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國家從來都不會缺少愛國人士,在古代,愛國的志士會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在戰場上廝殺;到了現代,已經不用再打仗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的愛國人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比如說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
為國家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比如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的袁隆平先生,兩彈一星鄧稼先先生,還有楊振寧教授,他的研究讓我國的物理學研究名列前茅,像這樣的科學家還有很多。
表達愛國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只有科學家才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每個人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讓國家變得更好,變得更強大。
曾經就有一個男子,他花費1800萬元為祖國買下了第一艘航空母艦,在買完航空母艦之後,他的公司也面臨破產了,那麼,後來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買下航空母艦的男子叫做徐增平,徐增平出生在山東青島,他在17歲的時候就到廣州軍區工作,在那裡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到了36歲時,便轉行去香港經商了。
因為徐增平曾經擔任過工人,對於中國軍事裝備落後的這一事實,徐增平心裡是很清楚的。那時新中國也剛成立不久,不管是在人才方面還是技術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
徐增平很想為祖國做點什麼,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像那些厲害的科學家一樣,為祖國增強軍事裝備的能力,但是他覺得自己可以變得富有,在經濟實力上幫助祖國。
在1997年的時候,徐增平無意間看到了一則新聞,在烏克蘭有一艘叫做瓦良格號的航空母艦,這艘航母已經完工68%了,但是因為蘇聯解體,投資方撤資了,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是不能夠完成航母的建造的。
徐增平看到這一消息之後,他心裡是既開心又沉重的,因為中國那時還沒有屬於自己的航母,他就想到用自己的金錢去買下這艘航母,給祖國做研究。
1998年時,徐增平去到了烏克蘭,在和對方談判了好幾次之後,烏克蘭終於同意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將航母賣給徐增平。在談判完之後,徐增平才知道,1800萬美元買下的航母是不包括圖紙的,他又一次去交涉,最後是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圖紙。
回國後,徐增平發現圖紙最核心的部分不見了,他又一次去到烏克蘭和對方談判,想要索回圖紙,然後帶回航母,但是遭到了多個國家的施壓,航母也被扣留了一年多。最終,在不斷地交流談判下,航母停泊一年後,終於回到了中國。
為了買下這一艘航母,徐增平是花費了很多的心血的,雖然徐增平破產了,但是他不後悔,回到香港之後,他重新經營起了自己的產業,準備東山再起。
結語:每一個人的愛國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有這樣的心意,我們的祖國肯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