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傳奇! 「天宮二號」即將迎來謝幕時刻!

2021-01-19 央視新聞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計劃於7月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入軌,設計在軌壽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軌飛行超1000天。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太陽帆板展開後翼展寬度約18.4米,起飛重量約8.6噸,具有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重要功能。

天宮二號入駐太空之日起,就開啟忙碌的工作模式:「牽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還「接待」了天舟一號「快遞小哥」,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可以說,天宮二號不僅忙得有成效,還完成了中國空間站發展的重要使命。

"火眼金睛"識地球 觀海看地探大氣

為「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定製的高性能航天「數位相機」,安裝在天宮二號對地觀測面的「肚子」上,能夠實現跟隨天宮二號的飛行角度變化從多個方位對地成像。

它具有信噪比高的特點,地面解析度達到100米,所看到的地表景物細節更加精細。這些新型的探測圖像將可廣泛應用於氣象預報、大氣探測、氣候變化、農業生產、海洋災害預防、航海安全保障等多種領域。

從種子到種子 空間植物全程培養

隨著載人航天的發展,如何在太空中培育植物,是人類長期在太空生活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天宮二號上,搭載有一個溫度適宜、光照可控的迷你培養箱。以往的太空植物培養實驗周期都不超過20天,只能展開幼苗階段的實驗,而這次是我國首次在空間完成「從種子到種子」全過程的空間植物培養實驗。

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入門級」實驗飛行器,天宮二號則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型空間實驗室,旨在解決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具備開展各種工作和試驗的條件。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制定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一是航天員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三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視頻:三步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時代

2011年9月29日,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沖天而起,將天宮一號精準發射入軌。隨後,天宮一號相繼迎來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完成太空飛行器組合體控制與管理、航天員在軌駐留保障等一系列技術試驗驗證,獲得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2018年4月2日,它完成使命,入落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如今,隨著天宮二號任務的結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工程也將全面展開,中國也由此正式邁進「空間站時代」。


中國空間站——「天宮」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夢天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

△視頻:中國空間站基本情況

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由神舟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天舟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空間站設計壽命10年,可根據需要,通過維護維修進一步延長壽命。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天和艙用於空間站的統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員生活,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停泊口用於問天艙、夢天艙與天和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口用於神舟飛船、天舟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

△核心艙「天和」

同時,空間站規劃了密封艙內的空間實驗櫃、艙外暴露實驗平臺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光學艙,支持在軌實施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

△密封艙內的空間實驗櫃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未來空間站任務中,中國載人航天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設備研製、空間應用、航天員培養、聯合飛行和航天醫學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果。為推動世界載人航天技術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向太空延伸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監製/張鷗  主編/李偉

記者/陳勃 吳傑  

編輯/杜顯翰 馬瑋璐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不朽傳奇! 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完美謝幕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此時此刻,在九天之上遨遊的天宮二號正向著我們作最後的告別演出。
  •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本報記者 張保淑此時此刻,九天之上遨遊的天宮二號正在向地球家園作最後的告別。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天宮二號承載了推動中國步入「空間站時代」的歷史使命,天宮二號飛行任務期間,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進行了多次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空間實驗,充分驗證了航天員中期駐留太空的能力、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為建造空間站奠定基礎,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 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原標題:功勳太空飛行器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 天宮二號,歡迎回家
    一起回顧天宮二號的傳奇之旅!↓↓↓2016年9月15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新社發 孫浩 攝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絢爛謝幕!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 2011年9月29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隨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騰空而起你飛向了太空,你是否還記得首次「親吻」神舟八號的感覺謝謝你,讓我們見證了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太空對接技術國家的榮耀時刻!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結束長達7年太空之旅
    北京飛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不同角度切換著天宮一號飛行器在空中的情況,「一切正常」的聲音不斷傳回。21時38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宮」。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謝幕了,而中國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謝謝你為我們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天宮二號,一次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獻上華麗終章,就此完美謝幕。今天,回頭看它的每一幕,依然感到震撼無比。 神舟十號任務之後,中國載人航天迎來了最重要的節點:到底能不能研製出可以長期在軌的空間站?是否能實現多人次長期在軌生存?如果長期生存,如何解決貨運補給問題?在完成基本工程任務之後,能不能用空間站做世界級科學研究?能不能給載人航天第二步做一個總結,開始進入第三步? 帶著這些疑問,天宮二號應運而生!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輝煌永駐
    從升空到銷毀的2378天裡,天宮一號見證和親歷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許多輝煌時刻: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  2011年9月29日19時,在甘肅酒泉,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謝幕」來了!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迎來「謝幕」——再入大氣層燒毀。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二號獨家故事:1036天熱血青春!
    在那裡,天宮二號「肚子」裡十餘件載荷、設備接到指令,陸續熄滅工作指示燈,靜待歸途。3天後,也就是7月19日的晚上,人們迎來了天宮二號「回家」的消息。這個被稱作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空間實驗室,再一次穿過大氣層,感受地球溫度,回到了久違的人類家園。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
  • 天宮二號僅用兩年就即將墜毀?網友:啥原因呢?
    日前,國外相關機構偵測到中國天宮二號衛星正在進行降軌工作,而如果按此推測,則天宮二號衛星很可能即將墜毀。對於國外機構判斷中國天宮二號即將墜毀的猜測,國內一些網友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天宮二號衛星是於2016年9月才發射的,如果按照時間來推算的話,它不過才在太空呆了兩年多的時間,這麼快就墜毀,應該是不太可能吧!
  • 天上三年,「天宮二號」都幹了啥?
    因為「天宮二號」原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備份,但由於「天宮一號」表現很好,所以對「天宮二號」進行了適應性改裝,讓它執行空間實驗室任務。為了完成「天宮二號」的三大任務,科技人員開展了很多新的設計工作,從而使「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中國天宮二號即將墜毀,為何不到三年就報廢?專家:好事將近
    天宮二號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我國第二個試驗性空間站式太空飛行器,目前它還在軌道上正常運行,有報導顯示,不久之後天宮二號在受控制的前提下即將進入大氣層墜毀。從其發射至今,天宮二號在太空中運行了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其實在一個多月以前就有媒體報導過,天宮二號進行了受控的降軌操作,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進行類似操作的飛行器其結局無外乎受控墜毀。據報導,天宮二號受控墜毀其實是因為其在太空中按計劃完成了全部拓展試驗,因此在軌道上繼續運行已經失去了意義,受控墜毀是其最好的歸宿。
  • 天宮二號已「回家」!2分鐘獨家回顧她的燦爛一生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開始了為期33天的太空駐留生活。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
  • 科技短評:天宮一號的「謝幕」,是中國航天的騰飛
    天宮一號被稱為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有6名航天員曾駐留其中。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就此正式謝幕。    短評    天宮一號的完美「謝幕」,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極大鼓舞了航天人不斷前行、勇攀航天高峰、建設航天強國的信心與決心。這不僅是中國航天走向世界最強的開始,也是我國在漫長航天徵途的又一次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