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他可能是史上意想不到的獲獎者……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他可能是史上意想不到的獲獎者……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4 01:59:49

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獲得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他「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俊明    

每經記者  李俊明

來,聽一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歌,以後真的可以這麼說!

瑞典文學院終於在13日晚上7點公布,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獲得了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他「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美國人上一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是在23年以前,所以今年美國人翹首企盼。

而在此之前,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歌手獲得過這項文學領域的殊榮,鮑勃·迪倫有可能成為史上最讓人始料不及的獲獎者。 

75歲的歌手獲得今年諾獎

事先早已有跡象表明,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會有爭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因為原定於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時間被推到了13日,而推遲的原因,業內猜測可能是獲獎人選引發爭議。

在13日7時公布時間,忽然多個權威媒體稱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獲獎,隨後媒體緊急闢謠,阿多尼斯並未獲獎。而待結果揭曉,還是令人大吃一驚:美國搖滾歌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得了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在此之前,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確實呼聲最高,而考慮到今年敘利亞國內的戰況與阿多尼斯為反極權奔走,阿多尼斯確實有很大的概率獲得近年的諾獎。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鮑勃·迪倫獲獎的爭議。

政治家邱吉爾獲獎令人意外,哲學家柏格森獲獎令人意外,1940至1943沒有頒諾貝爾獎令人意外,薩特拒絕領獎令人意外,但也許上述都不及歌手鮑勃·迪倫獲獎令人意外。

目前公開資料顯示,鮑勃·迪倫一共出版過兩本書,一本是1971年出版的超現實主義的小說《塔蘭圖拉》,另一本就是他本2004年出版的自傳《Chronicles,Vol.1》,該書大陸翻譯為《像一塊滾石》——這兩本書顯然和他獲獎關係不大。而在此前,諾貝爾文學獎還沒有頒給歌手的先例。

諾貝爾文學獎歷來是6個諾貝爾獎項中爭議最大的,包括卡夫卡、託爾斯泰、易卜生和喬伊斯等公認的大師都沒有獲獎。一種普遍存在的觀點認為,諾將設立以來,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和已獲得的一樣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更願意將獎項頒給文學成就已經得到公認的作家,以此來消除這種影響。

比如2010年獲獎的南美作家略薩和2014年獲獎的莫迪亞諾。與馬爾克斯同時代的略薩早已功成名就,而莫迪亞諾也被稱為法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2015年諾獎頒給了阿列克謝耶維奇,更多的是獎勵她在對揭發和紀念人類普遍關注事情的紀實。《紐約客》當時就認為,她獲獎是非虛構戰勝了諾貝爾。而事實上,也是真實的力量讓文學界信服,而不是她的文學技巧。

正是基於此,歌手身份的鮑勃·迪倫獲獎,或許最讓人意想不到。

圖為美國總統歐巴馬鮑勃·迪倫佩戴自由勳章

他以詩人身份獲獎

鮑勃·迪倫獲得今年獲獎的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很顯然,瑞典文學院方面褒揚的是他在歌詞方面的表達。

《每日經濟新聞》也注意到,與好多歌手不一樣,鮑勃迪倫的歌詞念出來就是一首了不起的詩歌,比如一下他那首《隨風而逝》中:

「炮彈要多少次衝上天空

才能永遠被禁錮在炮膛

我的朋友啊,答案在風中飄揚」

強烈的反戰意味和反叛之感,而這正是鮑勃·迪倫搖滾歌曲和民謠歌曲的基調。

而不要忘記了,鮑勃·迪倫出道的上世紀60年代。60年代不光是披頭四、貓王等搖滾明星的時代,同樣是凱魯亞克和金斯堡等人反叛的年代。1941年出生的鮑勃·迪倫此時正是20出頭。他截至目前最知名的歌曲《時代在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隨風而逝》(Blowing in the wind)和《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都寫自60年代。

60年代,他與「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艾倫金斯堡相互欣賞,成為美國新興反叛文化的代言人,成為六十年代精神的反映和象徵。

此後世界風雲變幻,鮑勃·迪倫一直沒有離開過。2006年,對於鮑勃·迪倫來講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65歲的他獲得格萊美最佳搖滾獎,還進了格萊美名人堂。而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兩年後他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時隔多年,他再次被提名這一獎項。而這時候,他被提名已經並不稀奇了,因為U2樂隊的主唱博諾也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2004年,滾石雜誌評選了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鮑勃·迪倫的《Like a rolling stone》被選為第一位,滾石雜誌認為,鮑勃·迪倫改變了時代觀念。

本次獲獎,鮑勃·迪倫更側重被看做一名詩人。而鮑勃·迪倫這個他自己取的名字,也正是來自詩人迪倫·託馬斯,可見他對自己詩人身份的認可。

對於美國而言,自從1993年託妮·莫裡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再沒有美國人獲得此獎項。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人得獎的呼聲很高。鮑勃·迪倫的獲獎,終於可以讓美國人不再一籌莫展。

下頁:鮑勃·迪倫的歌詞實錄,真的如詩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史上最悲情!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又是女性
    諾貝爾文學獎近五年得主截至2019年,共有116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中112次由一人獲得,4次由二人分享。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者以及他們的成就:2019年:彼得·漢德克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0日,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Mats Malm)代表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授獎詞為:「憑藉著具有語言學才能的有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了人類體驗的外延和特性。」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又是女性!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一起回顧歷年獲獎者
    中新網10月8日電 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頒獎方稱她的「詩意之聲」能夠「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2021年諾貝爾獎。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按照慣例,諾貝爾文學獎都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四揭曉,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時候也會因為瑞典學院評委們對最後結果有分歧,導致揭曉時間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最早的一年。資料圖: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  意外:不想得文學獎的歌手不是好詩人?
  • 「雨林贊品」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10月8日19時,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美國詩人LouiseGlveck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無法辯駁的詩意聲音,以質樸的美讓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諾貝爾文學獎發表後,大家也關注獲獎者美國詩人LouiseGlock,露易斯·格裡克(LouiseGlock)是77歲的美國女詩人、耶魯大學英語系教授,接下來,百思特小編和大家一起知道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發表,諾貝爾文學獎發表,諾貝爾文學獎2020。
  • 數字解讀諾貝爾文學獎 共110位獲獎者13位女性
    中新網10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0日晚7點,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揭曉,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獲獎。愛麗絲•門羅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3位女性獲獎者。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用數字解讀了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的歷史:  106次頒獎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頒發106次,其中,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和1943年這7年未頒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
    環球網消息,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發布,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名單揭曉,獲獎者為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2020年諾貝爾獎後續頒布日程
  • 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流程示意圖根據這個流程,獲獎者最晚在2020年2月前就進入了諾獎評審們的視線,不過,根據諾貝爾獎的保密規定,到底是誰提名了他,以及評選過程中的所有細節,我們都要到50年後方可知曉。通常講,瑞典學院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揭曉當年的評選結果。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發布,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路易絲·格魯克)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已分別於10月5日-7日陸續揭曉,其餘獎項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分別於9日和12日陸續揭曉。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 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時間 諾貝爾獎有哪些獎項(附北京時間)
    自北京時間10月3日起,2016年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那麼,今年的諾貝爾獎各獎項將於何時公布獲獎結果?除了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還有哪些獎項?又有誰會獲得這一至高無上的榮譽呢?》》諾貝爾獎2016最全獲獎名單匯總(更新)資料圖:諾貝爾獎獎章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時間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3日17時30分【獲獎者】  物理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4日17時45分【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當地時間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
  • 2016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美國人鮑勃·迪倫獲獎—新聞—科學網
    (資料圖)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 據悉,瑞典人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一起回顧歷屆獲獎者
    中新網10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0日,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文學院宣布了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分別是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 12位中國作家入圍最初名單
    原標題: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今年將公布兩年的獲得者[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因評審機構瑞典文學院的醜聞導致2018年該獎項「輪空」,故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成為本屆諾貝爾獎的最大看點。由此也引發外界對於獎項花落誰家的熱烈猜測。法國國際廣播電臺6日報導稱,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稱,此次重視兩名獲獎者的「協調性」,比如「避免相同領域的文學,或者選出一男一女等」。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於1943年出生於紐約,現居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2016年,三名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憑藉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獲獎。這三名科學家均在英國出生,獲獎時均在美國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憑藉發現中微子振蕩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2016年,三名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憑藉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獲獎。這三名科學家均在英國出生,獲獎時均在美國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憑藉發現中微子振蕩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