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陽很平靜。在過去的幾年中,它的耀斑活動相對較弱且不頻繁,但它可能即將再次爆發。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29日,太陽卻被拍攝到噴發出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大的耀斑。
這可能是一個表明太陽已經進入了新的太陽活動周期的跡象,並將在幾年內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活動水平,正如同科學家們一直預測的那樣。
對地球上的我們來說,太陽的日常活動似乎相當一致,但多年來,天文學家已經確定,它實際上一直都在經歷其11年的活動周期,並且有一個明確的最小和最大值。
太陽活動的最小值是太陽黑子和耀斑活動最小的時候,這其實標誌著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一個新周期的開始。我們的科學家們可以大致預測這種情況何時會發生,但實際上很難將其確定在幾個月之內。
太陽周期是基於太陽的磁場,它每11年翻轉一次,南北磁極互換位置。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是什麼驅動了這些周期,但是當太陽磁場處於最弱的時候,也就是太陽最小值的時候,兩極會發生變化。
目前,我們期待著從第24周期到第25周期的顛覆性變化,但我們不知道是否太陽活動最不頻繁的時候,是否已經發生過或即將發生。
早在2017年,美國宇航局就指出太陽活動極小期預計將在2019-2020年。去年12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預測小組進一步縮小了範圍,稱「第24到25個太陽活動周期的極小期將出現在2020年4月(上下6個月的浮動空間)。
如果太陽開始變得有點活躍,這就可能是該變化「已經發生」的情況的證據。雖然暫時還不了解具體情況,但新的耀斑爆發是太陽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
耀斑發生在5月29日UTC時間07:24(美國東部時間03:24)——等離子體從太陽黑子家族中釋放出來。這些太陽黑子只是在太陽邊緣之外的視野之外,但是當它們沿著太陽磁場線躍出時,我們可以看到熾熱的光環。
它們構成了M級耀斑,即第二大耀斑等級。就太陽耀斑而言,它們實際上是相當溫和的;
儘管當它們瞄準地球時,它們會導致極地地區的無線電中斷,以及近地空間的輻射風暴,對太空人構成威脅。
太陽耀斑還能在高緯度地區產生美麗的極光。
不過,這次耀斑並沒有指向地球。而且,正如NASA所指出的,這是一次相當小的M級耀斑,在10分制的等級上僅為M1.1,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然而,由於在這次風暴之前的925天裡沒有發現M級耀斑,科學家們將會非常仔細地關注該次的太陽耀斑情況。
一次的耀斑可能沒有任何意義——太陽可能會再次平靜下來,在一段時間內不再爆發耀斑。但如果出現更多的耀斑,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太陽的兩極已經完成了它們的常規轉換。不過這應該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NASA的專家表示:「至少需要6個月的太陽觀測和太陽黑子計數才能知道這種情況何時發生。因為這個最小值是由太陽黑子在一個周期內的最低數量定義的,所以科學家們需要看到這個數字持續上升,然後才能確定它們究竟何時處於低谷。」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極小期是一個只有事後才能認識到的情況,並且可能需要6到12個月才能確認太陽活動極小期何時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