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光年外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看來大家已經對穿越回過去不抱以希望了,要不怎麼話題風向轉那麼快,轉而求其次以科學的角度來討論能不能看到過去的秦始皇,而從理論上來看這方法是可行的,但要看到秦始皇卻要花不少功夫!

秦始皇在位時間是啥時候?

秦始皇生卒年份是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也就是距今2229-2278年,因此上秦始皇時代的光最遠已經跑到了2278光年外,看來這2200光年的距離顯然不太夠,但這並非是關鍵,主要是理論上還是行得通的,因此我們只需要來考慮如何實現這!

為什麼能如此這般操作?

基於這個結果是光速是一個有限值,它的傳播速度是299792458米/秒,而光年使用儒略年來計算,一個儒略年為365.25天,一天為86400秒,因此光走一年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千米!

  • 光速是有限的,那麼是怎麼發現的呢?

第一個試圖測量光速的伽利略,1667年伽利略和助手在相距1.5千米的兩座山上,約定一人打開燈罩後另一人看到燈光也打開燈,很明顯這個實驗是失敗的,因為光跨過這點距離遠超人的反應速度,而且伽利略沒有準確的計時工具。

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發現木星衛星被遮擋時,在地球背離和迎向運動時存在時間差,因此羅默認為這是光速造成的,他測得光速大約21.5萬千米/秒,這個速度誤差很大,但羅默的方法是對的,現代實用羅默的方式測定光速與其他方式測得的光速沒有差別。

1727年,英國天文學家J.布拉得雷利用恆星的光行差測量出光速為30.3萬千米/秒,這個速度已經和現代光速相差無幾了!

1849 年,法國物理學家斐佐用齒輪法測出光速為31.5萬千米/秒

1860年代,麥克斯韋用他發現的方程組推導出光速是一個常量,速度為28.4萬千米/秒

1907年用介電常數、磁導率,用麥克斯韋方程組計算出光速為299788千米/秒

.....

現代使用穩頻雷射器測量光速為299792.4581±0.0019千米/秒

因為光是一個有限速度值,因此從理論上來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剩下的事情是我們如何來實現!

怎麼樣才能到達2278光年外看秦始皇?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因為以現代宇宙飛船的極速也只有21千米/秒,當然這連光的尾巴都追不到,必須得改變方式,而建立在現代火箭推進理論上的極速是光速,但很明顯,假如我們現在就以光速出發,那麼我們和秦始皇的那束光之間永遠都相隔2278光年!

  • 必須有一種比光快的速度

其實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一種是愛因斯坦羅森橋,另一種則是曲速引擎,兩種都可以!我們一一來做個簡單介紹:

愛因斯坦-羅森橋:就是所謂的蟲洞,最早時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提出的,三十年代初期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黑洞和白洞之間的連接。認為它可以完成瞬間時空轉移。

曲速引擎:利用時空的壓縮和膨脹的彈性原理推動飛船前進,因為移動的是時空,並不是飛船,因此不違反相對論中的信息傳遞不可超過光速的觀點,根據早期曲速引擎理論(星際迷航中設定),最高級曲速可達199516倍光速!

似乎以這個速度下到達2278光年也花不了多久,大約只需要4.17天即可到達觀看秦始皇的2278光年處!

用什麼玩意兒來觀看秦始皇?

我們到達了遙遠的距離外,但卻沒有準備任何觀看設備,似乎白跑一趟?那麼首先來算算我們得帶個多大的望遠鏡!

望遠鏡口徑經驗公式:身高/距離=1.22×波長/望遠鏡口徑

聽說秦始皇很高大,那麼按1.8米算,可見光波長選550納米,那麼代入計算這個口徑將會超過一光年,地球上最大口徑的望遠鏡也不過幾十米,這是一個絕對完成不了的計劃!

因此即使我們真的找到通向2278光年外的方法,我們可能也不能看到秦始皇,畢竟如此巨大的落差擺在眼前,此方法只是理論上可行,而沒有任何實際操作可能!

相關焦點

  • 在距離我們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嗎?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生活在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共活了49歲。也就在距今2229年至2278年前,因此理論上來講秦始皇出生時候的「情景」以光的形式傳播到2229光年之外,秦始皇死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的場景傳播到2278光年之外,因此說在2200光年的地方看不到秦始皇了。但如果僅僅從理論上來探討,這種辦法是可行的。
  • 在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嗎?
    那麼,在理論上,假設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位置上,能不能目睹公元前221年這一時間段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呢?人的眼睛而距離地球2200多光年的我們,想要目睹秦始皇登基,就需要眼睛接收到秦始皇本人身體發出的可見光。
  • 超光速跳躍到2200光年外,再觀測地球,是否能看見秦始皇?
    我們所能看見的一切,其實全來自於光的反射,我們從初中就學到,光速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但是儘管如此,因為宇宙之大,光速對於宇宙來說,只能算一個基礎速度。比如太陽突然消失,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類得八分鐘之後才知道。同理,我們所看到的幾光年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很有可能他們好久之前的景象。
  • 從距離地球2241光年外的星球看地球,能看到秦始皇本人嗎?
    等等,換個思路,如果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看地球,豈不是能看到2241年前的地球?為什麼非得選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因為2241年前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已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那一年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接著往下看。
  • 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的位置,能看到秦始皇漢武帝嗎?
    秦始皇逝世於公元前210年,漢武帝逝世於公元前87年。秦始皇奠定了我國的大統一格局,以漢武帝為代表的漢朝造就了漢文化。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如果能一睹秦皇漢武的風姿,那該有多好。反過來,在遠離地球的地方,你不僅能夠看到你昨天和小夥伴踢足球的身影,或許還能夠親眼目睹2000多年前秦始皇祭天時的場景。至於秦始皇長什麼樣,由於是俯視,估計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方法可行嗎?這裡存在兩個問題,就是關於觀測對象和觀測工具的問題。
  • 在離地球2241光年遠的地方,能看到秦始皇稱帝時的盛況嗎?
    ,首先要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能看到這個世界。只要我們睜開眼睛,就能看到東西,但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能看到什麼。 而是物體發出的光進入人的眼睛,光因為攜帶有關物體的信息,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物體。睜開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來自物體的光已經到達這裡。 光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每秒約30萬公裡,我們幾乎能瞬間看到身邊的物體。
  • 在2200光年外能看到秦漢盛世嗎?或需要口徑268.4億公裡的望遠鏡
    光線傳播的原理告訴我們,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是可以站在2200光年外看到秦漢盛世的。在夜晚,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為我們指引方向的北極星。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由於北極星與地球的距離達到434光年,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北極星其實是距今434年前的北極星,在明朝萬曆年間,它的光束才剛剛發射。
  • 假如站在2200光年外看地球,能親眼目睹到古代的秦漢盛世?
    假如站在2200光年外看地球,能親眼目睹到古代的秦漢盛世?
  • 光在1年裡走1光年,如果在2241光年外,能看到秦始皇稱帝嗎?
    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對於處在1.5億公裡外的太陽,它發出的光需要大約8.3分鐘才能來到地球上,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太陽其實是8.3分鐘前的樣子。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我們只有過了8.3分鐘後才會知道,因為太陽消失前一刻所發出的光,需要8.3分鐘後才會到達地球。
  • 如何能親眼見到秦始皇登基?到距離地球2000光年的地方就行?
    這就有人大膽提出,如果說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的地方,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嗎?原來他這麼有硬氣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他想到監控器,正是運用這個可以回放錄像的功能猜想的。如果是想要回看到秦始皇時代,那是極其不可能的事,只能和光賽跑才有機會。
  • 飛到2241光年外,再觀測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但它從某種意義上也能顯示出時間信息。當這些外星智慧生命觀測太陽系時,將會接收到2615年前的信息,他們將會看到2615年前的太陽系。同樣的道理,如果要看到2241年前的太陽系,只要位於距離地球2241光年的地方即可。
  • 2240光年外的超級文明能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
    離地球2240光年外的超高級外星文明是否可錄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稱帝景象?從理論上看沒有任何毛病,因為今年剛好是2019年,加上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登基的時間,剛好是2240年!從2240光年外觀測地球,秦始皇登基的光線剛剛到達,如果一直在開始觀測的話,很明顯能看到整個過程!
  • 2242光年之外回望地球,能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嗎?
    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登基盛況沒有人親眼目睹過,但可想而知必然是空前絕後的。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看到秦始皇登基稱帝的盛況?時間是一條單行線,它只有一個方向,只能是一往直前不能後退,穿越時空一直都是科幻領域的常客。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例如,獵戶座的參宿四位於640光年之外,這顆恆星發出的光用了640年才走完去往地球的路程,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640年前的參宿四。而對於20萬光年外的小麥哲倫星系,我們現在所接收到的光其實是它在20萬年前發出的。 宇宙很大,而且又非常空曠,光可以在宇宙中長時間傳播。光子的傳播不需要動力,它們的前進速度一直保持光速。
  •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
    飛到2241光年之外,觀測地球,能夠看到秦始皇稱帝的情況嗎?大家都知道,光年是宇宙空間當中,用來衡量距離的單位,當然,這一般情況之下,屬於一個長度單位,但是,在某些意義上面來說,光年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的一些信息,因為我們都知道,光在真空當中的運動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往往光年的長度也表示光傳播了多長的時間。
  • 超光速運動,你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
    如果有一艘光速飛船,能瞬間到達22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並在那裡觀測地球,是否能夠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真實影像呢?、幾千光年以外的星系,其實也是它們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景象,這也就是說,如果能瞬間到達數千年光年之外,來觀測地球,是有可能看到地球上古代文明景象的但按照真實的情況來說,這種可能微乎其微,為什麼這麼說呢?
  • 合理推測在距離地球2200光年的天體上人類看得到嬴政登基嗎?
    秦始皇至今為止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那麼實際上是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光的傳播速度是3×10的8次方每秒,那麼光傳播一年的距離是9.46×10的15次方,那倘若站在這麼遠的位置來看,人類能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呢?
  • 如果在距離地球兩千多光年外,是不是就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如果假設人類可以實現光速的話,那麼我們能否倒流時光看到秦始皇登基呢?只要人類的速度能夠達到每秒鐘可以走到299792.458千米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會回到過去,看到秦始皇登基。秦始皇登基的時間為公元前247年,因此如果要看到秦始皇的登基儀式,那麼至少需要2020年+247年=2267年,再根據光速的時間推算,我我們大約需要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外才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了。那麼如果有人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開外的位置朝著地球上看,是不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況?後來,阿拉伯的學者通過大量的解剖和論證提出:能看到的東西是因為光進入到眼睛當中,然後才能夠被看到。
  • 站在距地球2241光年的位置,能否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景?為什麼?
    但是我們把這些通通排除在外的話,當一束光飄向外太空的過程當中,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它可能到達一個極遠值。但是如果想把這個光傳遞得更遠,這中間就需要時間了,而這個時間我們是以光年來衡量的。這個光年指的是什麼呢?常規情況下來說,指的是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