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展,現在航母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軍事水平的重要條件,雖然航母在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年,但是目前為止擁有航母的國家並不多。想要建造一艘航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於航母的技術要求比較高,還要面臨著失敗的風險。航母的後續保養也是需要花錢的,因此很多國家雖然眼饞,但是也只能作罷。而我國雖然對航母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也已經取得了不斐的成績,實際上中國航母能有如今的成功,此人功不可沒,花1.4億買來免費送祖國,這樣的心胸常人難以企及。
當前中國已經服役的航母有兩艘,那就是我們熟知的「遼寧艦」和「山東艦」,而真正由中國自主建造的航母只有「山東艦」。「遼寧艦」的前身實際上是前蘇聯的「瓦良格」號,當年我國一直想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航母,但是奈何對航母不甚了解,需要的技術也是一知半解。想要向其他擁有航母的國家討教,但是它們不僅不幫助中國,反而在得知中國要研發航母之後立即進行了技術封鎖。但是中國並沒有放棄,恰好烏克蘭要拍賣前蘇聯留下的「瓦良格」號,於是我國決定要將其買下進行研究。在西方國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依舊是百般阻撓,還好烏克蘭力排眾議,這才讓中國有了購買的機會。
但是當時中國還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航母的價格非常的高昂,當時的中國想要拿出這筆錢還是非常吃力的。這時有一名愛國商人站了出來,自掏腰包買下了這艘航母,並將其送給了中國。這名愛國商人就是徐增平,他原本是一名軍人,退役後開始經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得知中國想要買下「瓦良格」號但是資金緊張時,他毅然決然的決定自己出錢將其買下,當時該航母開價兩千萬美金,折合人民幣近1.4億,別說當時了,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一筆巨款。
原本以為只要能買下航母之後的一切就順利了,但是沒想到還是有很多的困難在等著他。首先「瓦良格」號並沒有完工,最重要的發動機還沒安裝上,因此根本就沒有自己航行的能力,要想將其送回中國的話只能用別的船隻託運,原本航母就是十分龐大的,因此徐增平先生只能再次花錢從歐洲租了多艘船隻將「瓦良格」號進行運送。然而就在經過土耳其的時候卻被攔下了,怎麼說都不讓「瓦良格」號經過,無奈之下只得返航。
回到烏克蘭之後,烏克蘭方面表示這艘船已經被賣了出去,想要停在此處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經過種種刁難,贖買「瓦良格」號的費用早已超過了預期。雖然最終我國與土耳其達成了協議,「瓦良格」號得以順利回國,但是徐增平先生的公司也只能宣布破產。為了祖國的建設,自願捐獻出全部身家,這份氣魄讓無數人為之動容。也許在徐先生看來錢財只是身外之物,只有祖國強大了,才是他心之所願。正是因為徐先生購買下了「瓦良格」號,才讓我國的航母事業蓬勃發展,可以說在航母建設的過程中,他居功至偉,在我國航母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瓦良格」號回到中國之後,我們打開艙門發現了一張圖紙,上面詳細記錄了航母的內部構造,讓我國十分欣喜,後來我國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造,最終使其成為了我國的「遼寧艦」。緊接著我國通過對「瓦良格」號的研究又自主研發了「山東艦」,這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一艘航母,現在003號航母也正在建造當中,可以說中國今日的實力已經不可小看,而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位愛國商人徐增平先生。正是有了像他這樣一心為國的人,中國的建設才能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