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風雲4號高清衛星雲圖記錄下了北印度洋孟加拉灣呈現螺旋形狀的雲團,它就是在4月27日剛剛生成的今年北印度洋孟加拉灣第一個氣旋風暴法尼。從高清衛星雲圖上看,這個氣旋風暴法尼似乎已經在海上迅速旋轉,並且已經發展出了一個明確的核心區,這是它正在發展增強的表現。
氣旋風暴這個詞聽起來很陌生,但它本質上是和颱風一樣的,只不過它發生在北印度洋地區有了不同的名字,就像是土豆和馬鈴薯一樣的區別,都是熱帶氣旋這種天氣系統。不光是我國風雲4號衛星正在密切觀測這個「印度颱風」,中央氣象臺還發布了對它的強度和路徑預測,指出法尼將在孟加拉灣內緩慢北上,逐漸靠近印度東部沿海。而且強度也將不斷加強,5月1日前後將可能加強成為14級特強氣旋風暴,也就是我國標準的強颱風級別。
雖然目前是4月,我國多地還是春天,但對於較為封閉的孟加拉灣來說,海水已經早早的開始加溫了,監測數據顯示,孟加拉灣內已經有了大範圍的30度以上的高海溫區,孟加拉灣北部也有28-29度,整體水溫比較高,海水能量比較充沛,這將有利於「印度颱風」法尼的發展增強。
因此,超級計算機最新的預測也指出,「印度颱風」法尼將在孟加拉灣內逐漸北上並且加強,最強時可能達到我國標準的強颱風-超強颱風強度,並且不排除要登陸印度東海岸,隨後橫掃恆河三角洲地區,由於這一地區地勢低洼,這樣的登陸可能帶來嚴重破壞。但因為「印度颱風」引導氣流弱,走得很慢,它的路徑其實還有很多變數,目前登陸哪裡仍然不能完全確定。
儘管如此,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也指出,這個「印度颱風」隨著接下來的發展將變得環流龐大、水汽豐富,它的北上登陸將引動大量水汽深入內陸地區,將可能在我國西藏多地製造「颱風雨」和「颱風雪」,當然,因為它的路徑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國雲南也有可能受到它的影響出現「颱風雨」或「颱風雪」。
雖然我國西藏和雲南並不靠海,更不靠近孟加拉灣,但在氣象歷史上,這兩個省份有不少北印度洋熱帶氣旋帶來影響的例子。比如2006年4月,孟加拉灣氣旋風暴馬拉登陸緬甸,它在登陸前形成了一條廣闊的降水帶,給雲南多地帶來了颱風雨或颱風雪。2018年12月,孟加拉灣氣旋風暴佩泰登陸南亞,西藏南部出現大範圍降雪,日喀則南部局地出現大暴雪。因此,還真不能輕視這個「印度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