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光年之外回望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2021-01-15 科學黑洞

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登基盛況沒有人親眼目睹過,但可想而知必然是空前絕後的。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看到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

時間是一條單行線,它只有一個方向,只能是一往直前不能後退,穿越時空一直都是科幻領域的常客。那麼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登基盛況都是過去式,只有掌控了時間,才能跨越時間回到過去。

目前科學上唯一支持穿越時空的就是愛因斯坦的蟲洞理論,專業一點可以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環」,穿過蟲洞意味著穿越了時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內容是時空彎曲,而引起時空彎曲的是質量。因為時空彎曲的存在讓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兩個點連結到一起,那麼穿越這個點就意味著穿越了時空。

當然目前蟲洞只是愛因斯坦預言的時空結構,尚未在宇宙中發現它的身影,況且即使真實存在,要想穿過蟲洞跨越時空仍舊困難重重。但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秦始皇的登基盛況或可以通過其它辦法來實現。

認識光

清晨醒來一縷陽光鋪灑在臉龐上,感覺暖洋洋的,這就是光,由太陽發射出來的自然光,跨越1.5億公裡的距離來到地球,照射到你的臉龐上。在黑暗的屋子裡打開電燈,瞬間亮如白晝,這是因為光充滿了整個空間。如果把燈光關閉,會瞬間陷入黑暗中,因為此前的光子都被吸收。

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具備波粒二象性,從量子力學的角度可以把光看成是一份份能量構成的,也就是常說的光子,它們可以在宇宙空間中永恆的存在,除非被其它物質所吸收,否則可以一直飛行下去。例如宇宙背景微博輻射就被認為是宇宙大爆炸後留下的一抹餘光,它跨越了時空一直到今天在宇宙中仍然留有痕跡。

光速太快,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真空中光速可以達到30萬公裡每秒,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光子一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多,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然無法感受到因為速度而產生的延遲現象。

例如陰雨連綿的天氣既打雷又伴隨著閃電,其實雷電是同時發生的,但往往都是先看見照亮夜空的閃電,隔段時間後才會聽到雷聲,就是因為音速在地球範圍內並不算大,標準狀況下15攝氏度的大氣中聲音速度大約是340米每秒,在地球上自然可以體現出差異性。

例如在宇宙深空中光速就並不顯眼了,在廣闊宇宙中有的時候感覺光速真的很「慢」,人類目前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大約是225億公裡,光速飛行一個來回大約需要40個小時,在這裡就可以體現出因為速度體現出的延遲性。

人類如何看見這個世界?

要想看見一個物體,首先必須要有光線進入到我們的眼睛,或者說光子被視網膜接收到,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在大腦中成像。關鍵點在於眼睛接收到光子,這些光子可能是物體反射而來或者來源於宇宙深空。

我們看見太陽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我們的眼睛,但光也是速度的,它從太陽表面出發飛行1.5億公裡的距離,大約需要8分鐘20秒左右才能到達地球,換一句話說我們此時此刻看到的太陽是八分半鐘以前的太陽,如果此時此刻太陽發生爆炸,我們也只能在在八分半鐘之後知道這個信息。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秦始皇登基時刻反射的光,它們會不斷地向宇宙深空中飛行,如果沒有被其它物質所吸收,這些光子就會一直飛行下去,如果此時此刻站在距離地球2242光年遠的天體上望向地球,看到的就是地球的過去,時光仿佛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登基的時刻。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站在我們的地球上夜晚仰望星空,全天肉眼可見的星星大約有6000顆左右,它們全部都是銀河系內距離我們幾光年至數百光年不等的恆星,我們肉眼只能看見繁星點點。如果說這些恆星周圍的行星,那肉眼就很難看見了,甚至科學家用專門的系外行星探測器搜索這些行星,都只能通過其它辦法來發現它們。

例如行星繞恆星公轉,就無法避免的周期性遮擋恆星光線,通過記錄統計恆星的光變曲線,就可以確定這顆恆星周圍的行星運行情況。而此時要想看到地球上曾經秦始皇登基的盛況,那麼前提條件很苛刻,擁有足夠精確的觀測設備,也就是口徑足夠大的望遠鏡。

總結

在2242光年外的天體上回望地球,當不考慮技術因素的前提下,理想狀態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況,但真正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在離地球2241光年遠的地方,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盛況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即位皇帝。 當時,人們還沒有發明錄像,當時的盛況沒有錄像記錄。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看不到當時的情況呢?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 我們雖然不能親眼看到兩千多年前發生了什麼。 但從理論上講,我們還是有可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場面。
  • 飛到2241光年外,再觀測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儘管秦始皇稱帝的盛況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但這些光學信息並沒有在宇宙中消失,我們在理論上有望見證當時的盛況。至於為什麼,先來看一下如下的事實。在這三顆亮星中,天津四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恆星,它位於2615光年之外,實際質量可達太陽的19倍,光度將近太陽的20萬倍。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登基稱帝。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大家都知道,光年是宇宙空間當中,用來衡量距離的單位,當然,這一般情況之下,屬於一個長度單位,但是,在某些意義上面來說,光年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的一些信息,因為我們都知道,光在真空當中的運動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往往光年的長度也表示光傳播了多長的時間。
  • 光在1年裡走1光年,如果在2241光年外,能看到秦始皇稱帝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登基稱帝。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了。那麼如果有人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開外的位置朝著地球上看,是不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況?後來,阿拉伯的學者通過大量的解剖和論證提出:能看到的東西是因為光進入到眼睛當中,然後才能夠被看到。
  • 在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嗎?
    那麼,在理論上,假設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上,能不能目睹公元前221年這一時間段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呢?人的眼睛而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我們,想要目睹秦始皇登基,就需要眼睛接收到秦始皇本人身體發出的可見光。
  • 飛到距地球2241光年外,是否能看到秦王嬴政當年的盛況?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親眼看到當年的盛況了呢?由於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無法穿梭時空回到2千年以前去親眼目睹。但是從理論上講,我們還是有可能看到秦王稱帝的場景的。我們之所以睜眼可以看到的物體,因為物體發出的光已經到達了我們身邊。光速非常快,每秒接近300,000公裡,因此我們幾乎立刻就能看到周圍的物體。但是,對於宇宙中的星空,由於它們遠離地球,所以天體發出的光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 從距離地球2241光年外的星球看地球,能看到秦始皇本人嗎?
    等等,換個思路,如果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看地球,豈不是能看到2241年前的地球?為什麼非得選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因為2241年前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已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那一年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接著往下看。
  • 在距離我們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生活在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共活了49歲。也就在距今2229年至2278年前,因此理論上來講秦始皇出生時候的「情景」以光的形式傳播到2229光年之外,秦始皇死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的場景傳播到2278光年之外,因此說在2200光年的地方看不到秦始皇了。但如果僅僅從理論上來探討,這種辦法是可行的。
  • 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漢武帝嗎?
    秦始皇逝世於公元前210年,漢武帝逝世於公元前87年。秦始皇奠定了我國的大統一格局,以漢武帝為代表的漢朝造就了漢文化。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如果能一睹秦皇漢武的風姿,那該有多好。反過來,在遠離地球的地方,你不僅能夠看到你昨天和小夥伴踢足球的身影,或許還能夠親眼目睹2000多年前秦始皇祭天時的場景。至於秦始皇長什麼樣,由於是俯視,估計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方法可行嗎?這裡存在兩個問題,就是關於觀測對象和觀測工具的問題。
  • 時空穿越可行嗎?如果站在2242光年外看地球,能否見到秦漢盛世?
    那麼從科學角度看,在不改變時間倒退的情況下,我們能否看到數千年前的秦漢盛世呢?秦漢盛世距今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無法改變時間,那麼想要看到過去的盛況是難上加難的。我們能看到秦漢盛世嗎?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但是速度也是有延遲性的,我們在看見某一物體時,必須有光線存在,我們的眼睛才能看到。當太陽光從太陽表面照射到地球的時候,要跨越1.5億公裡,所以也需要8分20秒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因此我們看到的太陽都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了。如果那個時候宇宙中正好發生了爆炸或者出現了小行星碰撞的情況,那也都是8分鐘之前所產生的。
  • 2240光年外的超級文明能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
    離地球2240光年外的超高級外星文明是否可錄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稱帝景象?從理論上看沒有任何毛病,因為今年剛好是2019年,加上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登基的時間,剛好是2240年!從2240光年外觀測地球,秦始皇登基的光線剛剛到達,如果一直在開始觀測的話,很明顯能看到整個過程!
  • 2200光年外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看來大家已經對穿越回過去不抱以希望了,要不怎麼話題風向轉那麼快,轉而求其次以科學的角度來討論能不能看到過去的秦始皇,而從理論上來看這方法是可行的,但要看到秦始皇卻要花不少功夫!秦始皇生卒年份是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也就是距今2229-2278年,因此上秦始皇時代的光最遠已經跑到了2278光年外,看來這2200光年的距離顯然不太夠,但這並非是關鍵,主要是理論上還是行得通的,因此我們只需要來考慮如何實現這!
  • 站在距地球2241光年的位置,能否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為什麼?
    那麼下雨、陰天的時候我們看不到太陽,天空當中萬裡無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太陽。但是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太陽嗎?並不是這個樣子,這樣一講可能有那麼一點點哲學的理念了,實則不然。準確的來說我們看到的太陽不是太陽,最起碼不是現在的太陽。因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太遠了,所以太陽發出來的光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傳遞到地球。
  • 如何能親眼見到秦始皇登基?到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地方就行?
    這就有人大膽提出,如果說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的地方,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嗎?原來他這麼有硬氣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他想到監控器,正是運用這個可以回放錄像的功能猜想的。如果是想要回看到秦始皇時代,那是極其不可能的事,只能和光賽跑才有機會。
  • 超光速跳躍到2200光年外,再觀測地球,是否能看見秦始皇?
    我們所能看見的一切,其實全來自於光的反射,我們從初中就學到,光速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但是儘管如此,因為宇宙之大,光速對於宇宙來說,只能算一個基礎速度。比如太陽突然消失,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得八分鐘之後才知道。同理,我們所看到的幾光年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很有可能他們好久之前的景象。
  • 如果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外,是不是就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只要人類的速度能夠達到每秒鐘可以走到299792.458千米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回到過去,看到秦始皇登基。秦始皇登基的時間為公元前247年,因此如果要看到秦始皇的登基儀式,那麼至少需要2020年+247年=2267年,再根據光速的時間推算,我我們大約需要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外才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 超光速運動,你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
    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能瞬間到達22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並在那裡觀測地球,是否能夠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真實影像呢?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得8分鐘之後才能知道,同理,我們所看到的幾光年、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是它們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景象,這也就是說,如果能瞬間到達數千年光年之外,來觀測地球,是有可能看到地球上古代文明景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