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6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覆蓋15個省份和新疆建設兵團的共434個項目納入了國家競價補貼範圍,總裝機容量容量2596.7208萬千瓦,佔前期申報項目總容量的77.5%。
從項目類型看,普通光伏電站項目295個、裝機容量2562.874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98.7%;全額上網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137個、裝機容量33.0468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1.3%;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2個、裝機容量0.8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0.03%。
從資源區看,I類資源區項目46個,裝機容量542.8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20.9%;II類資源區項目34個,裝機容量294.2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11.3%;III類資源區項目354個,裝機容量1759.7208萬千瓦,佔納入項目總容量比例為67.8%。
分省看,裝機容量在200萬以上的省份有貴州、寧夏、河北、浙江、江西、青海6省;裝機容量在100萬到200萬的有陝西、內蒙古、山東3省;裝機容量在100萬以下的有廣西、安徽、新疆、河南、上海、重慶6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從電價情況看,入圍項目最低電價為0.2427元/kWh,最高電價為0.4493元/kWh(修正電價為0.2993元/kWh)。
可以看出,在納入國家競價補貼範圍的項目中,全額上網的集中式電站佔據「壓倒性」的優勢,一位從事新能源電站融資租賃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實際市場情況中分布式佔比很高,有一種視角是:從保證更多裝機量角度出發,需要傾向全額上網的地面電站項目。原因在於自發自用分布式不要補貼,收益率也挺好的。反而全額上網更需要補貼,可以理解為是用固定的錢實施更多的項目。
對此,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補貼的競價規則基於降價的幅度,由於分布式下降的幅度較為有限,因此從競價角度來說,分布式同地面電站相比沒有優勢。今年是最後一年的帶指標的競價項目,沿用去年的政策結構,對於分布式相比不是特別友好。」
她認為,大部分自發自用的分布式位於經濟發達的省份,這些區域的分布式項目基本上僅依靠項目自身無補貼的商業模式或現金流就能實現發展,已經能夠提前實現平價,而地面電站主要集中在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如寧夏、貴州等地,競價結果也符合支持西部發展的初衷。
根據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2020年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將用於戶用光伏,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內的競價補貼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競爭配置工作的總體思路、項目管理、競爭配置方法仍按照2019年的模式實行。
這意味著納入國家補貼競價範圍項目名單只是取得了補貼資格,項目最終能否享受國家補貼,還要以是否按《通知》要求按期全容量建成併網為準。
順延2019年的規則,對於2020年底前逾期未全容量建成併網的項目,每逾期一個季度併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千瓦時,逾期兩個季度仍未建成併網的,取消項目補貼資格。
在此次納入補貼競價結果的項目中已併網項目容量為0.9235萬千瓦,其餘大量的則為新建項目,容量為2595.7973萬千瓦。但大量的新建項目在年內併網是否存在壓力?
彭澎表示:「今年的競價結果整體的總量跟之前的預計差不多在25GW~30GW左右,原則上這些項目可以延期至明年6月30日併網,但根據以往的規則,超過年底併網,每個季度降價一分錢,不過部分項目的補貼本來就比較少,不足一分錢,因此大量項目能夠在今年年底前併網是最理想的狀態。」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併網難度要看申報項目的土地、接網等調價的落實情況。而有關補貼政策是否需要順延目前也沒有定論,需要看各方博弈的結果。
「有關政策調整,我們認為還是應該著眼於今年的項目,風電和光伏的很多項目在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都停止了,建設中的時間周期很重要,因此今年6月30日和一季度之前的項目應該是給予延期的,但是目前在政策層面還沒有明確的答覆,行業也正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彭澎表示。
競價結果顯示,此次競價共有3734個、754.1902萬千瓦項目未納入競價補貼範圍,對這些申報項目,國家鼓勵其在企業自願的基礎上轉為平價上網項目。對於納入競價結果的項目,國家也將根據項目條件落實和建設實施等實際情況,做好名單動態跟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