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大多數科學研究實際上毫無用處?

2020-09-05 科學建模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大多數科學研究沒有什麼用,尤其是一些基礎科學知識,大學本科學完後,工作後就全還給老師了,既然沒用,學它們幹什麼?

科學建模來分析,這種情況有兩個不同的理解:(1)很多研究成果最終都沒有派上用場。(2)很多研究成果派上了用場,只是我們沒有看見或感覺到而已。



01 很多科研成果最終沒有派上用場

的確,這是事實,科學研究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科學探索,科學探索就像走迷宮一樣,在很多條路中摸索,大部分路都是死路,最後要原路返回到分支點,去探索下一條可能的路徑。

但是,如果你不去探索的話,肯定一條正確的路都找不到。換句話說,之所以能夠找到唯一那條出去的路,是因為前人已經把很多錯誤的路探查過了,才有可能得到今天正確的路徑。

讓人遺憾的是,我們公眾或管理者往往只關注那些最後成功的人,而忽略了前期大量的開拓和探路者。甚至,有人還極端地認為,前期的人都是錯誤的,沒有用的,只有科學研究中最終成功的人才是用的。



這種荒謬的認知對科學界毫無疑問會產生一個極其負面的影響。這會讓研究人員更願意去做那些沒有風險的工作,更容易解決的工作,能夠立刻得到結果的工作,不會在一個領域長期堅持,這樣下來,整體科學研究就無法進步,甚至還會倒退。

舉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哥白尼在前人大量觀星數據基礎上,結合自己研發的觀星設備,提出了日心說,丹麥的第谷拿到了哥白尼的觀星儀後也頗為震驚,第谷本人也收集了一輩子的行星運行數據,但第谷本人卻並不相信哥白尼的理論。

這樣一來,哥白尼的理論實際上並沒有得到那個時代的科學界的認可,但是,第谷的助手克卜勒看到了哥白尼的觀星儀,了解到了哥白尼的思想,大受啟發,開始研製自己的望遠鏡,能夠更精確地觀測行星運行軌道。最終,提出了自己的克卜勒行星三定律,從而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行星運行的認知,真正將哥白尼的學習發揚光大。



應該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數學模型來解釋其道理,因此沒有被當時主流科學界接受。

直到克卜勒三定律才正式將日心說完善為一個系統的數學模型,從而得到科學界的認可。克卜勒的導師第谷雖然並沒有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但是第谷一生研究行星運行,收集了大量的觀測數據,才能成就克卜勒的工作。可以說,沒有第谷的「錯誤」就沒有克卜勒的正確。而沒有克卜勒的「正確」,也就沒有哥白尼的「正確」。

克卜勒大量的行星觀測數據和行星三定律引起了牛頓極大的興趣,幫助牛頓最終提出了萬有引力。

因此,我們經常講,科學研究更是科學探索,必須允許犯錯,否則,沒有第谷,就不會有克卜勒,就不會有哥白尼,也就不會有後來的牛頓。

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只是做了一個前期鋪墊、探索,但沒有這些鋪墊、探索、失敗,就不會有後面的突破性成果。

科學研究是最大的風險投資,也是最有意義的風險投資,因為科技始終是第一生產力。

02 很多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並沒有被感知

科技飛速進步的今天,我們對每天出現的各種新鮮事物早已經習以為常了,甚至認為很多新事物的出現都是自然而然的,是工程師們隨隨便便就研發出來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F=MA這個科學發現,在今天,隨便一個初中生都能明白,甚至可以用打點計時器來推導出這個簡單的牛頓第二定律,更別說近乎直觀的牛頓第三定律了。

這種類型的認知多了,就會讓大眾產生一個錯覺,這些初中生就能理解的科學道理,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嗎,為什麼牛頓被吹捧的那麼高呢?牛頓是不是連現代的初中生都不如了呢?

更有意思的問題是,我們學的那些初中物理到底有什麼用呢?實際上,很多工科畢業大學生也會產生這些問題,學過的高等數學有什麼用?導數、積分有什麼用?工作後,就再沒有用到過這些知識,所有學過的都還給了老師。



的確,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絕大部分本科生畢業後,很大概率不會用到他們學會的理工科知識,比如導數、微積分。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還有一批人,大約10%-20%的本科生會進一步進入到博士生階段,這個時候,微積分就變成了必須的基本知識了。

本科教育階段,我們無法辨別誰到底需要學習,誰會不需要,所以,最後的要求就是按照知識結構,以知識結構金字塔頂端的科學問題為目標,設定基礎知識結構,所有人都需要學習這些基礎結構。

你可能將來不會用上,但總有人一定會用到,不能因為你不用,就讓其他用的人沒有機會學習到基礎知識。

更不能因為大部分人,80%的人最終用不到這些基礎知識,就認為基礎知識結構不重要。社會進步往往靠的就是這20%的人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

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實際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需要知道如何用牛頓三定律來推導火箭、飛彈的彈道。掌握這些基本技能需要數量掌握微積分、泛函、幾何、概率統計等數學基礎知識。

但是,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幾乎所有人的命運實際上都是由掌握這些知識的科學家來決定,否能造出飛彈來保衛自己的國家,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整體命運。

再比如,現在的絕大多數工程製造領域都已經交由CAD,CAM來完成了,比如樓房設計,機械機構設計,管道設計,大壩設計,絕大部分物理性質都需要藉助物理仿真工具來仿真測試所設計結構的強度、精度、穩定性等等各種指標,是否能夠滿足實際要求。

沒有這些CAD、CAM、CAE程序和工具,我們已經不可能完成一件可靠而又經濟的大型工程,而這些CAD背後都是各種科學計算模型,需要的都是高等數學一類的知識。

隨著美國政府禁用中國哈工大使用MATLAB的事件曝光,公眾可能才開始意識到這些科學計算軟體的重要性。

現代工業實際上基本上將高等數學類的知識軟體化了,絕大部分工程類工作需要用軟體對系統進行建模、設計、分析、評估、仿真,通過後,再進行實際的設計製造、安裝實施、運行。



因此,沒有了基礎知識就沒有工業計算軟體,沒有工業計算軟體也就沒有了現代工業製造業。

遺憾的是,我國在工業軟體方面起步很晚,基礎薄弱,大部分工作都需要歐美軟體平臺來支持,這也是為什麼MATLAB被禁用後會對我們很多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以前需要計算分析的工作就沒有辦法進行了。

由於基礎知識的工具軟體化,很多原理性的知識也就不再為一般工程人員所掌握,以往深奧的科學基礎知識變成了傻瓜型工程師和傻瓜型製造業,工科的很多基礎知識變得似乎不那麼顯著了,這大概是目前我國工科基礎教育和應用的現狀。

因此,我們說,科學知識不是沒有用,而是太有用,已經深刻地與全社會的運行結合在一起,與人類社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我們很難再感知科技的真實面目。

今天的一切,可以說都是科學研究成果帶來的,只有尊重科學,崇尚科學,支持科學,才能振興我們祖國,實現我們的宏偉目標。


相關焦點

  • 為何感覺大多數科學研究毫無用處?
    自信一點,事實就是如此,大多數科學研究確實沒什麼用,並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也不能服務大眾。並且,很多搞科學研究的並不追求實際意義牛頓搞科學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加接近上帝。在過去,能夠有這種追求的基本上是大富大貴的人。因為只有衣食無憂,有大把的空閒時間,才能進行更加高級的思維活動。科學萌芽於古希臘,誕生於17世紀的西方。
  • 為何感覺大多數科學研究毫無用處?看看熱衷太空探索的美國人吧
    自信一點,事實就是如此,大多數科學研究確實沒什麼用,並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也不能服務大眾。全世界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數量很多,每年在各種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很多論文,然而有用的僅佔很小的一部分,成名的也沒有多少。因為科學研究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大部分研究都沒有實際用途,但這種研究卻是必須的。
  • 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
    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時間:2015-12-07 18:4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器官是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維持我們的生命,所以大部分人對於器官還是比較敏感的
  • 沙漠中的「水塔」,儲水量可供兩百人喝一天,在國內卻毫無用處?
    沙漠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片黃沙,毫無生機,除了被開發出來的沙漠景區,沙漠的很多地方都是沒什麼人的,缺水也是沙漠的代表詞之一,缺水就意味著乾枯,很少植物是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沙漠中有一種樹被稱為「生命之樹」,也被叫做沙漠中的「水塔」,為什麼這麼稱呼呢?
  • 為何孔雀會進化出毫無用處的尾巴,生物學家表示:都是為了交配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是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的,而且我們也都知道這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提出的這種思想,同時這麼多年來進化論也確實是主流的一種思想,但是隨著人類對於自然界中各種動物的研究後發現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孔雀,孔雀這種動物大家都比較熟悉,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去過動物園就為了看一眼
  • 人和動植物的十大毫無用處器官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日前列數了那些確實存在但卻毫無用處的生物組成器官。一起來看看我們周圍,甚至是我們的身體上,都有哪些不必要的「零件」吧。古生物學家曾經風趣地說:「闌尾最大的用處恐怕就是給外科醫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意!」因為每年,數以萬計的人因闌尾炎而不得不進行闌尾切除手術。
  • 三大「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第2摩託車大炮,毫無用處
    導語:三大「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第2摩託車大炮,毫無用處在這個世界上,發明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好處大於壞處的事情。只有這樣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才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軍事上也是如此。軍事裝備越先進發達,那在戰爭中的優勢和勝算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 光速這麼快,為什麼光撞在身上人卻毫無感覺?它會穿過身體?
    光速這麼快,為什麼光撞在身上人卻毫無感覺?它會穿過身體?光速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光,太陽光,燈光等等,我們都知道速度越大,動量越大,那麼為什麼光速這麼快但是光打到人身上毫無感覺呢?
  • 為什麼大多數動物園都不養平頭哥,「社會人」實在是惹不起呀!
    平頭哥的學名叫作蜜獾,它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小小的身體裡面隱藏著巨大的能量,面對很多體型很大的動物平頭哥也是毫不畏懼的,什麼動物都敢去挑釁一下。但是很多人認識平頭哥都是通過網絡上的視頻,平頭哥這種動物並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的,所以很多人都想親自去見識一下平頭哥到底有多厲害,就有人想著去動物園看看,但是恐怕要讓大家失望的是大多數我們能去到的動物園都是沒有平頭哥的,這就讓人非常好奇了,大家都說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可是為什麼動物園管理者卻不把平頭哥放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呢?
  •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難道背後真有操控者操控人類?來源於:科學探索之路關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派上用場了也許一個人生來的時候,就註定了未來將處在怎樣的階級,哪怕通過畢生的努力,可能也不一定能趕得上三代都是富豪的貴族家庭。
  • 手機的飛行模式毫無用處?其實是你知道的太少!
    既然坐飛機的時候 不能用「飛行模式」功能 是不是說明「飛行模式」毫無用處 2、降低輻射 很多人都沒有夜晚關機的習慣,一開就是很久。但你如果擔心手機有輻射,可以這麼做。 不關機打開飛行模式,手機的輻射立刻降到非常低。最重要的是,拿手機做鬧鐘的小夥伴可以安心地放在枕邊!
  • 「一個年輕人為什麼毫無欲望」:有多少人把無能當作佛系
    眼觀前方,耳聽八方 文|土豆 排版|土豆 圖|網絡 大家好,我是土豆~ 分享一首歌給大家聽一下~ 看到這麼一個問題:一個年輕人為什麼毫無欲望
  • 小小的狗尾巴草,承載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沒想到還有大用處
    可是對於很多8、90後來說,它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承載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一、什麼是狗尾巴草?對於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對於狗尾巴並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如果你看到它的圖片,就會發現你是見過它的。二、為什麼說狗尾巴草承載了很多80、90後的童年回憶?對於很多在農村長大的80、90後來說,小時候並沒有什麼錢去買玩具,也不會有家長給孩子們報什麼補習班。每到放學、或者放寒暑假的時候,田間地頭、或者小路荒地就是我們最好的遊樂場所。那些生長在田野間的野草、野花也就自然成為了我們最好的玩具。
  • 為什麼大多數人感覺自己是多重人格,九型人格告訴你其中的秘密
    自從研習九型人格之後,我被問到了很多的問題,有的人說這些是無恥之徒,竟然把九型人格剝離出來研究,有的人發現自己有幾種人格的特徵,問這是不是人格分裂症……其實,你們的擔心是好的,但和你們想的是有差距的。九型人亦是如此,接下來,九型人格分析的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關於多重人格的秘密。
  • 科學研究表明,其實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世界之大,無所不有,在這個人來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活著萬億生物,在幾千年來,人類對未知生物的探索一直在持續著,經過統計,目前人類所得知的動物就有150多萬種,這還不包括深海未知的那些,而在這個完整的生態鏈中,就有著一條食物鏈。
  • 手機的飛行模式毫無用處?其實是你知道的太少……
    說起「飛行模式」很多朋友們都會說我又不坐飛機,要它有啥用手機也會影響並幹擾駕駛艙和地面塔臺的通信系統產生安全隱患既然坐飛機的時候不能用「飛行模式」功能是不是說明「飛行模式」毫無用處2.降低輻射很多人都沒有夜晚關機的習慣,一開就是很久。但你如果擔心手機有輻射,可以這麼做。不關機打開飛行模式,手機的輻射立刻降到非常低。
  • 實際上可以對付的人不少!
    天然水可以說是最為噁心的哪一種類型的怪人了,分裂的能力讓很多攻擊對於天然水來說都是毫無用處的,而他可以吸收其他的水分來彌補自己的身體的能力更是讓這個怪人的續航能力發揮到了極致。這也就難怪原子武士的徒弟們對這個怪人可以說是束手無策了。但是實際上,能夠對付天然水的人並不在少數。
  • 科學研究表明:做噩夢可能對人有好處
    編者按:很多人可能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歷。半夜驚醒,一身冷汗。科學研究表明,如果有負面情緒,晚上做噩夢可能有助於緩解現實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噩夢可能是一種情緒出口。本文譯自Medium,作者Tessa Love,原標題為" Nightmares Are Good for You,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幾款「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第2摩託車大炮,毫無用處
    今天就來說說幾款奇葩發明,基本上都是毫無用處。 但是螺旋推進車也有很多缺點,第一就是行駛速度非常緩慢,相比較之前傳統的運輸完全是多餘的存在,一天也走了幾公裡
  •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1859年,達爾文把自己研究物種的結論整理成了,生物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從無到有,又是如何從遠古生物演化成為今天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