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金星上的火山仍然活躍

2020-08-23 老鐵一起嗨

一項新研究確定了金星上37個最近活躍的火山構造。

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最好的證據,表明金星仍是一個活躍於地球的行星。

這項由馬裡蘭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極大地改變了金星的視野,從一個幾乎不活躍的星球變成了一個內部仍在攪動並且可以養活許多活火山的星球。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一段時間,金星的表面要比火星和水星等行星的內部年輕。

溫暖的內部和地質活動的證據以環形結構的形式點綴在行星表面,這種結構稱為電暈,是當行星深處的熱物質羽流穿過地幔層和地殼時形成的,這類似於地幔柱形成火山夏威夷群島的方式。

但是,金星上的日冕可能是古代活動的跡象,金星已經冷卻到足以減緩行星內部的地質活動並使地殼變硬的程度,以至於任何來自深部內部的溫暖物質都無法刺穿。

另外,地幔柱在金星上形成日冕的確切過程以及日冕之間變化的原因也引起了爭論。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金星表面下熱機械活動的數值模型來創建高解析度的日冕形成的3D模擬,他們的仿真比以往提供了更詳細的過程視圖。

結果幫助科研人員確定了僅在最近活躍的日冕中才存在的特徵。

然後,研究小組能夠將這些特徵與金星表面上觀察到的特徵相匹配,從而揭示出整個星球上日冕的某些變化代表了地質發展的不同階段。

該研究提供了金星上日冕仍在演化的第一個證據,表明行星內部仍在攪動。

與以前的研究相比,這些模型的真實程度得到了提高,從而有可能確定電暈演化的幾個階段,並確定僅在當前活躍的電暈中存在的診斷地質特徵。

金星上活躍的日冕聚集在少數幾個位置,這暗示了該行星最活躍的區域,為行星內部的運作提供了線索。

這些結果可能有助於確定在未來前往金星的任務中應放置地質儀器的目標區域。

相關焦點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科學家發現金星上的火山仍然活躍
    一項新的研究確定了火星上37個最近活躍火山結構,這項研究為金星仍然是一顆地質活躍的行星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美國馬裡蘭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2020年7月20日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項工作的研究論文。
  • 科學家首次發現金星上存在疑似活火山,或推翻金星休眠假說
    近日,研究人員首次在金星上發現37個近期一直處於活躍狀態的火山,或推翻長期以來關於金星是休眠行星的假設。研究主要針對金星上的火山結構,這是指金星上被稱為「冕狀物」(coronae)的環形火山構造,「冕狀物」是由金星內部熔巖向上噴湧衝破地表,隨後冷卻留下的皇冠狀結構。研究人員觀察到的這些「冕狀物」平均直徑為300公裡,遠大於地球上的火山。
  • 金星的內部是海洋世界?37座火山活躍,科學家在巖漿中找到了水
    同時,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也一直都認為金星是一顆「休眠」行星,因為它的表面沒有任何的板塊運動,最近的一次板塊運動,似乎還是在5億年之前。這讓金星表面變得非常平靜,作為太陽系中火山數量最多的星球,金星上竟然連活火山都沒有。
  • 金星未眠!至少37個火山結構最近仍活躍
    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劉霞)許多科學家一直認為,在過去5億年裡,金星缺乏板塊運動,在地質上處於休眠狀態。但美國和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在金星上發現了37個近期可能活躍的火山結構,表明金星並非此前人們認為的「休眠世界」。
  • 金星有1600多座火山,研究發現,金星現在仍有活火山存在
    科學家們通過近幾年來針對金星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金星1600多座火山中,到現在可能仍有活火山存在,並且在幾年前發生過火山爆發。金星表面的火山比太陽系中其他的行星表面的火山多很多,經過探測發現,金星表面上具有1600多座火山,一些火山很小,一些火山很大。曾經的人類認為,金星上的火山都已經休眠了,但是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些處於活躍狀態的金星活火山。
  • 金星新發現來了,多座火山正處活躍之中,顛覆人們對行星的看法
    由於火星成為人類探索的新熱點,這導致很多人誤認為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行星,實際上這種認為是錯的,離地球最近行星是金星,只不過科學家發現金星是一個溫度極高的星球,就連金屬人造物存活時長也只有幾十秒鐘,更別提肉體凡胎的人類了,所以漸漸對它失去了探索興趣,而選擇了與地球氣候最為相近的火星。
  • 金星上或有37座活火山
    【新華社微特稿】多國研究人員發現,金星有37座似乎在「近期」有活動的火山,推翻先前關於這座星球地質活動靜止的認知。路透社報導,來自瑞士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分析金星表面的冕狀物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
  • 仍有37座火山在活動,研究表明金星比我們想像中要更活躍
    ,和火星僅有微薄大氣層,地面上全是裸露的巖石相比,金星的日常可以說是「地獄」景象了。遮天蓋地的大氣層,雲層中不是水,而是濃硫酸,因此金星不時就會下起流星雨,並颳起地球上見不到的超級大風。另外,由於大氣層超濃的二氧化碳導致了恐怖的溫室效應,金星表面的氣溫可以達到500攝氏度。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科學家已經證明,月球經歷過多次「月球地震」,所以理論上說,應該有無數次的火山爆發。奇怪的是,在月球上沒有發現新的火山爆發的痕跡。因此,月球被天文學家稱為「滅絕」的行星。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火山爆發?這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謎。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科學家已經證明,月球經歷過多次「月球地震」,所以理論上說,應該有無數次的火山爆發。奇怪的是,在月球上沒有發現新的火山爆發的痕跡。因此,月球被天文學家稱為「滅絕」的行星。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火山爆發?這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謎。
  • 金星上的活火山表明這顆超熱星球的環境比此前認為的更糟糕
    據外媒CNET報導,我們已經知道金星被稱為「地獄星球」,但新的研究表明它的自然條件可能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還要糟糕。除了有毒的大氣和高到足以熔化鉛的溫度,這顆來自行星看起來是至少幾十座活火山的家園,向空氣釋放大量硫磺。
  • 沉睡了5億年,金星為何突然「甦醒」?超過37座火山同時爆發
    在科學家們的眼中,金星似乎是一顆已經「沉睡許久」的星球,因為根據此前的研究數據顯示,在過去的5億年時間裡,金星幾乎都沒有進行過什麼板塊運動,不過,據報導,來自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們,最近卻在金星表面發現了至少37個活躍的火山結構。
  • 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黃石火山越見活躍,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文/仗劍走天涯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黃石火山越見活躍,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境內黃石火山群越見活躍,如果爆發起來,可能會毀滅一切。而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需要密切注意黃石火山群的活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的火山噴發,並且還有著超級火山的論述,高級火山的含義非常的明確,就是那些比普通火山爆發的威力更加巨大的火山。
  • 科學家檢查雲圖,發現驚天巨浪正穿過金星,覆蓋2/3面積!
    2017年著名的「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它原本打算在2010年切入金星軌道並環繞運行,結果控制失敗,因此它等待時機在5年後再次與金星相遇的機會一舉成功!2017年,日本科學家在為拍攝金星紀錄片而攝製的素材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風暴,猶如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中丟下了一塊石頭,但卻只產生了一道浪,而這道浪正以320千米/小時的速度穿過金星,而且據科學家研究,這道浪可能已經在金星上存在了
  • 科學家檢查雲圖,發現驚天巨浪正穿過金星,覆蓋2/3面積!
    ,但卻只產生了一道浪,而這道浪正以320千米/小時的速度穿過金星,而且據科學家研究,這道浪可能已經在金星上存在了35年之久!要不然在國際空間站上天天可以看青藏高原產生的重力波,規模估計也不會比金星小! 延伸閱讀:金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儘管拂曉號發現的並非金星變成這樣的原因,但金星為什麼會變成在科學家看來是有個比較統一的觀點的,金星沒有一個磁場是最關鍵的因素!
  • 科學家重大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要知道,正是全球性的磁場保護著地球上的我們免受太陽高能輻射之苦。沒有這層防護,年輕的金星在高能輻射的轟擊下蒸乾了空氣中的絕大部分水分,只留下濃密的二氧化碳,一直以來,人類都認為,在這地獄一般的環境中不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然而科學家最近的研究卻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 金星可能還「活著」,超過37座火山在活躍,它曾擁有地下海洋
    審核-小文人類在對火星展開一系列探索任務之前,先對金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從探測情況來看,雖然金星在體積、公轉周期方面和地球較為相似,但是這顆行星不存在磁場。這意味著其內部無法像地球內部那樣活躍,後來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和研究發現,金星已經缺乏板塊運動已經長達5億多年了,換而言之它的地質已經陷入了休眠期。
  • 沉睡幾億年金星突然「甦醒」,三十七座火山同時爆發
    金星甦醒這一消息是來自於美國以及瑞士的科學家們,因為他們在金星表面發現了至少37個活躍的火山結構。而這一切都是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關注,並且通過許多大數據的建模分析,發現了金星上有著跟地球一樣的「火環」。
  • 金星空氣中發現磷化氫,為什麼科學家們如此興奮?
    最近,金星空氣中被發現可能有生命標記物磷化氫,咱就聊一聊為什麼科學家們如此興奮?地球有兩個鄰居,金星和火星。從表面來看,金星實在太好了:處在太陽系內宜居帶上,能接收足夠恆星能量,可能存在液態水。地球上僅0.04%的二氧化碳就造就了不小的溫室效應,而金星上更濃密的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極強,全球都是超過400度的高溫,不分晝夜地域,這個溫度比熱油鍋還要高;第三,金星上地質運動依然活躍,然而卻由於過度活躍導致經常發生火山爆發,大量硫化物噴出。
  • 在金星上生活?科學家的新發現
    作者:Jonathan O'Callaghan 發表於Nature 586, 182-183 (2020)氣體的驚人發現可能是金星上生命的標誌,這重新激發了人們對地球最親近鄰居的科學興趣。這導致發現小組得出結論,必須有某種補充氣體的機制,暗示了生物學生產或科學家尚無法解釋的未知化學過程。研究人員初步建議3 在發現磷化氫的大氣區域中(遠離行星表面的壓碎壓力和苛刻的溫度),一些空氣傳播的微生物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