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總策劃,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專家:吳孔明,農業昆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
一提到蟑螂相信很多人是厭惡的,有些室內的蟑螂猶如「小強」一樣滅不掉,但你知道嗎,有些蟑螂竟然是新興的經濟昆蟲?!今天,我們就來聽吳孔明院士給我們講講鮮為人知的蟑螂「小強」的故事。
蟑螂會傳播多種疾病
(圖片來自網絡)
在漫畫、動畫等流行文化作品當中,突然出現在廚房裡的蟑螂,總會引起主婦或者兒童驚恐的尖叫。
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雜食性昆蟲也是最為人們熟悉的小動物之一。它們在家中偷吃食物,啃食衣物和書籍,而且因為邊吃邊排洩,會傳播多種疾病。
一分為二看待蟑螂
但事實上,全世界的6000多種蟑螂裡,只有大約10種生活在室內;而野外的蟑螂,是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
將近4億年的時間裡,蟑螂憑藉對惡劣環境的驚人忍耐力,頑強地生活在地球上,成為絕對的「老資格居民」,其生存力令人驚嘆和著迷。
基於現代生物學研究成果,美洲大蠊等一部分蟑螂的藥用價值得到開發,使它們成為新興的經濟昆蟲。
如果昆蟲吃了轉Bt基因農作物後會腸穿孔,人吃了會不會和昆蟲一樣?
中國的轉Bt基因水稻已研製成功近20年了,一直沒有商業化,就是因為一部分民眾擔心,轉基因的成分蟲子吃了會造成穿孔,人吃了會不會也有問題。
但我們並不需要如此擔心。從科學層面來說,人是哺乳動物,與昆蟲的消化模式是不同的。這個蛋白質被人吃了,很快就會在胃裡降解成胺基酸,作為營養被吸收。但在昆蟲體內,其腸道裡有些蛋白質可以跟這個蛋白質結合。所以從理論上講,公眾擔心的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科學家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做了大量的實驗,反覆證明它對人類是絕對安全的。正是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美國的轉Bt基因玉米、轉Bt基因大豆開始了商業化種植。儘管不少反轉基因人士認為,轉基因作物有可能給子孫後代帶來麻煩,但到目前為止,轉Bt基因作物在全世界已經種植了6667萬多公頃。目前的科學理論和美國人吃了十幾年的事實表明,它對人類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