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石蒜浩劫只因太美麗圖

2021-01-14 華夏經緯網

 

 

花瓣向後反折,形容其外型,金花石蒜也有「龍爪花」之名。(圖/王以瑾攝影)

 

美麗惹禍,金花石蒜又是一個例子!原本在北海岸、蘇澳地區擁有大量族群的金花石蒜,因為外型亮麗搶眼,深獲花藝、園藝界喜愛,招致大浩劫,僅存絕壁上摘採不到的植株躲過這場劫難,由於野生數量稀少,已被農委會列為嚴重瀕危等級。在臺灣本島金花石蒜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基隆嶼因長期軍事管制,意外為其保留了生存之路;10月,走入這滿山遍野生長著點點金花的島嶼,就如奇蹟展現般不可思議。

 

經過20分鐘的船程,即將靠向基隆嶼之際,眼前的山壁已可看見點點金黃,將山壁點綴得格外有朝氣,雖然距離太遠無法明辨是什麼植物,但這個時節、有著這樣搶眼的色彩,就非金花石蒜非莫屬了。

 

嚴重瀕危的植物,在山壁上能有這樣大族群地生長,即使尚未近距離接觸,都已讓人異常興奮了;導覽人員表示,基隆嶼金花石蒜最盛的時間,應該是在9月中旬至10月初,那時整片山壁的金黃,最是壯觀,這個時間看起來數量還不少,但其實已錯過了開花最盛的時候。

 

金花石蒜為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花卉,每支花莖頂有4至8朵花,因花瓣呈波浪狀向外翻卷,又有「龍爪花」的別稱。

 

未到花期的金花石蒜很難查察它的存在,曾經努力追尋芳蹤的賞花人應該都有深刻的體驗,我也曾經和友人盯著傳說中有其蹤跡的山壁,張大眼睛努力找尋,但因為距離遠根本無法確定它是否存在,但等花期到了,金黃色的花在綠成一片的山壁中格外搶眼,又很難忽視它。

 

 

 

(圖/金花石蒜可以生長在相當貧瘠的崖壁上,見花不見葉是其獨特的生長習性。王以瑾攝影)

 

球根深埋在地底下,根本沒人知道它的存在,等到花期將屆,突然冒出一枝花梗,開出多朵花卉,就像憑空冒出的一樣,於是,金花石蒜就有了「忽地笑」這個別名。

 

花謝了才長葉片,過完夏季,葉片枯死,一片死寂,就像它已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一樣,但這卻是要揭開花季的序幕,「見花不見葉,見葉不見花」,是金花石蒜獨特的生長習性。

 

金花石蒜的花期約為每年9至10月,頂多到11月初,錯過了,就要等隔年才有機會再度欣賞它的美麗。

 

 

 

(圖/基隆嶼有3條步道,其中遊客最頻繁使用的就是濱海步道。王以瑾攝影)

 

原本在北海岸、東北角乃至於宜蘭蘇澳地區的海濱都生長著茂密的金花石蒜,但大約在60年代,為了提供園藝市場需求,野外能拔能採的植株,幾乎被一掃而空;當時雖然也因應需求有人工栽培,但因為繁殖率低,野生種球仍是主要的種苗來源,這一波浩劫之後,耆老口中,中秋過後滿山遍野金黃花海的記憶場景,已不復見。

 

現在大家瘋狂地迷戀金針花海,如果金花石蒜能維持當年那樣大量的族群,創造出的美景,相信有過之而無不及。

 

 

 

(圖/基隆嶼燈塔是島上的地標,可惜若不是包船前往,根本沒有時間親身前往拜訪。王以瑾攝影)

 

基隆嶼是親近金花石蒜的絕佳地點,可惜並不是十分便利,主要是船班時間不固定,其次是可能因天候因素不開船。要前往基隆嶼可至碧砂漁港乘船,在靠近觀光漁市的港邊有3處分散的攤位,分屬3家船公司,他們不一定天天營業,有人招呼的當天就有開船,但要視船大小,湊足10至20人才開船。全票票價為300元。

 

航行約20分鐘可抵基隆嶼,島上只能停留50分鐘,同船的人要一起搭船回港;雖然島上有3條步道,但由於停留時間很短通常只走最平緩簡單的濱海步道,往返一趟就差不多是登船時間了,至於位於最高點的地標──基隆嶼燈塔是沒有時間拜訪的。

 

來源:ETtoday旅遊玩家

相關焦點

  • 金花石蒜重現北海岸 金秋最好迎風賞花遊
    北觀處在獅頭山步道復育的金花石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金花石蒜花開不見葉,花瓣就像龍爪。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如果告訴你,有一種花卉,豔冠群芳卻多見於墓地,你會想一睹此姝花容?墳墓花,是桃太郎對金花石蒜的稱呼,只因日本人常將它栽種在墓地。在臺灣,人們偏愛叫它「幽靈花」或「龍爪花」,還有人稱「黃金百合」或「山水仙」。     秋訪馬祖,你不難在島嶼水濱見到紅花石蒜。來到近年以婚紗攝影受歡迎的北海岸,你不該錯過現正進入花期的金花石蒜。屬於臺灣原生植物,金花石蒜主要分布於北部海岸到東部濱海與山區,但因遭人為大量挖採,野生植株已不多見。
  • 臺灣:太魯閣金花石蒜 美卻有毒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太魯閣公園布洛灣臺地的金花石蒜最近綻放淡黃色花朵,十分美麗。太魯閣公園布洛灣臺地的金花石蒜最近綻放淡黃色花朵,迎風搖曳,香氣迷人,讓遊客流連忘返,太管處呼籲民眾不要採摘。
  • 最貴氣的原生花卉 野生的金花石蒜開了
    東北角海岸野生的金花石蒜綻放  今秋天氣怪得很,原該在十月中旬便見群花盛綻的金花石蒜,到了秋末時節,才在東北角海岸山壁上賣力綻放,盛花期將落到十月底十一月初。  時序即將於11月7日入冬,要不是這波入秋最強的冷鋒報到,寶島其實還不太感覺得到秋意,滿街遊人儘是短袖短衫來去。或許正是這樣不覺涼意的天氣,使得野生於海濱峭壁上的金石花蒜,也開始意興闌珊起來,不情不願地緩慢開花。  金花石蒜是臺灣最貴氣的原生花卉,或許是要與11月初登場的臺北花博比美,今秋順勢拖延花期,希望能贏得更多讚賞目光。
  • 臺灣基隆嶼金花石蒜10月下旬盛開(圖)
    基隆嶼金花石蒜開了,目前是初花期,預計10月下旬進入盛花期。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基隆嶼金花石蒜開了,目前是初花期,預計10月下旬進入盛花期。不過,由於此時東北季風盛行,想要搭船勇闖基隆嶼賞花去,可要心理準備,先得克服暈船才能登島,欣賞金花石蒜美景。   位在基隆港北方約6公裡的基隆嶼,是離基隆最近的離島,平常島上僅海巡部隊駐紮,每年4月至10月海象較佳是旅遊季。
  • 臺灣:東北角海岸 金花石蒜綻放金黃花容
    金花石蒜的花瓣像極了彎曲的龍爪臺灣很少有花卉像金花石蒜,如此富神秘氣息,讓人捉摸不定。如果不是熟悉金花石蒜生態,初見它豔麗花容的遊人,莫不以為它是孩童惡作劇插在野外以假亂真的花卉。今年秋季天氣涼得早,楓香見黃葉,金花石蒜竟也提早展笑靨。今年天氣變化多端,許多花卉不是早開就是晚放,讓追花達人也疲於奔命。去年金花石蒜直到冬風吹來才見綻放,今年卻是選在秋風直送的九月底十月初露臉,雖遇上奈格颱風豪雨,石蒜花依然挺立雨中,成為風雨天氣裡最美的黃花。
  • 盆栽金花石蒜
    盆栽金花石蒜有著金色耀眼光芒的金花石蒜,由於人為的開採,使得數量逐年下降,是瀕臨絕種的臺灣原生花卉。花形好比燦爛絢麗的煙火,每年 1 0月1 0日前後綻放,十分引人注目,太魯閣公園管理處十多年前在布洛灣臺地復育金花石蒜,如今復育成功,臺灣北部也有許多產銷班將這美麗的花卉作切花外銷,名揚國際。
  • 從別名到栽培要點為你詳細解讀美麗的金花石蒜
    金花石蒜:見花不見葉、見葉不見花金花石蒜 (別名:龍爪花、忽地笑、黃花石蒜) 早年常見於海濱地區。後來因人們的大量採摘,使其在野外幾乎瀕臨絕跡。僅剩少數絕壁上摘採不到的植株躲過這場劫難。現在野外已很難尋找金花石蒜的蹤影。只剩陡峭山壁上,還有零星野生石蒜聚落。
  • 秋遊北海岸 金花石蒜開花
    北海岸人工復育的金花石蒜開花了  隨著第一波冷鋒報到,北臺灣氣溫驟降,金花石蒜也在秋涼中開花  今年天氣怪異,夏天熱爆,入秋後一樣維持三十餘度高溫,使得許多花卉延遲開花,金花石蒜也不例外,原該在九月間見到花開,卻是拖到進入十月,東北季風吹起以後才見綻放,讓人等得好生心焦。  金花石蒜為臺灣原生植物,主要出現在臺灣北部和東北部濱海地區。因為曾遭大量挖採,北海岸現已見不到野生植株,全靠人工復育栽種,而揭開這波金花石蒜花季序幕的,正是在北海岸溫泉區人工復育的植群。
  • 「報秋花」石蒜上海植物園盛開
    中國園林網8月23日消息:著氣溫下降,大片大片的白、黃、紫色石蒜花,盛開在上海植物園(上圖)。記者昨日從園方獲悉,石蒜堪稱上海地區的「報春花」,近日才開始盛開,為市民帶來初秋的美麗。專家表示,石蒜開花拉開了上海地區秋花競豔的序幕,申城進入物候學意義的初秋季節。   在上海植物園盆景園,一株株石蒜的花葶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麗,朵朵亭亭玉立,贏得遊客喜愛。上海植物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石蒜堪稱上海地區的「報秋花」,8月份開放,目前花色有白、黃和紫三種。而備受關注的紅色石蒜,被稱為「曼珠沙華」,要到9月才會開花。
  • 從彼岸花到石蒜——石蒜
    秋分前後,石蒜如火盛開。他的線形葉子在開花後從基部長出來。傘形花序頂生,花鮮紅色,花被窄倒披針形,向外翻,雄蕊和花柱出,美麗豔麗。石蒜Lycorisradiata比他的簡體中文名字更被小清新文藝界的少男少女們俗稱為「曼珠沙華」或「彼岸花」。
  • 石蒜栽培技巧介紹
    多數品種喜溫暖的氣候,最高氣溫不超過30℃,旬平均氣溫24℃,適宜石蒜生長。冬季日平均氣溫8℃以上,最低氣溫1℃,不影響石蒜生長。栽培環境:種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鱗莖頂剛埋入土面為好。要求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質土或疏鬆的培養土,栽植時施適量的基肥,栽培後灌透水。營養生長期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能積水,以防鱗莖腐爛。
  • 路邊攤石蒜冒充水仙 誤食汁液會產生石蒜鹼中毒
    晚報記者 許沁 報導  明明是石蒜,卻說是水仙!最近正值水仙上市,但這幾天,馬路、弄堂、菜市小攤上,一些小販用「石蒜」冒充「水仙」又多了起來。專家表示,石蒜是一種典型的有毒植物,其汁液有毒,誤食後會產生石蒜鹼中毒,甚至出現手腳發冷、血壓下降等症狀。
  • 彼岸花、中國石蒜、稻草石蒜......寧波野生石蒜全面繽紛綻放
    ,花瓣主脈上具有明顯的紅暈, 花苞外側的紅色脈紋更加顯著, 花蕊均有紅色成分上周六(8月8日),我在鄞江鎮的田野中看到珍稀的乳白石蒜已經抽生出美麗的花序在風中搖曳。與其相伴生的是更加多一些的玫瑰石蒜。去年8月,我已經注意到玫瑰石蒜與乳白石蒜的這種相互的伴生關係。因此,我認為乳白石蒜其實是玫瑰石蒜的一個異變類型。
  • 最美石蒜季,看上海植物園如何應用「曼珠沙華」
    夏末秋初,是石蒜的季節。石蒜,於園林綠化而言,常常是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的狀態。石蒜的花體量大,花色豐富,高度適中。只要見過石蒜這種植物,它的優點就無需再贅述。那為何石蒜屬植物至今也未得廣泛應用呢?其實有一些原因。石蒜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彼岸花,正是石蒜(Lycoris radiata)這個種。因其花開葉未展,出葉花已謝,花與葉生生世世永不相見而享譽盛名。石蒜屬這奇特的現象充滿著神話色彩,也給植物配置帶來了很大難題。當花開時,地表卻是裸露著泥土。
  • 彼岸花了解一下,南京中山植物園石蒜季賞花盛宴即將開啟
    這幾天,市民和遊客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會發現,園子裡到處是初開的石蒜:白色的長筒石蒜、黃色的中國石蒜、紅色的彼岸花……它們就像一個個林間的精靈,生在枝頭的花朵排列如傘,花瓣朝後反卷,美麗繽紛。尤其是紅色的彼岸花,從花瓣中心迸射出幾根長長的蕊絲,仿佛煙花一般,十分豔麗。
  • 從彼岸花到石蒜——石蒜屬植物
    可見,佛經中的「曼珠沙華」和石蒜沒啥直接聯繫。而「彼岸花」的名字則來源於日本。石蒜恰在日本節氣「彼岸」(即秋分)時開花,此時也正是掃墓的時節,「彼岸花」在墓地周邊盛放,這種絢爛悽美的花很容易引發人們的翩翩聯想。於是受到佛教洗禮的日本人迅速地把這一典故附會在了紅花石蒜上,而它豔麗的紅色和團簇的輻射狀花冠確實很符合佛經中「赤團華」的形象。於是「彼岸花」這一名字在日本受到廣泛傳播。
  • 石蒜盛開,那是夏季山野最絢爛的色彩
    (玫瑰石蒜和乳白石蒜相伴生,二者具有相同的起源和較近的親緣關係) 上周末,我在鄞江鎮的田野中看到珍稀的乳白石蒜已經抽生出美麗的花序。
  • 石蒜種植技巧介紹
    石蒜種植技巧介紹 溫度:石蒜的許多成員都喜愛溫暖的氣候,孤挺花、文殊蘭、蜘蛛百合、紫嬌花、蔥蘭、韭蘭和火球花皆屬此類,適合平地栽培。金花石蒜和君子蘭的生育適溫在攝氏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間,較適合在北部栽種,君子蘭夏季應避免過於溼熱的環境。水仙類性喜冷涼,平地只能在冬春之際種植;垂筒花和袋鼠腳應種在中、高海拔較適合。
  • 種植石蒜,它的養護管理有哪些方面
    石蒜:鱗莖球形,多年生長的草本植物,在秋天會生長出葉片,葉片為深綠色,也狹窄帶狀,中間有粉紅色的綠色條帶;花的莖杆約30釐米左右;有兩個苞片,披針形;約35釐米長,寬約0.5釐米;傘形花序4-7多,色彩鮮紅,花瓣狹披針形,約3釐米長,約寬0.5釐米,有翻卷和皺紋;雄蕊突出外露出花被以外,它比花被長約
  • 庭院的小美女「粉葉金花」,讓人迷戀的植物
    在了解美麗的小美女「粉紙扇」之前,咱們先看看她的兩個小姐妹,看看有沒有熟悉的感覺?它們分別是紅葉金花和玉葉金花。紅葉金花看看它這些美麗的粉色葉片,並不是花瓣,而是一種變異葉。粉葉金花屬於粉源植物,可以吸引很多昆蟲前來採蜜。開花季節,蜜蜂、蝴蝶等時時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