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子彈是人類迄今為止發明的威力最強大的武器,自從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世界所有武器都黯然失色,從來沒有哪一種武器能夠帶給整個人類如此大的震撼。因為原子彈,人類現代戰爭的模式甚至都發生了改變。一直以來,我們都把可能發生的核衝突視為人類文明的最大威脅。
但實際上果真是這樣嗎?人類目前只有一次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的經驗,這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下的原子彈。當時科學家估計,這兩座城市恐怕上百年都無法住人,但事實卻讓人萬沒想到。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就啟動了對這兩座城市的重建,現在廣島長崎生活的人口總量已經超過了160萬,而且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城市,這大大超出了科學家們的預想。有人專門對當地的輻射量進行了調查,發現廣島和長崎生活的人受到的輻射還不到航空公司飛行員每年受到的輻射量。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兩座城市能夠這麼快起死回生,難道是原子彈的威力被誇大了嗎?
實際上,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當時美軍投下的原子彈攜帶的燃料並不多,「小男孩」攜帶了63.5千克燃料,而「胖子」只攜帶了7千克燃料。相比之下,歐洲著名的車諾比事故中含有的核燃料達到了180噸,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且作為人類第一批原子彈,它們對燃料的使用效率也很低,而且當時的爆炸發生在空中,地面散布的放射性物質其實並不多。
其次,日本在重建廣島和長崎的時候,可以說將地面完全清理了一遍,比如將被毀的建築物全面拆除,將有可能受到汙染的地方仔仔細細清理了一邊,最大程度減少了放射性物質的殘留。
還有,廣島和長崎位於日本的迎風地帶,日本每年夏季都會遇到大量的降水和颱風天氣,雨水的衝刷也對放射性物質起到了很好的稀釋效果。以上這些原因綜合起來,才讓廣島和長崎恢復得這麼快。
但是現如今,人類原子彈技術已經今非昔比,核當量是當年廣島原子彈的成百上千倍。再也不會有像廣島和長崎這麼「幸運」的城市了。作為一種戰略威懾力量,我們希望原子彈永遠不會投入到戰爭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