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科學史的夢(下),數學天才與神經學之父

2020-09-22 智造界

夢對許多人來說充滿神秘,有些人在夢中遊歷天堂、地獄,有些人通過夢預知未來。除此之外,夢還能帶給人們靈感,進而改變世界。今天人們所學的許多科學知識,其實都歸功於夢的啟發。

(續上篇)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愛因斯坦、門捷列夫和尼爾斯.玻爾,其實除了這些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有數學家和生物學家從夢中得到靈感。

4.數學王子卡爾.高斯



德國數學家卡爾.高斯在夢中清楚地看到了磁感應規律,也就是知名的高斯定律。

5.印度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超級天才數學家斯裡尼瓦沙‧ 拉馬努金,1887年生於南印度一個貧窮家庭,傳說有一位女神出現在他的夢中,將數學公式展示給他。當時的印度人並不能理解這些公式,但劍橋大學的數學家哈代,1913年收到拉馬努金的信後大為震驚。印裔美國數學家阿拉迪在《美國數學協會通報》發表的論文中提到了這段故事。

拉馬努金的媽媽也做過一個夢,在兒子的成功道路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加州聖何塞大學經濟學教授塞耶.沃特金斯在一篇論文中寫道:「拉馬努金的媽媽做了一個夢,夢見她兒子坐在一群歐洲人中間,身上有個巨大的光環,這使她相信兒子去英國沒關係。 」

6. 神經科學之父奧託‧洛伊維


神經科學之父奧託‧洛伊維最著名的實驗


神經生物學的誕生也與做夢有關,奧託‧洛伊維博士被譽為神經科學之父。他提出一個理論,認為神經衝動有可能是一種化學傳遞,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證明這一點。

1920年他連續兩個晚上做了兩個夢,夢中他設計了一個生物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隨即將其付諸實踐,實驗結果證明,神經並不直接作用於肌肉,而是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來起作用。

這一發現開啟了新的研究領域,洛伊維博士因此於1936年贏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7. 一個關於魚化石的夢



丹麥—美國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路易斯.阿加西曾研究一塊只露出部分結構的魚化石。阿加西看不出它的特點,也想像不出魚的結構究竟什麼樣。

他猶豫著要不要把石頭鑿開,一旦這樣做,就會對標本造成不可復原的損害。此後,連續三個晚上,他都在夢中看到這條魚的一切特徵。他的妻子伊莉莎白在回憶錄中寫道:「頭兩天晚上,他醒來後無法想起魚的樣子。第三個晚上,他準備好了紙和筆,以便記錄夢中所見。」

阿加西的妻子接著寫道:「他趕去植物園,在手繪草圖的指導下,成功剝離了石頭的表層。正好露出魚的剩餘部分,全部露出來的化石魚,與他的夢境完全相合。」

夢對人類世界的影響不容小覷。值得人們思考的是,夢中點化到底來自哪裡?

相關焦點

  • 改寫科學史的夢—從少年愛因斯坦說起
    改寫科學史的夢 從少年愛因斯坦說起印度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超級天才數學家斯裡尼瓦沙‧拉馬努金,1887年生於南印度一個貧窮家庭,傳說有一位女神出現在他的夢中,將數學公式展示給他。當時的印度人並不能理解這些公式,但劍橋大學的數學家哈代,1913年收到拉馬努金的信後大為震驚。
  • 改寫科學史的夢,從少年愛因斯坦說起
    夢對許多人來說充滿神秘,有些人在夢中遊歷天堂、地獄,有些人通過夢預知未來。除此之外,夢還能帶給人們靈感,進而改變世界。今天人們所學的許多科學知識,其實都歸功於夢的啟發。這裡為大家介紹3位受夢啟發的科學家。 1.
  • 科學史上著名公案——數學天才伽羅華之死
    美國數學家埃裡克·坦普爾·貝爾在1937年出版了一部至今還在印刷的科普名著《數學大師》,其中最令人心酸的莫過於對在20歲時死於決鬥的法國數 學天才伽羅華的描寫:在決鬥的前夜(1832年5月29日晚),伽羅華預料到自己將會死去,通宵達旦奮筆疾書,與時間賽跑,力圖把他的所有數學成果紀錄下
  • 改寫科學史的夢(上),從少年愛因斯坦說起
    夢對許多人來說充滿神秘,有些人在夢中遊歷天堂、地獄,有些人通過夢預知未來。除此之外,夢還能帶給人們靈感,進而改變世界。今天人們所學的許多科學知識,其實都歸功於夢的啟發。這裡為大家介紹七位受夢啟發的科學家。
  • 英國的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中國有個天才叫什麼?
    科學天才就是讓人類進入近代化所不可或缺的推動者。和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雄才大略的領導者不同,科學天才往往足不出戶就可以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相互促進,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哪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天才的研究者,就有可能搶佔先機,甚至改變國家的歷史。
  • 天才紀事:「新理論物理之父」
    天才紀事:他是中國理論物理學家,他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天才,他是人類現代「新理論物理之父」,他就是《宇宙物理體系》。>26生命27力分析舉例28摩擦力29共振30香蕉球弧線31風箏飛32陀螺自行車不倒33空間飽和34光反射折射原理35鐵絲掰斷36摩託車拐彎37物體折斷與力臂成正比38力的疊加定律39聽懂蘋果下落40語文數學物理區分
  • 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軼事
    --泰勒:氫彈之父,也是楊振寧的博士生導師。當然,馮·諾伊曼是這些校友中最出色的。3、數學答辯馮諾依曼給集合論公理化體系,增加了一條「正則公理」,用它拿到了數學博士學位。答辯的那一天,希爾伯特也去了,這位數學界的泰鬥在提問環節只問了一個問題:我從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晚禮服,它是哪位裁縫做的?
  • 這位印度數學天才,重塑了西方百年數學,數學技能公認一百分
    在近代世界數學史上,亦可能是整個科學史上,有一位最具天才的、最奇怪的數學家,他就是印度人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說他是天才,是因為他連高中都沒有上過,幾乎全部靠自學,卻重塑了西方百年數學;說他奇怪,是因為他慣以直覺或者跳步推導出公式,不喜歡證明,但事後往往被別人證明是正確的。
  • ...大學時代 萬有引力 微積分 筆記本 英國劍橋大學 科學史 發展...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英國劍橋大學近日在網上公布萬有引力之父艾薩克·牛頓的大量手稿。  媒體稱,本次公布上網的檔案包括牛頓大學時代的筆記本,以及某些他在17世紀60年代寫下的數學、微積分、光學和萬有引力的重要手稿。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享年74歲,後代「子女」今何在?
    2020-10-06 什麼是天才?這個標準究竟是如何劃分的?有人認為,天才的智商都在140左右,而有的人認為智商達到160才算是天才。不過不管智商多少,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同樣都有很高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有的人天生就很聰明,不過即使再聰明,都需要後期的積累和勤奮的努力,這不是小編說的,而是出自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 「現代遺傳學之父」一個為科學孑然一身的孤獨天才
    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誕生於奧地利的西裡西亞(今屬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遺傳學的開創者、世界公認的「現代遺傳學之父」。縱觀「現代遺傳學之父」格雷戈爾·孟德爾的一生,浮浮沉沉,從沒有一個科學家像他一樣,擁有著如此平凡的人生,而做的卻是最不平凡的事,他埋頭於科學的研究儘管他是一個神父但這兩者似乎並不矛盾,他熱愛自熱科學並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科學,他一生致力於遺傳學的開拓並取得了累累的碩果,儘管他在有生之年沒能得到世人認可,沒能看到這一輝煌的成就,然而「遺傳學之父」是我們對這位孤獨的天才表達的最崇高的尊敬
  • 胡恩海︱科學史絕非科學的註腳:科學革命的人文理解
    科學編史學之父、英國學者威廉·休厄爾(William Whewell)的三卷本巨著《歸納科學史》(History of the Inductive Sciences)是歷史地理解科學進程的開端。我們中學和大學的數學教材就是典型的輝格數學史:用最新的數學進展統攝理解之前的數學史,以刻畫我們如何取得現階段的成就。歐幾裡得幾何是人類數學的初級形式,從歐式幾何到近代早期的解析幾何是一種「進步」,從解析幾何到黎曼幾何又是一種「進步」。[英]赫伯特·巴特菲爾德:《現代科學的起源》,張卜天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38元。
  •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6年的耕耘與禾下乘涼夢
    袁隆平在雜交水稻56年的深耕與「禾下乘涼夢」,闡釋了這位人民科學家一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青春即是汗水和辛勞。當人們問道他有什麼夢想時,袁老總是回道:希望有生之年實現「禾下乘涼夢」,如今袁隆平的超級水稻畝產已經達2000多斤,但袁老並不止步於此,而是向著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如果從1964年,袁隆平在實驗田裡研究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算起,他已經在雜交水稻領域深耕了56年,付出了畢生精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是什麼?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44 來源:新聞晚報 2歲時,他已經學會閱讀,9歲就上大學數學課程,20歲時獲得博士學位。現年31歲的他已經從一名天才少年成長為世界頂尖的數學家之一。去年夏天,他贏得了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還獲得了用於獎勵「天才」的麥克阿瑟獎,獎金50萬美元。     「他令人驚嘆,」普林斯頓大學的查爾斯·費弗曼說,「每一代人當中會出現那麼幾個天才,他就是那幾個當中的一個。」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50 來源:新聞晚報    2歲時,他已經學會閱讀,9歲就上大學數學課程,20歲時獲得博士學位。現年31歲的他已經從一名天才少年成長為世界頂尖的數學家之一。去年夏天,他贏得了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還獲得了用於獎勵「天才」的麥克阿瑟獎,獎金50萬美元。     「他令人驚嘆,」普林斯頓大學的查爾斯·費弗曼說,「每一代人當中會出現那麼幾個天才,他就是那幾個當中的一個。」
  • 清華招收數學天才 初三學生也可申請
    清華招收數學天才 初三學生也可申請初三學生和高中生可上清華大學招辦網站報名,通過後可本碩博連讀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這是真的,清華大學要招初三學生了!近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2021年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可申請。
  • 跨界天才帕斯卡,從數學神童、物理奇才到哲學思想家
    「帕」(Pa)是以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名字命名的壓力單位,這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可以稱得上跨界的天才。在物理學方面,他提出帕斯卡定律,為液壓系統研究和流體力學發展作出開創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是博弈論和概率論領域的先驅;在哲學方面,他則是一位存在主義思想家。
  • 蘋果樹下的牛頓,一位從「笨蛋」到「天才」的科學家
    人們往往傾向於把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科學家看作是天才和聖人,無數榮譽和光環圍繞著他們,各種奇聞軼事也為他們賦予了傳奇的色彩。關於艾薩克·牛頓最廣為人熟知的傳聞,想必非「蘋果落地」事件莫屬了。所幸,牛頓愛讀書、喜歡發明的優點得到了金格斯皇家中學的校長亨利·斯託克斯的賞識,在校長的勸說下,牛頓又被送回了學校完成他的學業。1661年6月3日,他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在那裡,他接受了諸如亞里斯多德、笛卡爾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克卜勒等更先進的思想教育。從此,一位「笨蛋」給全世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蛻變。
  • 數學天才——高斯的故事
    然而,他也不敢輕易地讓兒子投入當時尚不能養家餬口的數學研究中。在高斯19歲那年,儘管他已做出了許多偉大的數學成就,但她仍向數學界的朋友W.波爾約(W.Bolyai,非歐幾何創立者之一J.波爾約之父)問道:高斯將來會有出息嗎?W.波爾約說她的兒子將是"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為此她激動得熱淚盈眶。   7歲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學了。頭兩年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
  • AlphaGo之父致敬柯潔 很榮幸與天才對弈
    儘管柯潔最終0:3落敗,但是「AlphaGo之父」DeepMind公司CEO哈薩比斯在賽後致敬柯潔,認為人工智慧與柯潔這樣的頂尖高手對決是榮幸。AlphaGo之父致敬柯潔 很榮幸與天才對弈三局人機大戰結束,儘管柯潔沒能拿到一局勝利,但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特別是在第二局,有很大機會擊敗AlphaGo,比賽中哈薩比斯就稱讚柯潔下出最高水準,讓比賽極其精彩和複雜,將AlphaGo逼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