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國白酒市場化的道路,在微觀經濟學的分析結構裡,其動力關鍵是1%香氣成分認識的深入。關注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選擇,比較優勢是主體界定,那麼,競爭優勢如何產生?或許中國白酒,以及它所具有的1%香氣成分可以提供部分解釋。至少,工業化未必是惟一導向。
28 酒的中國地理
中國傳統白酒香氣構成主體由發酵過程形成,一小部分由加熱過程形成;決定香氣成分的關鍵是微生物,而決定微生物的因素是環境、溫度、溼度、土壤養分-最簡單的界定是地理環境。
30 酒價值的微觀觀察
2007年1月15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百元關口,成為A股市場首隻百元股。兩年後,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今年1月9日,茅臺報收於107元,仍居深滬兩市之首。百元茅臺的出現,傳奇之外,作為一種經典標本,意味著「價值投資」成為中國股市投資最為核心的理念之一。那麼,對於茅臺,或者中國白酒業而言,價值何解呢?
76歲的中國白酒權威於橋向本刊記者提供數據說:2008年茅臺酒測出963種色譜峰,能夠定性的為873種——這就是茅臺的香氣成分的構成數量。「要完全弄清楚茅臺,還早著呢。」(李鴻谷)
34 赤水河:60公裡的醬香傳奇
赤水河發源於雲南東北部鎮雄縣,一路穿越深山峽谷,向東流經貴州的畢節、大方兩地後,到達仁懷的茅臺鎮。在這裡,赤水河猛然掉頭向北,經貴州習水,進入四川古藺二郎鎮。在川黔交界的崇山峻岭中逶迤北上,最後在四川合江匯入長江,全長500餘公裡。從地理的角度,赤水河是整個中國的「酒核」。赤水河與長江形成一個丁字形區域,這個丁字兩側,西有宜賓、瀘州、古藺,東有仁懷、遵義、習水。這一地帶,除了聲名遠播的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董酒,還有本地知名的水河酒、習水大曲、珍酒、鴨溪窖酒、尖莊大曲。到了赤水地區,不出百裡,必有好酒。
在這個深山河谷中,隱藏著兩個遙相呼應的小鎮——茅臺鎮和二郎鎮,它們之間的距離只有60公裡。馥鬱的酒香就在這條60公裡的河谷中彌散開來,那是一種奇特的香味——醬香。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的茅臺型酒只產自這裡,它也是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獨特的氣候、土壤、水質以及微生物群形成了這個神奇區域,它如活化石般保存了中國釀酒的最高技藝。 (李偉)
44 茅臺型醬香酒是怎樣釀成的
「茅臺的生產工藝是我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季克良對我說。在一年時間裡,將糧食中的澱粉不斷發酵,經過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機物,這是茅臺型醬香酒與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李偉)
46 45年求解神秘茅臺
——專訪茅臺酒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季克良
滿頭銀髮的季克良在茅臺酒廠工作近45年,他和妻子同是茅臺廠最早的一批發酵專業的大學生。在這40多年中,他始終謙卑而細緻地在尋找茅臺釀造的秘密。 (李偉)
50 川南老窖,活著的傳統
乾隆年間,瀘州釀酒世家「溫永盛」將老窖從4口發展到14口,溫家大麯酒的質量和數量達到鼎盛期。此時,為保證商譽和質量,溫家定下一條族規:「溫家後代不得隨便挖建新窖。」這一規矩一直延續到1949年。
這一族規蘊含了濃香型大麯酒的傳統釀造之秘。川南俗諺說,「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須得窖池老」。一口泥窖相當於一個隔絕氧氣的生化發生器,便於依賴厭氧菌的己酸乙酯的生成——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正是構成濃香型風格的主體成分。越老的窖,窖泥中繁衍的微生物和微生物產生的香味物質也就越多,酒香越濃。 (賈冬婷)
58 川西平原的美酒帶
唐時射洪、綿竹同屬劍南道,兩縣的釀酒史都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而且兩縣和成都地理位置極接近,三城的關係緊密,形成了一個小的美酒帶。 (蒲實)
62 湘西尋酒記
黃七妹兩隻手籠在一個暖手套中,披著小棉被腳踏在炭火盆上,一動不動坐在一堆酒罈子後面,活像一隻大貓。看到我把別家打來的酒往身後藏,她眯著眼瞅瞅,「酒是那個顏色嗎?」 (葛維櫻)
66 鑑湖水與紹興酒
冬天,是鑑湖水最清澈、最溫厚的時節,用冬天的湖水釀出的冬釀,一向是紹興酒中的上品——一般人不耐的寒冷、潮溼的江南的冬天,卻是「酒頭腦」(負責釀造的技工代稱)們積蓄了一年的力氣、經驗,要好好發揮的季節。 (王愷)
78 上海黃酒革新:與地理無關
是按照老祖宗教的做法規規矩矩做黃酒,還是完全按照市場調查的結果標新立異做黃酒?兩者中間,上海金楓酒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汪建華選擇了後者。
現在上海出品的黃酒無論是口感、色澤還是製作方式,都與紹興黃酒大相逕庭,而他們旗下的「石庫門上海老酒」和「和酒」,也確實在高檔餐飲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以下是汪建華在接受採訪時的口述。 (王愷)
80 杏花村裡汾酒香
「黃土地上紅棗甜,杏花村裡汾酒香。」雖然「汾老大」的輝煌年月已經成為歷史,但生在汾河谷底的杏花村汾酒,仍以其獨特的清香型佔據著中國名酒中不可替代的一席。 (魏一平)
82 獨成一派的西鳳酒
寶雞東北,關中平原與渭北黃土臺塬的西部,坐落著一個小縣城——鳳翔,這裡周秦時期卻是名振中華的九州之一雍州的中心。誕生於此的西鳳酒,雖然缺了青山綠水的映襯,但也因了這裡獨特的甘泉、黃土與幹烈氣候,造就了中國四大名酒香型(醬、濃、清、米)之外的鳳香。 (魏一平)
86 安徽淮北濉溪的白酒流變
酒窖裡燈光昏暗,靠牆的架子上碼了三排又髒又舊的酒罐子,不同於其他整齊巨大的酒罈,這些罐子上沒有數字、人名或任何標識。「不會再有人知道這些酒的味道了。」管倉庫的王德是個少言寡語的人,他掌握著口子窖廠最寶貴的老倉庫鑰匙,對待參觀者既不指引,也不多話,唯獨對角落裡的三排陶罐主動說了一句。「這些酒有100年了嗎?」他笑了笑回答:「這都是在解放時沒收來的全縣酒坊的酒,100年是最年輕的了。」 (葛維櫻)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