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
文/陳聖
每年的九月初九日,中華民族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我都會攜妻兒去附近的山登高望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雖然這裡的山不是很高,也談不上很有名氣,但山上廟宇很靈氣。上山祈福,護佑一家人平平安安,遠在江西老家的父親身體健康。
——前言
小時候,聽父親說,走過那座大山,山外的世界,格外的精彩,格外的美麗。美麗中帶點精彩,要想走出大山,就要勤奮努力讀書,將來長大成人,考取功名。
長大以後,反覆細品父親那幾句,具有很深的人生哲理,父愛如山這深邃的含義,像雨,像風,悄然無聲陪伴著我三十多年,步入中年的我,初為人父,讀懂了有一種愛,那叫父愛,它不需要任何回報。
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我特喜歡古典詩詞,父親特意為了我,跑去縣城書店,挑了一本厚厚的《唐詩宋詞三百首》回來。之前交通不像現在那麼便利,去縣城都要翻過好幾座山。山路崎嶇不平,雜草叢生。足足等了一個上午,父親才從縣城回來,把書交給我的時候,我鼻子一酸,有點落淚的感動。
父親的衣服是溼的,可能是翻越山時,被雨露沾到的。每當回想這些往事,都會觸動埋藏在我心底深處的那根心弦。記憶的背囊雖然很重,但裡面珍藏是我美好的趣味童年,還有我和父親那深深的愛。
看落日的晚霞,像高大威嚴的大山,又像河床裡的鵝卵石。一縷陽光,沐浴貧瘠的心靈,如春明淨。兒子長大了,孫子也懂事了,但在你面前,我們依然還是孩子。每天你不會忘記微信視頻,看看你的孫子,有沒有長帥,有沒有長高,等等。千裡之外的關心和溫暖,漂泊他鄉的我,感覺父愛從未離身過,從不孤單,從不寂寥。站在時間的巔峰,俯瞰歲月長河,父親輔導我學習,形影不離,嘔心瀝血,默默地付出。
我曾經寫過一首父愛的散文詩《曾經》,書寫我對父親無盡的愛。高大偉岸的父親,雖然平凡,但在我心目中是偉大的,跋涉我的人生旅程。
曾幾何時
守望夕陽那段山路
崎嶇不平的山路
仿佛是父親滿目蒼痍的鬢額
那一道深深皺紋
爬滿了歲月的痕跡
曾幾何時
生命的點點滴滴
寫滿著人生的酸甜與苦辣
那沁人般的桂園芬芳
悠悠地
飄進心底的最深處
曾幾何時
漫長的徵途
烙下父親沉甸甸的腳印
每個腳印
似乎向曾經
解讀生命的真諦——
山那邊還有山
父愛如畫,輕描淡寫你忙碌的一生,不刻意去雕琢,平平淡淡的。沒有染墨的顏色,只有愛的深沉。高爾基曾經說過:「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父愛又是一本哲理寓言的故事書,裡面每個故事都是富有人生哲理,生活百味。
父親年紀大了,閱讀的習慣依然沒變,還堅持看《掌上永新》每期的美文,你總忘不了在美文留言那裡,留下你的感慨。你的睿智,豐富著你的一生。我每次寫的東西,你總會先睹為快。
你無盡的愛,如我心中那盞明燈,照亮我前去漆黑的山路。你是我生命裡的歸宿港灣,一直為我遮風擋雨。父愛如山,不要需要任何語言來修飾,卻始終聳立在我的生命源頭,陪伴著我走過歲月每段坎坷。
歲月的車轍,早已爬上了父親那寬闊的額頭,那痕痕印跡,泛起一種蒼涼和悲壯。父親老了,我長大了,再也不可以騎在父親的頭上,看璀璨的星空。平凡的你,在事業上沒有大起大落,用你平凡的心語,喚醒內心深處的愛,澆灌父愛開花和結果。教誨我,滴水之恩,要懂得湧泉相報。天底下的父母,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出息,望子成龍,厚德載物。
父愛這字眼,在父親人生字典裡,它是耐人尋味而又哲理的詮釋,可以啟發對人生的追求,喚醒心底深處百折不撓的渴望,穿過歲月,為愛出發。三十多年以來,父親你一直在我生命的轉折點,給我勇氣,給我信心。克服艱難,擺渡坎坷,迎接曙光。
李清照筆下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字裡行間道出我的重陽情思,洞悉記憶的窗欞,撫平我淡淡的憂愁。很想每年九月初九,陪在父親的身邊,侃侃而談過去的人和事,景和物。
長大後,襁褓的依附,變成了遠方的牽掛,濃濃的思念。父親說過的每一句,成了我人生中一種高度,一種嚮往。每次回家,父親在我離家前,都會為我準備些永新土特產,及老家後山果園的水果,父親總會把它們塞滿我的後備箱。那種奢望,是任何情感都無法超越的。
父子情深,沒有糾結的束縛,也沒有隔閡的代溝,帶著思念,感恩的心。把父愛的種子植在無垠的大漠,經風雨的洗禮,歲月留下片片綠洲。似海如山的父愛,一直流淌在我心裡,陪伴著我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
來自第二屆全球華人好家風徵文大賽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