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美麗的女神。
在貝殼的大千世界裡,有一種螺叫「維納斯骨螺」,相傳因維納斯的發梳而得名,是人見人愛的收藏極品。
維納斯骨螺外形亮麗優美、婀娜多姿,有著纖美的螺殼,外表覆蓋著像梳子齒般的長刺。
它們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淺海,棲息於軟質砂底,喜歡吃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牡蠣和海蛤。
維納斯骨螺的貝殼經過漫長歲月的演化而變得奇形怪狀。
它們身體下方有一個很長的倒虹吸,即像梳子齒一樣的管刺,不僅能保護自身不被其他生物捕食,還可以防止螺體在鬆軟的泥土裡下沉。
在很小的時候,它的外套膜就開始分泌建築材料——碳酸鈣,大約一年的工夫,房屋的頂樓就建造好了。可是,隨著身體的生長,它開始一層一層地往下建新的樓層,等到成熟時樓房的最底層也完工了。
這部傑作的內部結構是優美的螺旋形,就像我們喜歡吃的火炬冰淇淋,又像極了旋轉樓梯。
維納斯骨螺的繁殖期在春季,雌螺會產出澹黃色網狀螺旋形卵團,卵團的直徑約3釐米,長約15釐米~25釐米。
雌螺產卵很慢,一個星期才能產出長度25釐米的卵團。卵會在卵團內孵化並發育。25天後,仔螺會爬出卵團,攝食餌料生物。
、
維納斯骨螺的成長過程也十分漫長。離開卵團50天後,仔螺螺體出現刺狀突起,1年後,螺高也超不過3釐米。
雖然擁有極為夢幻的名字,事實上,維納斯骨螺卻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它們的口腔中長有齒舌帶,如同多排的「鋸條」帶,排列整齊,柔軟彎曲,能刮取藻類,舐取食物。
它們白天躲在砂泥質的棲地裡,晚上才會出來覓食。獵食時,它們會利用梳齒般的長刺罩住小型螺貝類或其他生物,防止獵物潛逃,然後在獵物身上鑽洞並注入消化液,再吸食被分解而變軟的獵物。
它們喜歡捕食貽貝,選擇的鑽孔位置並不是當年生的較薄的殼面,而是在較厚的地方,大多位於貽貝的內臟和鰓區,尤其是心臟所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