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家鄉的老父親八十大壽,沒有去給他慶祝,心裡頗為遺憾。固然有今年疫情的影響,但也離不開父親為了避免我們來回奔波之苦而蘊含的愛。這就是我們需要用心感悟的父愛。
父愛是什麼,有很多種答案,但我個人卻非常喜歡這一句話:「父愛如山,沉默但永不缺席!」這裡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小故事說起。
1、父親默默培育兒子栽種的樹苗,雖沒有讓他成為植物學家,卻讓他成為了偉大的總統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因罹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沒有同學願意和他一起遊戲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春天來臨的時候,小男孩的父親買回來一些樹苗,然後把家中所有的孩子們叫了過來,讓他們每人栽一棵樹苗,並對他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禮物。參加種樹的人自然也有那個因患病而瘸腿走路的小男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可是看到兄妹們那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他卻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日死去。因此,在澆過一兩次水後,他就再也沒去管它了。過了幾天,小男孩卻驚奇地發現他栽種的那棵樹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小男孩的父親給他買了他最喜愛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漸漸地小男孩不再自卑,開始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個月光明亮的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他想去看看自己的那棵小樹是怎麼生長的。當他輕輕地來到院子裡時,卻看見父親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他一切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暗地裡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小男孩看著父親,淚水不知什麼時候已流出眼眶……
讀到這裡,我想你們一定知道了這個瘸腿的小男孩是誰了。這個小男孩最終沒有成為植物學家,但他卻成了一個偉大的總統——他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為美國、為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哪怕是再弱小的生命,只要在愛的精心灌溉下也會茁壯地成長、壯大。瘸腿的小男孩富蘭克林羅斯福看上去是很不幸,他失去了好多童年的歡樂。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他有一位可親可敬的父親,在日益透出勃勃生機的樹苗的鼓舞下,他重新獲得了對生命的熱愛,並成了非常有作為的人。可見,父愛雖然是沉默地,但在我們的成長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2、父親雖然只是給女兒做了一架紙鋼琴,但女兒卻用它彈奏出了充滿父愛的旋律
一個女孩酷愛音樂。每天清晨,當對面陽臺上響起琴聲時,她便痴痴地趴在陽臺上靜靜地聆聽。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鋼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彈一次也好啊!
這一天,女孩的父親看到她趴在陽臺上,纖長的十指在陽臺欄杆上,伴隨著對面的鋼琴歡快跳躍著,他便有了一樁心事。
父親的心事女孩自然是不知道,但女孩卻卯足勁兒學習。她想,將來一定要考上音樂學院,那樣,就可以天天彈鋼琴了。
女孩的父親似乎也比以前忙了許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來,裹著滿身泥灰,倒頭便睡。日復一日,女兒不知父親為何如此拼命,卻知道父親的白髮她已經再也數不清了。
年復一年,五年過去了,女孩考上了最好的高中。在收到女孩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時,父親去銀行取出了全部存款,一路喜悅中來到了出售鋼琴的商店。在一架鋥亮的立式鋼琴,女孩的父親看了一眼上面的標價牌:18000元。
「夠了。」他開心地想著,叫來售貨員之後滿心歡喜地打開了身後背著的工具包,一條被鋒利刀片劃開的口子讓他的笑容凝結了。
父親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茶飯不思,一下子憔悴了。擔憂籠罩著女兒的眼眸。幾天後,父親拿出一樣東西:一塊木板,上面貼著厚紙,畫著鍵盤。父親說:「爸爸沒用,本來想給你買一架真鋼琴的……」女兒第一次看到了父親的淚水。
「爸爸!」女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她什麼都明白。她坐過去,十指輕快地跳躍在琴鍵上,周身沐浴著暖暖的父愛,心中響起父愛譜寫的旋律,她淚流滿面,如痴如醉。
雖然父親最終沒能為女兒買回一架真的鋼琴,但那紙鋼琴一樣凝聚著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他的奔波、他的操勞、他的白髮……那都是對女兒的愛啊!有這樣的父親,真的很驕傲。
3、力所能及地支持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才能讓孩子正在展翅高飛
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小時候對植物和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7歲的時候他就搜集了一大堆風乾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蟲,還有硬幣、圖章、貝殼和化石等許多種東西,也在家裡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上學之後,達爾文常常利用課間活動在學校採集植物。有一次被學校校長發現了,達爾文不但受到校長的當眾訓斥,還被警告:如果還玩這些玩意兒,就把他趕出學校。
回到家裡,達爾文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達爾文父親並沒有受到批評,還支持他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收集標本,只是告訴他不要在學校採集標本,那樣會影響他的功課的。
達爾文的父親還把家中花園裡的一間小棚子交給達爾文,讓他可以在小棚子做化學實驗。達爾文父親對達爾文說:「你要善於並敢於想像,只有大膽想像,你才會有所發現。」
達爾文父親的鼓勵使達爾文更加痴迷於自己的研究,最後終於發現了生物的進化規律,寫出了足以影響整個人類的巨著《生物進化論》。後來,達爾文說:「沒有父親鼓勵我想像,一切都不會存在。」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五彩繽紛的夢想,儘管有些異想天開,脫離實際,但畢竟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是人類最有價值的財富.「超越夢想,一起飛」,有了親情的滋養,我們實現夢想的道路才會更加通暢。
看完這三個故事,你覺得父愛是不是無處不在。有的是你可以感受,有的是沉默的,但你一定能感受到的。
冰心說,父親的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爸爸都是這樣的吧,他們不善言辭,他們不會表達愛,可是他們的愛,從未缺席。
小時候,爸爸是我們的大樹,是我們的依靠,只要爸爸在,我們就不會害怕。小時候,我們覺得父愛如山,巍峨卻沉默。但是長大後,漸漸有了人生的閱歷,才會感嘆,父愛也如水長流,從不斷絕。
最後,用一首詩來表達父愛: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寄東魯二稚子》一詩,詩意也很簡單:
我的嬌女名字叫平陽,手拿著剛剛折下的花朵倚靠在桃樹上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但還是看不見父親的面,臉上的眼淚譁譁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兒名字叫伯禽,已經長得與姐姐一樣高了。他倆並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們倆呢?想到這裡,我的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啊。
李白遠離家鄉,分外思念一雙兒女,卻不直接寫他是如何思念的,而是反過來想像兒女是如何思念他的。「折花倚桃邊」「雙行桃樹下」「淚下」「齊肩」幾個簡單的細節,構成一幕孩子們無人憐愛、望眼欲穿、思念父親的場景,令他肝腸寸斷。
實際上,這正反映了他對子女的愛意多麼深沉熱切,也暗含著無法陪伴他們戲耍、看著他們成長的愧疚、遺憾。把父愛體現在思念裡,用想像化為場景,生動寫出對兒女的思念之情。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父愛如山,沉默但永不缺席。
這三個小故事你讀懂了嗎?你感覺中的父愛又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