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木香的拉丁學名是Saussurea costus (Falc)Lipech,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植物,合瓣花亞綱、是桔梗目、為菊科、管狀花亞科、菜薊族·飛廉亞族、風毛菊屬的一種植物,齒冠亞屬,命名來源是JournBotURSS 49(1):1311964。
雲木香,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主根粗壯,直徑5釐米。莖直立,有稜,基部直徑2釐米,上部有稀疏的短柔毛,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基生葉有長翼柄,翼柄圓齒狀淺裂,葉片心形或戟狀三角形,長24釐米,寬26釐米,頂端急尖,邊緣有大鋸齒,齒緣有緣毛。下部與中部莖葉有具翼的柄或無柄,葉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0-50釐米,寬10-30釐米,邊緣有不規則的大或小鋸齒;上部葉漸小,三角形或卵形,無柄或有短翼柄;全部葉上面褐色、深褐色或褐綠色,被稀疏的短糙毛,下面綠色,沿脈有稀疏的短柔毛。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枝端,或3-5個在莖端集成稠密的束生傘房花序。總苞直徑3-4釐米,半球形,黑色,初時被蛛絲狀毛,後變無毛;總苞片7層,外層長三角形,長8毫米,毫1.5-2毫米,頂端短針刺狀軟骨質漸尖,中層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4-1.6釐米,寬3毫米,頂端針刺狀軟骨質漸尖,內層線狀長橢圓形,長2釐米,寬3毫米,頂端軟骨質針刺頭短漸尖;全部總苞片直立。小花暗紫色,長1.5釐米,細管部長7毫米,簷部長8毫米。瘦果淺褐色,三稜狀,長8毫米,有黑色色斑,頂端截形,具有鋸齒的小冠。冠毛1層,淺褐色,羽毛狀,長1.3釐米。
其生於海拔較高的山區,一般海拔2700~3300米,年平均溫度5.6℃,最高氣溫23℃,最低氣溫-14℃,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150天。從12月份以後到第二年3月份常有積雪、霜凍,但木香仍安全越冬,生長很好。春秋生長快,7、8月份多雨季節生長緩慢。此時有亂根,苗期怕強光,多與其他作物間套種,否則苗期易死亡。土壤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 pH6.5~7之間的生草灰化土為好;海拔低,溫度高易退化,生長不好。
雲木香原產克什米爾;在我國四川、雲南、廣西、貴州有栽培。
其實用價值:木香切片,置鐵絲匾內,用草紙間隔,平鋪數層,用爐火煨至其中油分滲透紙上,去紙放涼;有些地區亦有用麵包藥,在火灰中煨至面黃,去面即可。木香可以增加醬滷製品的複合香味。還可以制木香精油。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