星際介質的飛行器。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假如飛船以亞光速飛到10光年外,飛船上的人會覺得瞬間到達嗎?
    有些人可能對這個題目感到不屑一顧,因為從地球到10光年以外的地方,用光速飛行不就是需要10年的時間嘛,怎麼又會扯到瞬間呢?事實上,這個問題沒那麼簡單,需要涉及到相對論,因為不同參照系的時間流逝速率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接近光速運動的情況下,時間膨脹效應將會變得不可忽略。
  • 1光年是多少公裡?以當前飛行器速度來講,一光年要飛多久?
    一光年大約等於10萬億公裡,是光按照30萬千米每秒的速度,在一年內所行走的距離。
  • 別小看1光年的距離,我們擁有的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飛1光年要多久
    而在宇宙中談速度,那就繞不開光速。在已知的世界中。光是速度最快的東西。而且依據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光速就是速度能達到的最大值,超光速現在還是理想中的的東西。光運動一秒就是9.46萬億千米,換算一下,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也因為光速傳播的距離足夠遠,光年這一概念應運而生。表面上看它是時間單位,其實是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長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