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銀河系至少有3億個地球,最近距離僅20光年!

2021-01-19 宇宙觀察

#銀河系#1965年4月,美國科學院發布了一份報告草案:「鑑於目前所取得的一系列證據,我們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但三個月後水手4號傳回的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卻顯示出了一個堪比月球表面的荒涼環境,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存在。

在之後的若干年裡,人類又發射了若干個探測器探索了太陽系所有行星,連後來被降格成矮行星的冥王星都被新視野號抵近拍攝過了,但在「尋找地外生命」這一項上還是一無所獲。

種種證據都表明,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但地球並不特殊

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確認仙女座星系位於250萬光年後,人類才知道了除了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外,宇宙中還存在大量獨立於銀河系的星系。

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升空後,人類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了宇宙的廣闊,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表明,可觀測宇宙內至少有兩萬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

基於數據的龐大和太陽和地球普通,尤其是宇宙誕生已經138億年,而太陽和地球才誕生46億年這一事實,科學界普遍相信宇宙中還存在眾多和地球一樣,可以誕生生命並演化出智慧文明的星球。這也是很多人相信外星文明存在,並相信科技水平遠超人類的外星文明存在的原因。

無他,唯量大爾。

銀河系內有多少宜居行星?

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不過這裡的系外指的是太陽系外,所以該行星還位於銀河系之內。

飛馬座51b被發現之後,天文學家開始著重尋找系外行星,尤其是尋找成分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因為這些行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而且這些行星還能成為未來人類文明的移民備選星球,不需要太多改造就能入住。

2009年,NASA專門用於尋找系外行星的克卜勒望遠鏡升空後,系外行星的發現速度幾乎達到了一天一顆,服役八年間一共為人類找到了2600多顆地外行星,其中還有克卜勒452b,克卜勒22b這種被譽為「第二地球」的高價值星球。

截止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不要忘了,銀河系的恆星數量是1000億到4000億,雖然不是每顆恆星都像太陽一樣擁有八顆行星,但一兩顆總還是有的,所以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很可能在萬億級別,4000多顆系外行星裡就能出好幾個「第二地球」,上萬億顆系外行星裡,又能出多少呢?

系外行星的基本情況

在克卜勒望遠鏡收集的系外行星數據裡,7%到75%的行星上都是擁有液態水的,也就是說它們都位於所在恆星系的宜居帶內,唯一限制人類拎包入住這些星球的,只有尚不明確的大氣成分。

按照7%到75%的比例,銀河系內的宜居星球數量介於3億到30億顆,而在已經被NASA確認發現的宜居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是僅20光年,還有4顆宜居行星距離地球30光年。

但在宇宙尺度上「近在咫尺」的幾十光年,對現階段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人類文明來說,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4.22光年外的比鄰星以及可能宜居的比鄰星b,才更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一個到達的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真的有用嗎?

以尋找外星文明為出發點,不斷被發現的系外行星自然是件好事,但從人類文明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系外行星或者說「第二地球」們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因為它們本質上不過是一些和地球類似的巖石金屬星球而已。

論金屬資源,太陽系任何一顆星球上都有不少,木星的衛星和土星環內的水資源也遠超地球,而且人類目前人口還不到百億,地球還遠沒有被人類住滿,除非快速發生若干次技術爆炸,否則人類未來數千年都還是會在太陽系內生活,開發太陽系內的資源。

系外行星的吸引力其實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而且相比位置固定不變,毫無機動性,沒準哪天就會被小行星撞上的系外行星,人類未來建造的超大型可組合式太空城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星艦文明

在未來科技的加持下,位於太空中的大型太空城完全可以容納所有人類,這些太空城內擁有氣勢磅礴的生態循環系統,日常所需的資源可以直接從任何一顆星球上採集,開採枯竭後也能迅速飛到下一顆星球附近繼續。

而這種由若干座超級太空城,以及護衛太空城的超級戰艦所組成的智慧文明形態,便是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星艦文明」。

星艦文明形態下的人類,可以毫無顧忌地遊蕩整個宇宙,而如果生命的誕生真的只是單純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的話,總有一天人類會遇到外星人,或者被外星人遇到。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直徑可達20萬光年,除了地球外,有多少顆宜居星球?
    自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對太陽系的各個行星都進行了探索,但可惜的是沒發現地外生命的跡象。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麼大的宇宙肯定存在外星生命,所以尋找地外生命人類一直在進行。以前人類的觀測手段有限,僅僅知道太陽系屬於銀河系,直到上世紀20年代人類發現了25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這時人類才意識到龐大的宇宙。
  • 銀河系對地球影響有多大?地質史上多次滅絕,最近超新星150光年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銀河系直徑約20萬光年,地球在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位置以每秒240千米的速度公轉,大約2.5億年環繞銀心一周,從太陽系誕生到現在,大約已經公轉了20圈左右,到現在太陽系還好好的繼續運轉,這表明前20次太陽系都安然度過了,不過誰又能保證這次不會撞到啥物件呢?
  • 天文學家意外發現一個黑洞,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
    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論文,日前,天文學家在一次例行的天文觀測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黑洞,它潛伏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有1000光年,令科學家感到震驚。科學家通過對HR 6819軌道的研究發現,這個未被觀測到的不明天體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4倍,如此巨大的質量表明,該天體一定是一個黑洞,「質量為太陽質量4倍的天體必然是一個黑洞,」Thomas Rivinius說,「它距離我們是如此之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僅1000光年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僅1000光年  Emma Chou • 2020-05-07 18:50:45 來源:前瞻網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科學家: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論文,日前,天文學家在一次例行的天文觀測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黑洞,它潛伏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有1000光年,令科學家感到震驚。HR 6819在太空中的位置科學家的觀測表明,HR 6819雙星系統中一個恆星大約每40天就圍繞一個尚未被觀測到的天體運行一周,而另外一顆恆星由於距離該不明天體較遠,因此,其公轉周期較長,目前尚未被確定。
  • 地球並不特殊!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多少宜居星球?
    種種證據都表明,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但地球並不特殊 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確認仙女座星系位於250萬光年後,人類才知道了除了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外,宇宙中還存在大量獨立於銀河系的星系。
  • 銀河系或包含30多個地外文明 距地球最近也有1.7萬光年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6月15日報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研究稱,銀河系或包含30多個地外文明,但距地球最近的也有大約1.7萬光年。
  • 銀河系如此大,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至少100個「超級地球」!
    銀河系如此大,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至少100個「超級地球」!無論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人類一直渴望探索的問題之一就是:銀河繫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在浩瀚的星空中,有氣體雲、塵埃和有機物。大量這些分子表明生物學無處不在。生命的起源和進化可能是宇宙不可避免的規律,只不過時間早晚。在銀河係數十億顆行星中,有些可能永遠不會產生生命,有些可能會有生命的興衰,或者只是停留在最簡單的生命形式中,但還是會存在少數行星可能比我們人類擁有更高的智慧和文明。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銀河系有180億個行星系統。如果百分之一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性,那麼概率是1.8億。
  • 銀河系也有「雙胞胎」?距離太陽系120億光年之外,有個類銀河系
    前段時間國外有一支科學團隊通過觀測研究發現了宇宙中可能還存在一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並將其稱為「類銀河系」。 據了解,這個類銀河系距離太陽系大約有120億光年的距離,研究人員利用太空望遠鏡對它進行探測,發現它的內部結構和銀河系較為相似
  • 僅6光年!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身就有「超級地球」
    我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將近4000顆系外行星,包括不少和地球類似的「超級地球」或者「第二地球」,但都在幾百幾千光年之外,很長的時間內都遙不可及。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4.2光年,是個三星系統,而再往外6光年處的「巴納德星」,則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以天文學家巴納德的名字命名。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會把地球吞噬掉嗎?
    由於黑洞不發光,輻射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所以我們很難發現黑洞,只有當黑洞的引力對其他恆星或者星雲造成影響時,我們才能間接探測到黑洞的存在,目前人類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有2800光年,根本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 比鄰星離太陽就有4光年,10萬光年的銀河系怎會有1000億顆恆星?
    相對於宇宙尺度而言,這些肉眼可見的恆星都算是太陽的近鄰,它們的距離大都沒有超過1000光年。我們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恆星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小撮,在直徑約為1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恆星總數至少有1000千億顆,最多可能有4000億顆。然而,太空中似乎是空蕩蕩的,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都在4.2光年之外,那麼,1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又是如何容下1000億顆恆星的呢?
  • 銀河系鄰居仙女星系有多大?恆星數量1萬億顆,至少4個銀河系大
    這些恆星距離我們太過遙遠了。我們的眼睛根本無法分辨出它們的真實面貌。這些數不清的恆星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宇宙島嶼,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組成。它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我們就身處於銀河系之中,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恆星中普普通通的一員。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千個系外行星,這一事實表明人類世界絕非例外。儘管如此,在外太空發現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不過許多科學家依然認為,我們還沒有發現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通過天文觀測人們發現,僅銀河系中就有至少兩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的星系總數則在幾千億顆以上!其中的行星也絕不罕見,從1995年人類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起,到現在短短20多年,就已發現了4100多顆。根據這些數據,人們根據概率論已經可以相當有把握地估算出,銀河系內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存在類地行星的概率約為19%,也就是說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在銀河系中至少有400億顆。
  • 難怪霍金擔心,新的研究表明,銀河系可能存在多個外星文明
    到2018年任務結束時,克卜勒發現了約2,800個系外行星,其中許多行星的運行軌跡都與繞太陽公轉的地球軌跡相似。但是克卜勒的主要目標是確定是否存在類似地球這樣環境的行星。該計算需要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飛行器的幫助,該太空飛行器一直在監視整個銀河系中的恆星。有了蓋亞的觀測數據,科學家們終於能夠確定銀河系中有數億顆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圍繞它們的恆星運轉,其中,距離最近的行星離我們約有20光年的距離。
  • 宇宙的大概直徑是960億光年,那銀河系大概有多大呢?
    銀河系在宇宙中連一根毛都算不上,因為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宇宙大爆炸以來,經過對宇宙微波模擬背景圖研究得出,宇宙的大概直徑是960億光年,一切星系都在宇宙中,那銀河系有多大呢?舉個例子,銀河系中我們目前發現的恆星盾牌座UY相當於太陽的210億倍,距地球6000光年,而太陽是地球的130萬倍,距地球1.5億公裡,地球是月球的39倍,距月球38.4萬公裡,而銀河系直徑10萬至12萬光年,甚至有的科學家觀察出銀河系直徑為15萬至18萬光年,從大比到小很好理解吧,銀河系這麼大,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  宇宙由許多星系組成, 而我們的銀河系至少有2000億顆星組成。
  • 最新研究成果:銀河系可能有36個活躍的智能文明,地球生命最獨特
    迄今為止,地球在承載宇宙生命方面的能力已被證明是獨一無二的,這使我們懷疑我們是否真正孤獨。  也許不是。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計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至少有36個活躍的,可以交流的智能文明。但是,由於時間和距離的原因,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真正知道它們是否存在或曾經存在。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不過,按照研究人員計算,這些文明之間的平均距離達1.7萬光年,人類現有技術無法探明它們的存在,也無法與之交流。▲影片《阿凡達》中的外星人形象人類為何並不孤單?要從「哥白尼原理」說起天文學中有個著名的「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並無任何特殊。
  • 發現迄今為止最近的黑洞,離地球僅1000光年遠!
    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接近的黑洞---只有1000光年遠。 它大概有4個太陽的質量,處於用肉眼可見的恆星系統中,屬於所謂的「沉默」的黑洞之一。結果,當他們在智利的拉西拉天文臺(La-Silla)使用望遠鏡觀察這兩顆恆星的運動時,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根據它們實際的軌道來計算,該系統中肯定有第三個巨型天體,而且該巨型第三天體這個必須至少有四個太陽質量,但是在望遠鏡上卻觀察不到它。研究人員最終認為,這只能得出一個結論:「質量至少為4個太陽的不可見物體只能是黑洞。」 Rivinius解釋道。
  • 最新發現,迄今最近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4倍,距離地球1000光年
    通過科學數據,我們可以推算出銀河系中大概有1000億到4000億個恆星系統,可對於黑洞數量就無法確定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對於黑洞的探測還是很有難度的。最新發現,已知中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近日,歐洲天文學家有了最新的發現,距離地球100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黑洞,這也是目前已知中,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其質量更是太陽的4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