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嗎?

2020-12-05 懷疑探索者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皇帝在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人,在世界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相當於西方的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公元前221年,嬴政實行了掃除六國的理想,最終實現了大一統,「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那麼,在理論上,假設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上,能不能目睹公元前221年這一時間段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呢?

秦始皇登基

答案是很簡單的:不可能。

至少以目前的理論來說,做不到。

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我們要知道人的眼睛看清楚事物的工作原理。人,包括其他動物的眼睛,就是一種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組織,它的起源是自然界原始生物的感光細胞。最簡單的感光器官是單細胞原生動物眼蟲的眼點,使眼蟲可以定向地作趨光運動,而趨光是為了獲得能量的生物本能。由簡陋的感光細胞,逐漸進化為眼睛。

劇照

因此,眼睛的工作原理就是去感知光線。只有光線,特別是可見光存在,並且射入眼睛細胞中,眼睛的感光神經才會傳遞信號給大腦,讓大腦判斷出具體的信息。

如果某處的物體不能發射光線,或者無法反射光線,那麼人類就無法直接去看見它們。比如,暗物質不發出也不反射電磁波,所以人類的眼睛無法直接觀測到它們,但可以通過引力透鏡效應來證明它們確實存在於那裡。再比如,假設太陽系中突然沒有了太陽,地球上的人也是看不見月亮的。

人的眼睛

而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我們,想要目睹秦始皇登基,就需要眼睛接收到秦始皇本人身體發出的可見光。要求他發出的可見光穿越地球的大氣層、穿越有行星、恆星幹擾的茫茫太空,直抵2200多光年以外的我們的眼睛之中。可是,區區一個秦始皇這麼小的個體,即使他真的可以發射出可見光,也會被地球大氣層阻礙或者吸收掉,更不要說穿越遙遠的太空距離了。

而且,從太空望遠鏡的原理來看,也做不到這點。過去的太空望遠鏡,都是光學望遠鏡主打,沒有什麼太高深的科學道理,只要是鏡頭的直徑製造的尺寸越大,就可以看得越遠。但是這有個上限,光學望遠鏡不可能無止境的造更大下去。所以,近代以來用射電望遠鏡來取代。射電望遠鏡的工作原理並不是接受可見光,而是接受太空中天體發射過來的電磁波。通過分析電磁波的光譜,推斷其物理化學成分。雖然我們無法登陸到太陽表面去採樣,也可以利用分析光譜知曉太陽大氣的成分是什麼。

光譜

也許地球本身可以反射一絲一毫微弱的電磁波到太空中,但是遠在2200多光年以外,未必就可以接收到,畢竟太遙遠了。要知道,地球不是恆星,像這樣的不能發射光線的行星其實是很難找到的。迄今為止,人類科學家也不過發現和確認了3000多顆行星而已,而且都在幾十光年範疇以內。要知道,銀河系有2000~3000億顆恆星,每個恆星理論上都擁有自己的行星,數量這麼多的行星,我們都找不到幾顆。如果是在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以外,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都根本找不到地球在哪裡。即使是所謂的外星人,擁有遠超地球科技的水平,估計也不行。連地球的位置都確認不了,就更加談不上看見秦始皇登基了。

你能看見地球在什麼位置嗎?

我還要強調一點,一些人異想天開,說人的「眼速」最快,什麼眼光一掃、一眼看遍大千銀河漫天宇宙,所以「眼速」超過光速幾萬幾億無數倍——這些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實際上,「眼速」一點兒都不快,比你想像中要慢很多很多。我們之所以可以通過眼睛來看見遠處的東西,實際上是把來自遠處物體處發出光線通過視網膜吸收,由視覺神經傳達信號到大腦,再經過大腦綜合成像。這個過程並不是很快,取決於人類大腦神經系統傳遞信息的速度,而這個傳遞速度才不過幾百米每秒。這並非是人的眼睛射出眼光,眼光到達哪裡立即看到哪裡的狀況。打一個比喻,人的視覺系統只是一個被動接收器,類似一臺照相機,只有按下快門的速度,沒有所謂的發射速度。

一臺古董照相機

所以,假設秦始皇在2200多年前登基,而且他本人也可以發出足以到達2200多光年以外的光線,這個信息我們也要在2200多年以後才可能知曉。當然,這僅僅是假設,是不可能發生的。相對論要求任何信息傳遞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這就是說,假設在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天,恰好有一群在距離地球數十光年位置的外星人在觀測地球,它們的科技水平達到了神級,理論上可以看見地球的情況,但是它們也需要等待秦始皇登基幾十年後,才知曉這一切的發生。而在這時候,秦始皇早就去世了。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合理推測在距離地球2200光年的天體上人類看得到嬴政登基嗎?
    秦始皇至今為止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那麼實際上是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光的傳播速度是3×10的8次方每秒,那麼光傳播一年的距離是9.46×10的15次方,那倘若站在這麼遠的位置來看,人類能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呢?
  • 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漢武帝嗎?
    而當距離足夠遠時,這種差別就比較明顯了。地日相距1.5億公裡,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面則需要8分多鐘,換句話說,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是太陽8分鐘之前的樣子。反過來,在遠離地球的地方,你不僅能夠看到你昨天和小夥伴踢足球的身影,或許還能夠親眼目睹2000多年前秦始皇祭天時的場景。至於秦始皇長什麼樣,由於是俯視,估計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方法可行嗎?這裡存在兩個問題,就是關於觀測對象和觀測工具的問題。
  • 如果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外,是不是就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只要人類的速度能夠達到每秒鐘可以走到299792.458千米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回到過去,看到秦始皇登基。秦始皇登基的時間為公元前247年,因此如果要看到秦始皇的登基儀式,那麼至少需要2020年+247年=2267年,再根據光速的時間推算,我我們大約需要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外才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 在距離我們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生活在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共活了49歲。也就在距今2229年至2278年前,因此理論上來講秦始皇出生時候的「情景」以光的形式傳播到2229光年之外,秦始皇死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的場景傳播到2278光年之外,因此說在2200光年的地方看不到秦始皇了。但如果僅僅從理論上來探討,這種辦法是可行的。
  • 如何能親眼見到秦始皇登基?到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地方就行?
    這就有人大膽提出,如果說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的地方,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嗎?原來他這麼有硬氣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他想到監控器,正是運用這個可以回放錄像的功能猜想的。如果是想要回看到秦始皇時代,那是極其不可能的事,只能和光賽跑才有機會。
  • 站在距地球2241光年的位置,能否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為什麼?
    那麼下雨、陰天的時候我們看不到太陽,天空當中萬裡無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太陽。但是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太陽嗎?並不是這個樣子,這樣一講可能有那麼一點點哲學的理念了,實則不然。準確的來說我們看到的太陽不是太陽,最起碼不是現在的太陽。因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太遠了,所以太陽發出來的光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傳遞到地球。
  • 距離地球兩千多公裡後,是否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答案不可思議
    秦始皇登基呢?只要人類的速度能夠達到每秒鐘可以走到299792.458千米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回到過去,看到秦始皇登基。247年,因此如果要看到秦始皇的登基儀式,那麼至少需要2020年+247年=2267年,再根據光速的時間推算,我我們大約需要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外才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但是這個距離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十分遙遠的,我們還需要有先進的望遠鏡設備才能夠更好地觀測地球上的事物。
  • 超光速運動,你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
    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能瞬間到達22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並在那裡觀測地球,是否能夠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真實影像呢?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得8分鐘之後才能知道,同理,我們所看到的幾光年、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是它們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景象,這也就是說,如果能瞬間到達數千年光年之外,來觀測地球,是有可能看到地球上古代文明景象的
  • 2200光年外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看來大家已經對穿越回過去不抱以希望了,要不怎麼話題風向轉那麼快,轉而求其次以科學的角度來討論能不能看到過去的秦始皇,而從理論上來看這方法是可行的,但要看到秦始皇卻要花不少功夫!秦始皇生卒年份是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也就是距今2229-2278年,因此上秦始皇時代的光最遠已經跑到了2278光年外,看來這2200光年的距離顯然不太夠,但這並非是關鍵,主要是理論上還是行得通的,因此我們只需要來考慮如何實現這!
  • 2242光年之外回望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登基盛況沒有人親眼目睹過,但可想而知必然是空前絕後的。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看到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時間是一條單行線,它只有一個方向,只能是一往直前不能後退,穿越時空一直都是科幻領域的常客。
  • 2240光年外的超級文明能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
    離地球2240光年外的超高級外星文明是否可錄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稱帝景象?從理論上看沒有任何毛病,因為今年剛好是2019年,加上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登基的時間,剛好是2240年!從2240光年外觀測地球,秦始皇登基的光線剛剛到達,如果一直在開始觀測的話,很明顯能看到整個過程!
  • 超光速跳躍到2200光年外,再觀測地球,是否能看見秦始皇?
    我們所能看見的一切,其實全來自於光的反射,我們從初中就學到,光速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但是儘管如此,因為宇宙之大,光速對於宇宙來說,只能算一個基礎速度。比如太陽突然消失,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得八分鐘之後才知道。同理,我們所看到的幾光年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很有可能他們好久之前的景象。
  • 從距離地球2241光年外的星球看地球,能看到秦始皇本人嗎?
    等等,換個思路,如果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看地球,豈不是能看到2241年前的地球?為什麼非得選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因為2241年前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已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那一年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接著往下看。
  • 假如站在2200光年外看地球,能親眼目睹到古代的秦漢盛世?
    假如站在2200光年外看地球,能親眼目睹到古代的秦漢盛世?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了。那麼如果有人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開外的位置朝著地球上看,是不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況?如果是在光錐之內,就說明光可以傳播到該時空位置,也就是說距離足夠近,可以被影響到;如果在光錐之外,就說明光還無法到達該時空位置,說白了就是距離太遠,還沒有影響到。
  • 光在1年裡走1光年,如果在2241光年外,能看到秦始皇稱帝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登基稱帝。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
  •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大家都知道,光年是宇宙空間當中,用來衡量距離的單位,當然,這一般情況之下,屬於一個長度單位,但是,在某些意義上面來說,光年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的一些信息,因為我們都知道,光在真空當中的運動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往往光年的長度也表示光傳播了多長的時間。
  • 在離地球2241光年遠的地方,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盛況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即位皇帝。 當時,人們還沒有發明錄像,當時的盛況沒有錄像記錄。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看不到當時的情況呢?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 我們雖然不能親眼看到兩千多年前發生了什麼。 但從理論上講,我們還是有可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場面。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飛到2241光年外,再觀測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在這三顆亮星中,天津四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恆星,它位於2615光年之外,實際質量可達太陽的19倍,光度將近太陽的20萬倍。,但它從某種意義上也能顯示出時間信息。當這些外星智慧生命觀測太陽系時,將會接收到2615年前的信息,他們將會看到2615年前的太陽系。同樣的道理,如果要看到2241年前的太陽系,只要位於距離地球2241光年的地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